摘 要:基础教育长期面临着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词语的理解和文章的背诵上。教师教学以教材为主体,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一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差,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转变,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关注点已经转向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综合能力上,语文教学效果得到稳步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0-0025-02
引 言
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手段之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中枯燥无趣的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它是根据教学内容,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的、丰富的场景或者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情境的选择和设计,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丰富学生体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一、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语文这种需要大量记忆的科目。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对文章中的生字、生词进行解释,带领学生反复诵读、默写,再对文章内容进行解释。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接收到的是教师个人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长此以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都会造成极大的阻碍。情境教学法能营造出直观、丰富的场景或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以初中语文课文《春》为例,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一堂语文课,对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这篇文章是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述,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如果教师只是用语言进行春天的描述,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也很难让学生融入文章、感受春天的气息和对自然的热爱。教师可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入结合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如“大家喜欢春天吗?”“大家为什么喜欢春天?”教师通过问题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增加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春天的景色,如嫩绿的小草、刚刚长出的花苞、淅淅沥沥的春雨等,让学生通过对图片和视频的直观感受,置身春天的美景之中,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好。最后,结合教材内容,教师从不同角度向学生展示春天的景色,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
情境教学法让初中语文课堂不再死气沉沉,既为课堂增添了趣味,又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所设的情境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情境教学法通过建立一些场景或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是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考验。情境教学法就是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1]。
《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述人类是如何诞生的。这类题材的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出女娲的形象,再说出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在同学之间分享,之后引导学生开发想象力,说出女娲造人的目的。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编写一篇神话故事,并和同学分享。此外,教师还可借助图片和视频向学生讲解人类的起源,让他们感受到人类的伟大,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这样的教学过程包含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比起传统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创造力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应当引起教师的关注。尤其在初中这个关键时期,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勇于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需要经过大量的口头训练。传统语文课堂由教师主导,很少为学生提供开口表达的机会,因此,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基本没有帮助。情境教学法能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放下心理包袱,勇敢地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勇于交流。
初中语文专门有关于口语交际的训练。八年级上册有一个主题为“讲述”,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讲述学校近期发生的一些事件,并在前一节课将题目布置下去,给学生一些准备时间,再进行小组考核,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发言,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还可以增加学生讨论环节,针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有更多的口语表达机会。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临时性地设计题目,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相互交流合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轻松愉快的氛围,更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教师要尽量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情境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轻松的环境,增加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功底有很重要的作用。写作考查的是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学生在写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无话可说”,究其原因是他们对事物的观察不够深入、理解不够深刻。写作主题通常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事物,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語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都是有关季节的文章,学完这些文章后,教师可以以“秋”为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季节描述的词汇和写作手法。教师可通过视频、图片的方式让学生对季节有更直观的认识,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走出校园,去观察,给学生更多的启发,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让他们对写作内容有更深层的认识和理解。
结 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新的思路和启发。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造不同的情境,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刘晶. 浅析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J]. 内蒙古教育,2018(22):94-95.
作者简介:杨成(1986.7—),女,江苏东台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