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平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共选了四首现代新诗——《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学习诗歌可以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所教的班级就有一些学生在学过新诗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尝试着自己创作了。这当然是极好的事。但笔者认为,高考考纲中明确规定:能够鉴赏古诗文阅读。其中古诗鉴赏分值为11分,多年来并未设置过现代诗歌鉴赏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新诗,使新诗的教学与高考的古诗鉴赏不脱节,应是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既应该让学生受到新诗无形的熏陶,也应该教给他们一些有形的解读古诗鉴赏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岂不是一举两得?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教学体会。
《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这三首诗虽然内容各异,主旨大相径庭,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均借助了意象表达情感。为此,我教给学生“缘景披情”“知人论世”的读诗方法。例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文中写了哪些意象?各有何特点?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在这个画面中你能看到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学生们经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逐步明白诗歌借助层林尽染的群山、清澈碧透的江水、争相行驶的船只、搏击长空的雄鹰、自由遨游的鱼儿,描绘了一幅壮美绚丽的湘江秋景图。此处结合写作背景,知人论世可知,观赏这幅图景的诗人想必定是位英姿勃发的青年革命家。而这些方法也正是古诗鉴赏的好方法,师生共赏欣赏新诗,授之以“渔”,收之以“鱼”!
在学生基本掌握“缘景披情”“知人论世”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我挑选了杜甫的《登高》与刘禹锡的《秋词》,让学生从意象选取、主旨情感等方面与《沁园春·长沙》进行比较阅读。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积极作出回答。首先,学生能从意象方面鉴赏,《登高》选取了“急风、高天、猿啸、清渚、白沙、落木”渲染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景观进行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沁园春·长沙》则渲染了壮阔的美景。
其次,学生们在理解意象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比如,学生们回答:杜甫的《登高》通过登高所见的凄凉的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前人悲秋的常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那凌云的鹤,虽然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它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诗人也许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总之,这首诗表现出的是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而毛泽东对秋天似乎情有独钟,大约是因为秋天寥廓、苍凉、大气,与战士的胸襟和英雄的气概较为吻合。《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典型的秋之赞歌、自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诗歌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教师在教学中应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是新课标倡导的精神。基于此,学习《雨巷》《再别康桥》时,我反客为主,让学生给我当老师,给我讲解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在小组讨论时都有当家作主的感觉,热情极高。其中第一小组的同学精彩地分析了《雨巷》这首诗,他们能够抓住“丁香”这一意象的特点,解读出“美丽、忧愁”的含义,抓住“雨巷”阴冷潮湿岑寂的特点,结合背景分析出其蕴含的象征意义,即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继而,得出主旨,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寻和期待。《雨巷》这首诗美丽忧伤,历来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也有人认为是政治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觉得高一学生能自主分析理解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了得。这也说明教师之前教授给他们的读诗方法还是很有效果的。
学生们苦读三年,最终要面对的还是高考。许多学校是在高三时对学生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期待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全面提高语文应试能力,而在基础年级的教学中较为轻松,或者说较为松散。笔者认为,这实为本末倒置,《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若基础年级不夯实基础,高三岂不地动山摇?“语文速成”“短期提高”更是无稽之谈。
笔者认为,高考试题题在课外,而许多知识点常在课内,紧紧抓住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以此为例,进行与高考考点的对接训练是一个不错的教学策略。例如,《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教师们在教授这首诗歌时常常是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讲解“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引领学生们领略诗歌的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一处处美妙的意境、涟漪般荡漾开来的节奏……笔者认为,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当然没错,但与此同时能对接高考岂不是锦上添花?我认为可以进行如下设计:其一,《再别康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概括画面内容,如挥手作别云彩图、河畔金柳倒影图、青草水底招摇图、榆阴浮藻清潭图、撑篙漫溯寻梦图、黄昏夏虫沉默图、招手惜别云彩图。而这一环节恰好与高考诗歌鉴赏中 “能够鉴赏诗歌中景物形象”这一考点相契合,那么,在教完《再别康桥》之后,教师可以选择相应的高考试题让学生练习。比如可以对接2011年安徽高考题《琅琊溪》: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附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这样,自然而然地强化课内外延伸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对接高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这需要教师能准确地把握高考考点及高考出题的动向,能够吃透教材,在五花八门的教学形式下确定自己的教学方式及目标。总之,想要有收获,必然要有更多的付出,二者从来都成正比。以什么样的方式教学可以使学生“举一隅而三隅反”并在高考中得益,这是每一位高中教师都不得不关注思考的现实问题。然而在当今一切都追求速成的浮躁的年代,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呢?教之以诗,同时授之以渔,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