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培养的农村基层卓越全科医学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9-01-30 18:09蒋培余卢东民沈志坤董建新卢添宝沈建通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胜任医学教育卓越

蒋培余,卢东民,沈志坤,董建新,王 珍,卢添宝,沈建通,方 瑛

(1.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2.湖州师范学院浙北临床医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2012年11月,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入选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要求适应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面向农村基层培养实用型全科医生。医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精髓,也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因此,如何更新教育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临床能力,培养合格的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已成为学校深化面向农村基层卓越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以胜任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职业素养和临床能力”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

1.更新教育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2010年《国际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提出的“培养医学卫生人才岗位胜任力”为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1]。根据2012年《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2],要求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服务基层群众健康的意识,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等疾病的基本诊疗能力和相关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能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

2.参照医学标准,确定岗位胜任力。胜任力是指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临床医疗工作的知识、技能、素质和品质的综合能力[3]。农村基层全科医学人才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其胜任力必须突出农村基层全科岗位要求。为此,参照《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世界家庭医生组织的WONCA树模型[4]以及许龙龙[5]等在胜任力方面的研究,根据培养目标,从“岗位胜任和职业可持续发展”二个维度出发,确定了农村基层卓越全科医学生“职业素养、沟通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5个方面胜任力。

3.对接一二课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围绕胜任力培养,构建一二课堂有效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课堂实践教学则按照“职业素养、临床能力”并重的原则,整合实验实训内容、增设全科医学和公共卫生的实训课程群,以突出全科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岗位需求,并设置了“职业素养与人际沟通、学科基础与科研创新、临床技能、社区卫生实践、职业拓展”等5个模块;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则有“职业素养、科研创新、临床技能、社区卫生实践、职业拓展”等模块与之对接,同时修定了《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对其教育内容和要求进行细化。具体如下(见附图)。

二、以胜任力培养为核心,探索实践“医教协同、校地共育”实践教学模式

1.加强校院协作,探索“医教协同”模式。为加强医教协同,2015年5月学校成立医学教育管理中心,启动了“2.5+2.5”培养模式,即“医学院学习2.5年+临床医学院学习2.5年(含毕业实习1年)”。同时,联合成立了教师成长中心、教学督导委员会,共建师资队伍、临床技能中心,共同监督教学质量。其中“主干课程群教学团队”“PBL教学团队”被先后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协同共建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2015年3月获批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卓越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平台。

2.促进三方联动,完善“校地共育”模式。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建立了“学校、政府、行业”三方联动的“校地共育”模式,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联合组织的“大学生暑期社区卫生服务体验活动”,获省厅颁发的优秀组织奖。2014年,“‘校地共育’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三、以胜任力培养为核心,促进学生“职业素养、临床能力”不断提升

1.基层卓越全科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临床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全程贯穿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卓越项目实施以来,共计招生437名,首届81人已顺利毕业并全部在基层医疗单位就业。2013级、2014级学生先后参加了2017年、2018年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通过率分别为70.0%、79.4%。2013级学生参加实习单位组织的临床技能竞赛中,以“良好的医学人文精神和默契的团队配合、熟练的操作技能”在在11个实习小组中脱颖而出,获得团队第1 名。

2.基层卓越全科医学生的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得到了锻炼。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PBL课程以案例为载体,基于问题的小组讨论以及情境模拟等,让学生获得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不仅加强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还让其体验和感悟了人文关怀、团队协作的重要性。2017年,在90名学生中开展PBL教学对其相关能力提升的满意度调查,学生对“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提高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

3.基层卓越全科医学生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第二课堂计划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糖尿病健康教育与管理志愿者团队获2016年校级社会实践十佳团队,《公益性糖尿病综合管理平台》等获校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特等奖。2015年至2018年,由学生主持的国家级大学生科研项目2项,省新苗项目2项,校级科研项目27项,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探究氛围。

总之,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既增强了全科医学生对未来岗位的适应性,又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当然,为农村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合格全科医生,还需持续改革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猜你喜欢
胜任医学教育卓越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