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炎,文秋芳
(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 200083;2.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文秋芳,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执行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院长,国家教材委员会外语学科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亚洲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曾先后4 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学术期刊《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原《中国外语教育》)、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中国应用语言学》)主编,多家国际语言学杂志编委会委员。
黄新炎(以下简称“黄”):文老师好!今天我们交流的主题是青年外语教师如何成才,首先请您谈谈您对人才的理解吧?
文秋芳(以下简称“文”):什么是人才?《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对人才的定义是“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根据新编《辞海》上的定义,“人才是有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人民日报》20 世纪80年代对人才作了如下阐释:“人才是分层次的,有突出才能、对社会贡献较大的,就是人才。许多没有大专学历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相当水平的管理干部、技术工人也是人才。”可见,人才所指较为宽泛。成长中的青年教师凡学有专长、德才兼备者,都是我们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黄:人才的定义确实较为宽泛。那么,今天最重要的就是从文老师的成长轨迹来看看青年教师应该如何走向成才之路。
文:我先后在多所大学学习和工作,而且比现在的青年教师多了一段知青插队的经历。1976年我从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1985年在印度进修硕士学位,毕业回国之后继续在南师大任教;1990—1993年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之后选择到南京大学工作;2005年调至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作至今。
到农村插队的经历令我难以忘怀,那既是一段痛苦的回忆,也可看作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那个年代农村的生活条件很艰苦,我在农村插队五年,其中有三年遭受洪灾,大水把我们的住房冲垮过三次,庄稼全毁,洪水过后我们还要去抢种补苗。那段生活的艰辛刻骨铭心,对我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1973年,我被推荐考大学,9 个推荐生中只录取3 名,幸运的是,我考上了。我们考上的3 人都被录取到了南师大,我被安排在外文系学习。当时我已经23 岁了,我们都从 26 个字母开始学起。当时的学习材料除了教科书以外,几乎什么都没有,外国电台不能听,能阅读的英文材料就只有两本外文杂志,一本是Peking Review,另一本是China’s Construction。全班同学围着一台体积异常庞大的录音机听磁带,磁带是由中国教师制作的。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学英语的。在南师大学习的两年半中,我全身心地扑在学习上,就连在近旁的玄武湖公园都未曾去过一次,也不了解南京到底有多少名胜古迹。
黄: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改革开放初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您的教育视野不仅从城市投向农村,还从国内转到国外。20 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陆续派学者出国学习。您是在印度完成的研究生学业,请您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形,在印度学习和生活的3年给您留下了哪些印象呢?
文:1980年,南师大开始派教师出国学习。当时热门的英美国家很难有机会去,于是我争取到了去印度索菲尔学院学习的机会。1982年,我和我的同事傅俊一起到了印度。刚下飞机,我们就遇上了孟买的警察罢工。校方担心我们进城遇到危险,于是就从机场把我们接到附近的一个修道院去了。我们在修道院住了一个星期,直到警察罢工结束才被接到城里的索菲尔学院去。学校安排我们住在一个信奉拜火教的有钱人家里。房东给我们讲了好多跟印度的宗教和文化相关的故事,我们这才知道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宗教,文化非常多元。另外,印度的贫富差距之大也让我们特别震惊。穷人身无分文,天天坐在地上要饭;富人一家能雇十几个人,分别负责养狗、园艺、开车、种菜、烧饭、打扫……雇人干活不用发工资,只要管饭就行。我们在公园里吃芒果,吃完了把芒果皮一扔,就有一大群孩子上来抢芒果皮。商店里的商品却琳琅满目,要什么有什么。1980年前后,中国国内的商品种类还不丰富,孟买与南京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当时内心感慨万千、五味杂陈。
黄:文老师,您在印度时英语学习上有遇到什么困难吗?当时印度大学里的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实力很强吗?在印度的学习经历对您日后从事的教学法研究有没有什么影响?
文:当时学习的困难程度一点都不亚于生活的艰辛。我在印度学的是语言学专业,我本来想学教学法,但是孟买大学没有教学法专业。而我在国内修的都是语言技能课,从来没学过语言学专业课。语言学的第一部分就是语言的语音体系,我们要把各个发音的身体部位和各类发音的命名用英文表述出来,光专有名词就有上百个。这些基本术语没有对应的中文,我也不会用中文来表达,只能死记硬背,因此痛苦不堪。印度的课程考核方式跟国内不太一样,有两种,一种是期末考试一举定胜负,一种是看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加权分数,你可以任选一种。选择第一种,你不需要交平时作业,只要参加期末考试即可。期末考试的考试时间为3 个小时,满分100 分,考及格就过关。我觉得选择第一种面临的风险太大,不敢这样做,就选择了第二种,即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期末考试的考试时间为2 个小时,题型均为essay type questions,而非选择题。在印度的学习我惨到什么地步,大家可能想象不出来。第一,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写字速度。考试2 个小时,一般印度学生能写二十几页,我不要说写,就是抄二十几页都来不及。所以,我只得通过每天抄书来训练写字速度,练到后来手上都起了一块厚厚的老茧,写字速度总算基本能赶上印度学生了。第二,我要提前预测考题,识记知识点。考试由校外考官统一命题。为了能赶上印度学生写字的速度,避免考试时在思考内容上多花时间,我把所有能想出来的考题都写了一遍,写好以后再反复记忆。这样,考试时,无论遇到什么考题,就都可以重新组合,下笔速度就快多了,就像拼积木一样,大块的东西拼起来肯定快。这样做非常辛苦,因为这意味着我要把学的东西全部装在脑子里再去参加考试。我在印度一共学习了8 门课程。不敢自吹,但我当时确实很刻苦、很努力。第一年我拿到了系里的奖学金,虽然数额不大,但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在国外拿到奖学金,我觉得挺光荣的。最后毕业的时候,我拿到了“first class distinction”,学位证书上印有“distinction”,这个也很不容易,当然我也付出了健康的代价,落下了大脑容易缺氧头疼的毛病。
印度三年紧张的学习生活给我打下了很好的英文基础和理论语言学基础。在印度留学不像在英美国家留学那样可以打工挣钱,印度的劳动力实在太多了,打工也挣不了钱。所以,我每天都在看书学习。现在来看,留学印度比留学英美国家好,毕竟我们没有把时间花到别的地方去。三年来,我的英文阅读、写作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因一心攻读英文课程,我的中文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都退化严重。在印度三年间,我不能出入境,见不到家人,也没能和家人通过一个电话,为数不多的使用中文的机会便是给家人写信,一封信从寄出到收到回信就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
综上可见,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除去“理论的实践性解读”,也应高度重视“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
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1985年您从印度回国后回到了南师大担任外文系的领导职务,您将印度所学用到日常教学中去了吗?
文:1985年回到南师大后,领导对我说:“你是学理论语言学的,算是科班出身,你就上理论语言学、语义学和词汇学吧。”我用英文上词汇学、语言学导论等课程一点困难都没有。1986年,学校任命我为外文系副主任,当时的外文系有英语、俄语、日语3 个专业,并承担大学外语的教学任务。当时的系副主任就相当于现在的副院长,我分管的是教学,但当时的系主任因身体原因常常住院,所以我实际上做了很多的工作,也从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从那时起,我就不惧怕管理、教学、科研这三重任务同时压身。遇到困难时,我从来都是迎难而上,积极与人沟通,力争妥善解决。
黄:现在有不少老师抱怨:“我只有一根筋,只有一颗心,只能做一件事情,你不能布置我同时做几件事情。我在教学岗位,你就让我一心搞教学;在科研岗位,你就让我一心搞科研。教学、科研、管理三头并进,我哪有时间和精力?”对照文老师您的经历,青年教师应该有不少的启发。不过后来,您又怎么会想到去香港大学读博士呢?
文:我读完硕士回来后,在南师大做了几年行政工作。其间,攻读博士学位的想法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我把在印度留学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800 美元作为读博的启动资金,开始四处联系美国的大学。1989年,香港大学的Keith Johnson 教授来南师大访问交流,偶然中促成了我到香港大学读博的机缘,Keith Johnson 教授也成为了我的博士生导师。我有时在想,如果我没有读博士的话,可能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学术成绩了。博士阶段的学习对人的训练和硕士阶段是不一样的,读博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如果说,读硕使我“浴火重生”的话,读博则是令我“脱胎换骨”。
黄:对您来说,在港大读博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
文:我原来学的是理论语言学,它高大上,但不接地气。因为之前承担过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有一定基础,于是我决定去港大深造学习应用语言学。到港大读博,先要交一个研究计划,主题须与应用语言学相关,我有两个月的时间准备。但是,因为我没有受过应用语言学的训练,对其基本概念和理论几乎一无所知,要在两个月之内把应用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搞明白,然后再写出一个像样的且为学术委员会接受的研究计划,对我来说是一大挑战。为了达成去港大读博的心愿,我整天泡在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夜以继日地学习,搜肠刮肚地写作,最后终于顺利过关。入学以后,导师让我做中国英语课程发展史的研究。我觉得这个选题好像蛮好做的,因为可以参考文件,也可以访问专家。后来,有一次我到香港中文大学听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学习策略研究”,我听了很感兴趣,因为这个题目实在。反观我的选题则是在故纸堆里翻东西,让人不甚满意。听讲座回来后我就跟导师说我要换题目。导师说换题目的代价很大,不仅原来注册的信息全部作废,需要重新写一个研究计划,再经学术委员会审阅通过,而且此前已经注册并缴纳的学费6500 元港币也要重交。研究方向换还是不换?我失眠了。6500 元港币对我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我一年的工资都没有这么多。我反复思考后还是决定换。我觉得我做博士论文不是为了拿一个学位,而是要确定一辈子做研究的方向,领域对我来说很重要。学习策略研究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可以在这个领域一直做下去。外语教学大纲、课程与政策研究我虽然也可以做,但是我不太可能进入国家政府部门工作。我在大学教书,学习策略研究天天用得上。这个研究还有助于改变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虽然当时我很心疼之前缴纳的6500 元港币,但是我还是选择重写研究计划。
后续的两个月我开始重写研究计划。中间,我去香港中文大学参加会议,有幸遇到了Rod Ellis 和Douglas Brown。他们在这之前并不认识我,我把我新写的研究计划拿给他们看,请他们指点。这两位大家非常好,都给我提了中肯的建议,特别是Douglas Brown,他答应把刚买的一本有关学习策略方面的最新著作转卖给我。他当时需要那本书到台湾去作报告,说作完报告后就可以把书寄给我,我就把买书的钱先付给了他。他在台湾作完报告后,不仅把书寄给了我,还给我列了一个参考资料清单。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研究报告,帮助我顺利开启了博士研究生涯。
黄:您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并钻研了几十年。文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做博士选题,不是为了拿一个证书,实际上是在选择人生道路。那么请问一下,您从香港博士毕业回来后怎么调到南京大学工作了呢?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一直是外国文学研究的重镇之地,您能否发挥教学法研究的专长呢?
文:1993年,我从香港大学毕业,我能调到南大工作,这和当时的政策有关。受当时国家人才流动政策的限制,一些中国留学生在外滞留不归。为冲破人才流动政策的樊篱,国家鼓励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并允许他们在国内流动择业。这样我的就业就有了新选择的可能。当时南京大学外文系升格成立外国语学院,急需外语人才。1993年7月,我作为引进人才进入南京大学工作,并以最快的速度被评为副教授,还被任命为英语系副主任,分管教学。当然南师大不肯放人,因此有近一年的时间我在南大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在南师大的教学工作。我在港大学会了基本的研究方法,同时培养了研究意识。当时我已年过40,虽然在读博的同学中我的年龄最大,但是心态却最年轻。我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一直是会上最积极发言的一个,也是最喜欢提问的一个。学会提问是我在港大得到的一个很重要的训练。我去听讲座,都给自己提要求,即听完讲座后要能提出问题来,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带着提问题的任务,我就会听得非常认真。我也不怕人家笑话我问题提得不对。通过不停地提问,我发现自己提的问题越来越好,这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后来我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就对学生说:“参加学术研讨会,不要光带着两个耳朵去听,听完报告后,你要能提出问题来,能提出好问题说明你已经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了。”最近,我在研究北外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有一位阿拉伯语任课老师告诉我,阿拉伯人非常地聪明,他们特别会提问。为了使学生贴近目标语群体,他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设置了一个常规环节,就是每次上课都会请一两个学生连续提问一两分钟。针对一篇课文也好,一个材料也好,他要求学生要能够连续地提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事实上,所有的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题实际上是在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学术敏感性。
黄:阿拉伯人这样,犹太人也是。我们知道犹太人做生意很成功,他们教育孩子也很有一套。每个犹太人在很小的时候,几乎都被长辈要求学会提问。有的孩子每天要问长辈和老师10 多个不懂的问题,如果没有人回答得出来,他就自己去寻找答案。孩子放学回家,家长首先问的不是他今天考试得了几分,而是今天有没有提出好的问题。所以说,文老师带着提问的责任感参加学术研讨,接触到的学术资讯一定入脑入心,从而可以迅速地提升自己。博士毕业后,您到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请问在任教过程中您是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做到学用结合的呢?
文:到南大以后,我还给自己提出了“两个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一个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另一个是管理与科研相结合。我把每一项教学工作都看作是一项科研。那时,口语教学一直是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尽管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但在付诸实践时,遇到的困难很多。首先,大班化问题,以南京大学英语专业为例,20 世纪80年代,每班的人数仅在15 人左右,到了90年代,每班的人数都在25—30 人之间,大班教学导致学生口语练习机会减少。其次,原来上课用的都是小教室,而现在用的是空旷的大教室,前面学生发言,后面学生听不清。最后,原先的桌椅可以自由搬动,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小组、大组讨论等不同的课堂活动形式,而现在的桌椅都固定成行,学生讨论时,前后排交谈困难。那么,该如何提高口语课的教学质量呢?我尝试运用语言实验室进行口语教学,以探索大班口语教学的新路子。语言实验室最大的优点是:几十个学生可以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同时对着话筒进行单人、双人或小组等多种形式的口语练习,同时教师能通过监听装置或复听磁带的方法,检查学生练习的情况。经过4 个月的实践证明,这一教学形式可以作为大班口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我把这一实践经验写成文章,发表在《外语界》1998年第1 期上,题目是《评价语言实验室内的口语教学》。
再说管理与科研相结合。我在南京大学担任英语系主任期间,研判当时人才培养的需要,利用我的行政资源,创造性地开设了一门综合素质实践课。从1998年上半年开始,在学校现行的总体课程框架内,我将每学期本专业的课堂教学时间精化压缩,腾出3—4 周时间安排综合素质实践课。综合素质实践课是一门集多种功能为一体,跨年级、跨班级的模拟实践课程。整个课程包括必选项目和自选项目两个部分。必选项目为“专题信息检索和处理”,要求每个学生在给定的范围内选择一个专题,对该专题进行信息检索,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写出专题报告。必选项目旨在帮助学生:1)拓宽知识面;2)学会使用学术研究的基本技能,如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根据课题检索资料、写中英文摘要等。自选项目一般有6—8 项,每人每学期只能选一项,且与之前参加过的项目不得重复。我们先后组织过的项目有:1)英语辩论;2)英语戏剧;3)英文报纸/杂志编辑;4)英文电视短片制作;5)英文广播节目制作;6)电影评论与配音;7)多媒体网页制作;8)商务调查;9)模拟操作国际贸易往来;10)模拟证券投资;11)就业准备。自选项目一方面要求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另一方面要求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术研究的初步能力,培养他们在群体中的自律和协作精神。该课程结束时,学生须自己策划并组织成果报告会,用最生动直观的形式汇报各组的活动过程、成果和体会。我把这一改革经验也写成了文章,发表在《外语界》1999年第3 期上,题目是《综合素质实践课——从理论到实践》。
黄: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作对您有哪些新的挑战?
文:2005年初,我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作,担任中国外语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来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我感觉自己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应该对自己的教学科研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我们的科研不是简单地发几篇论文,更重要的是看科研对社会和国家有没有贡献。我在北外开展过一门课程的改革,目的是帮助英语专业研究生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掌握阅读技能和评价方法。这主要是因为,我在组织学生进行文献阅读评价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不够清晰,缺乏条理,而这些因素制约了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解决英语专业研究生存在的思维能力薄弱等问题,文献阅读与评价这门课程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高层次思维能力。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思路的呢?因为从2000年开始,我先后在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文献阅读与评价课程。有了北外课程改革的经验,2006年和2007年我又为全国高等学校英语骨干教师开设了文献阅读与评价专题研修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或者学员阅读文献的能力明显提升。这门课不仅帮助他们拓宽了眼界,对他们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进入学位论文开题也很有帮助。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能激发研究欲望和创新欲望。阅读和评价大量正式、规范的论文范本,对学生学会自己写论文也是一种引领。关于该做法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第10 期上,题目是《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北外我带着团队做了很多项目,如“国家语言能力”内涵及提升方略研究,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与实施方法研究,国家语言能力理论体系构建研究,提高中文在国际组织中影响力的对策研究,国家外语人力资源分类标准的研究,国家外语人才资源动态数据库建设,提升我国国家外语能力对策研究,美国、法国、俄罗斯、巴西国家外语能力研究等。我认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倾心教学,上好课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科前沿,做些服务社会的研究,拓宽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能力。
黄:所以做事要做有心人。因为工作关系我们可能比别人多些实践的机会,有心人的话会在工作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通过教研结合和教管结合形成自己的学术成果,凡有所学,皆有所成,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一点对年轻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文老师,您这大半辈子有什么人生感悟吗,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文:我的感悟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要在自己的极限边缘工作,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往往你自己都不知道。参加北外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非通用语种培训的老师,他们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能够发表论文,但在接受完培训并撰文成功发表以后,他们突然认识到:原来我还有这般做研究写文章的能力,我是有潜力的。人一旦有了成功的体验,也就有信心再往前走下去了。我认为,发挥潜力的关键在于你要有决心、毅力和恒心。我相信年轻教师都很有潜力,比我的潜力大得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第二条,要不断挑战自己,不断超越自己。你不要去跟别人比,而要跟自己比,只要自己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那就是超越。毛主席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人只要天天向上就行,进步一点点就行,一天取得一点进步,就是在不断超越自己。要记住,不是超越别人,不要跟别人比,你跟别人比,有时候容易使自己不高兴,你跟自己比,慢慢往前走,哪怕只取得一点成就,你都会很高兴。
第三条,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质量该怎么理解呢?有人说生活的质量是健康,只要没病没灾,就会过得很快乐。这个我也同意,但是我想说的是,你如果一天能做别人两天才能做好的事情,岂不是活了50 岁就相当于活了100 岁了吗?我自己理解的这个质量,就是要有效率,能做事,出成果。
黄:您提到在自己的极限边缘工作,我想重点问一下,您的极限边缘是什么?
文:什么叫极限边缘,其实没有定义,我除了平时吃饭睡觉、锻炼身体以外,其余的时间都在工作,我喜欢我的工作。一位北大校长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的工作和兴趣是一致的,那他肯定是非常快乐的。我的兴趣和工作是一致的,所以我非常快乐。我一般遵循“长计划、短安排、小目标”的原则。目标不能定得太大,太大就可能导致完成不了。比如,我8 点钟到办公室,10 点40 分要从办公室出发去火车站,那么,中间有2 个小时40 分钟。我就会选择几件在这段时间内能完成的事情作为目标。定出小目标,在预定的时间内把它们做完,就能收获成功和喜悦。俗话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通过一点一滴的不断积累,一定会有质变的一天的。
黄:文老师是一位典型的“女强人”。能够有这样强悍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这些学生辈的人感觉吃惊不小,这也是您能够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原因吧。您觉得如何才能做到像您一样优秀呢,有何建议呢?
文:我的建议有四点。第一点,不要怕吃亏,不要怕吃苦。如果一个人斤斤计较、贪图享乐的话,那他就永远不可能有进步。我年轻的时候做工作,事无巨细,从不推脱。别人让我帮忙,我觉得是别人对我的信任,是给我锻炼的机会,我不会觉得我做多了,就是对我不公平。就像当年在南大搞综合素质实践课,实际上构思、做研究和付诸实施的是我和我的团队,在申报奖项填表的时候,我不觉得自己就得做第一主持人,因为当时我还不是正教授。如果我一定要当第一主持人,那这个奖有可能拿不到。为了集体的荣誉,为了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做成事情,我们不能斤斤计较。在一个和谐的集体里想事、做事、成事,你的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和提升。有的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总想走捷径,总想得到更多,其实,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久而久之会失去朋友,最后总是难以做成大事。一路走来,我虽辛苦,但我得到了锻炼,而且我很坦然,因为无论我得到什么,都是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我没有通过任何不正当的手段去争取。所以,我觉得,想着找什么关系、找什么人,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好好做事情。
第二点,珍惜时间,把握主动权。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 小时,而且都要吃饭睡觉。怎样把时间用好?我推崇一个广为流传的登山理论:登山时,你一定要尽可能冲到别人前面去,不能落在后面。在最开始的时候,你要猛然发力朝前冲,一旦冲到前面以后,你就有了掌控局面的自由,可以伺机而动,主动调整自己的节奏和安排休息的时间。同样的,你在做教学、搞科研时,一定要养精蓄锐,集聚实力,攒着一股劲冲到前面去。也就是说,一步慢、步步慢,你总是会受制于他人。我想对那些想要考博的学生,特别是博士后说,无论是发文章、评职称还是报项目,都有一个前期慢慢积累的过程,都需要有提前量,是急不得的。
第三点,为人做事要懂得感恩。对你身边的人、对帮助过你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一路走来,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我对他们感恩戴德,常念于心,而且也会不失时机地用言辞表达出来。我说的这种感谢,是一种恰当的言语表达,这个表达要到位,要让对方感受到你是发自内心的,让对方意识到你知道好歹,懂得感恩,他为你所做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你的恰当表达会给帮助过你的人带来温暖、带来安慰,他也会更加乐于帮助你。
第四点,做人要懂得惜福。有些老师不知道惜福,常常抱怨工作负担重、科研压力大,不满意之处颇多。其实教师这个职业,是那样地受人尊敬,又不经风不见雨,还有两个寒暑大假能够自由安排。试想,清洁工每天半夜就要起来扫马路,消防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火场,医生面对病人忘我投入、救死扶伤,记者时刻待命奔赴事发现场,企业高管面对严峻市场如履薄冰……而且当下,有很多工作、很多岗位、很多工种面临裁员、退出市场。如此看来在众多职业中,哪个职业轻松?哪个职业惬意?我们教师的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应当珍惜我们的岗位,担起我们的责任,我们应当惜福。
黄:您分享的感悟和建议让人感觉醍醐灌顶。真得很有幸能够请教文老师。与其说我们这是一次访谈,不如说是请文老师实实在在地给我们上了一堂课。这堂课情真意切、内涵丰富,文老师以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成才。再一次感谢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