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基刚
(复旦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上海 200433)
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 个部门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启动大会。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是“四新”建设的总抓手,他将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和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并列为三项核心任务。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指建设10000 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0000 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①参见教育部网站发布的图文直播信息(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0601/twwd/201904/t20190429_380086.html)。。按吴岩的观点,“金课”就是一流课程,表现出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水课”则是“低阶性、陈旧性的课,是教师不用心上的课”(2018:4-5)。笔者认为,总体而言,现下高校教师不用心上的“水课”已经不多了,但相对陈旧或者说定位不准、创新性不够的“水课”却依然不少。就课程定位而言,是否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是衡量“金课”的一个重要标准。
笔者曾围绕国家和社会需求提出公共英语“金课”的四个标准:能否满足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双一流”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能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否凸显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能否与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相适应,并具有一定挑战度(蔡基刚 2018b)。本文将进一步从公共英语定位角度来阐析“金课”的标准,即能否有效帮助学生插上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所需的国际语言的翅膀。
回顾改革开放40 多年来高校外语教育所走过的道路,笔者认为最大的遗憾是公共英语始终未能形成提高学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科研的能力这一教学定位(目标)。当前,国内对于公共英语教学定位(目标)主要持以下一种或几种观点:1)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提升听说读写译能力;2)帮助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或达到《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五级或六级的水平(大约相当于大学本科要求达到的水平);3)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讲好中国故事;4)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帮助其实现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我们认为,这些定位(目标)并不准确,至少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其并没有站在国家和社会需求的角度,以及学生专业学习和科研需求的角度来考虑。此种公共英语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某种意义上可谓“不合格产品”。事实上,去语境化的通用英语或通识英语是不可能帮助学生胜任专业学习和科研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不能以牺牲国家和社会对其英语能力的要求为代价;承认不同地区1200 多所普通本科高校在生源和师资条件上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可以在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以及外语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方面加以区别对待。
为什么40 多年来,我国本土培养的“整整一代科技人员和工程人员”(蔡基刚 2017)无法顺利撰写甚至阅读本专业的国际期刊论文?为什么30 多年来,我国累计已有3700 多万名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其中1600 多万名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蔡基刚 2019a:8),但真正能运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科研的人却寥寥无几?为什么外语教育费时低效的情况一直得不到扭转?问题就出在国内外语教育的理念和公共英语的课程定位。
英语是当今科学、技术、经济等众多领域的全球通用语,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觑(参见李霄垅、李建波 2018)。以覆盖数学、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领域超过176 个学科的SCI 期刊为例,其中约95%是英文期刊。研究者如果不能用英语直接汲取本专业领域的世界前沿发展信息,不能及时吸收和借鉴最新的研究成果,那还遑论什么科研和创新?既然如此,接下来的问题就是:1)用英语阅读国际专业期刊论文的能力仅仅是“985”或“211”高校的学生应该具有的,还是包括应用型高校在内的所有高校的学生都应该具有的?2)本科阶段是否应该教会学生用英语从事科研,还是要等到研究生阶段?3)用英语阅读和撰写国际专业期刊论文的能力是在夯实英语基础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还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4)如需要经过专门训练,那么应由高校的哪个部门来承担这项任务,是专业院系还是公共外语教学部门?笔者认为,公共英语之所以始终未能把提高学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科研的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因为在这四个问题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
首先,科研能力是所有高校学生都应具备的素质。科研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指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而是在开展科研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具体而言,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基本要素:一是能提出研究问题;二是能综述相关文献;三是能设计研究方法;四是能有效汇报研究结果;五是能创新性地解释研究发现;六是能阐述研究发现的意义和价值。对标这些基本要素,大学生应大量阅读相关专业文献,培养搜索、评价、综合、归纳和利用信息的信息素养;应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主动探寻已有研究成果的优缺点,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应有意识地比较同一问题的不同研究方案,培养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应培养开展实证研究的能力,围绕研究问题搜集、分析相关数据,并对研究发现作出科学解释;应培养合理运用前人思想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学术规范能力,杜绝学术不端。
上述能力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这是新时代对当今大学生的共性要求,不管他们来自研究型高校,还是应用型高校;不管他们毕业后是攻读研究生,还是直接就业;不管是做汽车修理,还是从事工程研发。没有这些能力,无论他们是在学术上继续深造,还是在职场上拼搏,实现创新突破的可能性都不大。公共英语不对所有大学生提出提升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的要求是决策上的失误,把这个要求局限在高水平本科院校是理念上的偏差,不在课堂上落实这个要求则是公共英语教师的失职。
其次,尽管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与英语水平有关,但并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和创新,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热情和动机。比如,东南大学的申怡飞从17 岁就开始了5G 研究,19 岁时撰写的论文获得2016年度数字信号处理国际会议(DSP)唯一的最佳学生论文奖(Best Student Paper Award);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泰米尔设计研制了“龙江二号”卫星微型相机,成果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近几年来,国内许多普通院校如济南大学、周口师范学院、常熟理工学院、西安医学院和浙江师范大学等,都有本科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专业期刊上。
有一些英语教师会说,我们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可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都难以通过。然而,英语水平不高就一定意味着不能阅读国际专业期刊了吗?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与否和培养国际专业期刊阅读能力有直接的、必然的关联吗?众所周知,国内有不少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就是借助几本词典,最终实现运用多语种来阅读和撰写国际专业期刊论文的。那么,为什么现在至少已学了10年英语的学生,在由学历越来越高的英语教师实施教学的情况下,反而感觉用英语阅读和撰写国际专业期刊论文的难度比陈景润还大?鉴于这些疑问,笔者对复旦大学一些在国际顶尖专业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本科生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这些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分数并不高,甚至有学生的听力成绩还没到及格线,但他们的国际专业期刊阅读能力相当强,在摸索和实践中,他们的英语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大有提高。“语言发展来自语言使用”(桂诗春 2015:548),英语水平是在强烈的需求和积极的应用中提高的,而不是在能力等级攀升和应试中提高的。
再次,在外语界至今还流传甚广的某些理念,诸如“拥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就能胜任任何专业学习”“厚基础、宽口径”等,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一个从大一甚至更早就开始阅读汉语专业教材和文献的医学、生物或工程专业的学生,尚且不一定能顺利运用母语汉语撰写专业文章,何以相信其在很少接触用英语开设的专业课程的情况下,便能凭借扎实的英语基本功阅读和撰写英语科研论文?
一个学生达到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五级或六级的水平,只能说明其已拥有了这个级别的通用英语能力,但要运用这些能力开展专业学习和科研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如具体专业)进行专门训练。用英语阅读和撰写国际专业期刊论文,除了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词汇,还需要掌握该专业独特的语篇结构、修辞手段、元话语运用和句法表达,这些都是因学科和专业而异的。比如,文献回顾部分是使用信息突出型引用,还是作者突出型引用?前者突出引用的信息,把作者名放在括号内;后者突出作者的权威性,作者名出现在句内。表引用的动词是demonstrate、claim、argue、show,还是suggest?时态是用现在时,还是过去时?不同动词和时态的选择可以表征引用者对所引用内容的不同态度,就过去时而言,其一般表示所引用内容现在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又如,结果汇报部分是采用图表,还是图片?哪个效果更好?图表或图片的名称如何表述才能较为直观地反映数据背后的发现?图表呈现什么数据,语言描述什么数据,它们有什么分工?再如,讨论部分如何解释与最初假设不相符的数据和发现?如何通过与前人相关发现的比较来突出自己发现的新意和特点?解释发现时用过去时还是现在时,用主动态还是被动态?如何通过元话语(如模糊限制语、增强标记语、介入标记语)的运用,使得自己的结论少受质疑,获得更多同行的共鸣和支持?
最后,需要厘清究竟由谁来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里的外语读写能力这一问题。遗憾的是,不少专业学者至今仍认为,学术英语是专业教师的授课内容,公共英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学好通用英语。笔者访谈了国内多所高校的生物、物理等学科的专业教师,发现这些教师大多认为这不是他们的授课内容。他们表示,当初做学生时就渴望有这样的公共英语课程,可惜未能如愿。为了写出合格的英语科研论文,他们只能自己探索,大量阅读国际专业期刊,并不断加以模仿。对于笔者上面提到的专业表达方式,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虽然能勉强写出专业的英语论文,但至今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强烈建议,公共英语要摘掉“水课”的帽子,就要从这方面入手。
进入新时代,国家要求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而科技创新能力关涉用英语汲取本专业最前沿文献信息,以及准确使用本专业各种语类(如期刊文章和实验报告)的表达方式。因此,专门用途英语不仅仅是专业院校的特色课程,而且是综合类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的必修课程。
公共英语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国内大学生尽早学会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科研。不要因为部分新生英语交际能力较弱,就认为全部新生都应该继续学习打基础的通用英语;不要认为只有到研究生阶段才适合修习学术英语课程;不要认为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就不需要培养从国际专业期刊中汲取信息的能力;不要认为大学生只有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才能阅读国际专业期刊。当前,公共英语教学定位已逐渐从单纯筑牢语言基础转移到培养科研能力上来,这一新的定位将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外语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蔡基刚 2019b)。
2019年3月23日,吴岩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上作了题为《识变应变求变——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语》的报告,要求新时代外语教育要进行一场深刻的革命②引自笔者对吴岩所作报告《识变 应变 求变——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语》(2019-03-23)的现场录音资料。整理过程中,笔者对照了多个专家的录音资料。。一个月后的4月29日,吴岩在天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启动大会上指出,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次“质量革命”。6月20日,吴岩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高校专业设置的“第一准则是社会需求”,要解决“小逻辑”服从“大逻辑”的问题,“金专”配“金课”是“我们本科教育最核心的要素”(吴岩 2019)。培养大学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科研的能力是新时代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真正的公共英语“金课”就应该遵循这一目标。
然而,为什么有些人始终把公共英语圈定在打基础的语言教学层面上,为了引导大学生一级一级攀登,而执着于不断研发各种能力等级量表和对应的等级考试?为什么有些人看到通用英语教学任务可以由中小学完成或基本完成时,却始终高兴不起来,进而竭力找出各种理由来捍卫大学阶段的通用英语教学?为什么近年来一些高校的公共英语课程仅仅将以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旨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主要内容?为什么有些人未给予专门用途英语或学术英语教学足够的重视,要么把它们放在选修课模块中,要么把它们限制在“高水平高校”或“专业院校”中?为什么有些人大力倡导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而忽视甚至无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以及专业学习对大学生的要求?
当一些学校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还是更为关注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时,当教材开发者还迷恋于守住本科、研究生甚至高中等各教育段的学生都能通用的、“大一统”的英语教材时,当英语教师还是仅喜欢分析与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兴趣相关的课程主题时,公共英语改革之路在何方?笔者认为,既然外语界自发变革理念、挑战现有课程定位的动力尚显不足,那么我们似乎更多需要依靠外力——“官逼”和“民逼”。
“官逼”是指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比如,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势,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高校的公共英语要实现从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并于2012年7月开始起草《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框架》)。然而,当时报名参加改革试点的高校并不多。2013年2月25日,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发布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沪教委高 〔2013〕 2 号),肯定了《试行框架》,要求上海各试点高校“以学术英语为核心,围绕‘提高学生用英语直接从事本专业学习、工作的能力,并使其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的教学培养目标”,稳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明确学术英语课程要从新生第一学期起开始③通知内容参见http://www.sbs.edu.cn/wyxy/xwtz/xwgg1/201303/t20130310_24062.html。。之后,在由全市高校教务处长和外语学院领导参加的动员大会上,教育主管部门宣布:今后将在外语类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申报等方面出台激励措施,不开展学术英语教学的高校可能会“没有糖吃”。这是上海市响应国家要求,积极推进和深化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明智之举。
在高校拥有办学自主权的情况下,即使有“官逼”,一些高校还是有可能“我行我素”。鉴于此,我们就只能辅以“民逼”策略,即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引导学生的需求、创造新的需求,以促使学校和教师改变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比如,开展“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大学生5 分钟科研英语演讲大赛”“大学生学术英语引用规范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竞赛”等以科研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英语活动。其中,前两项活动要求参赛者选择一个与他们专业相关的话题进行以数据为驱动的探究,撰写含有文献回顾、研究方法介绍、结果描述和发现讨论的科研论文或科研计划,并到比赛现场进行交流或录制5 分钟视频参赛。如2018年的“第四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北京、南京、南宁、大连、武汉、昆明、广州和青岛9 地同时举行,来自140 多所高校的近2500 名学生提交了上千篇英语论文来展示其研究成果。2019年,“第五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北京、天津、郑州、哈尔滨、南宁、大连、昆明、武汉等17 地同时举行,上海同济大学主会场收到参会论文摘要635 篇,昆明分会场收到参会论文摘要883 篇,参加投稿和宣读论文的学生近7000 名。
“中国大学生5 分钟科研英语演讲大赛”由于不受场地限制,参加学生众多,第一届举办时全国有64 所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递交了参赛视频。现将此次比赛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特等奖获得者的相关信息列举如下:
(1)汕头大学医学院 林颖怡:Implementing Advance Directives in China: Difficulties and Feasibilities(《中国失意患者预先指示研究:实施的困难和可行性》)
(2)汕头大学医学院 黄陶然:A Study of the Function and Possibl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SIX4(《SIX4 的功能研究及可能的内在机制》)
(3)南方医科大学 王志燕:The Curative Effect of FMT on IBS: A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粪菌移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4)湖北工业大学 王鑫: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Cathode Material Na2Ni2TeO6 for Sodium Ion Batteries(《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2Ni2TeO6的制备与改性》)
(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沈静瑶:Importance Analysis of Civil Aviation Markets for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沿线国家民航市场的重要性分析》)
(6)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尹赢:Representation Learning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 A Method Based on Homogeneous Subgraphs Transformation(《基于齐次子图变换的异构网络表示学习方法》)
参赛者普遍反映,上述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在专业领域里的英语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提升了科研能力。现摘录“第四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部分参赛者的心得体会如下:
从选题初期疯狂阅读大量相关英文文献,到提交前多达20 多次的内容和语言修改,这个学术研讨会让我学到许多。(合肥学院大二学生 陈易康)
无论是文献检索还是后来的文献综述和论文撰写都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学术阅读能力、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参加大学生学术英语论坛是一种挑战,更是一份收获。(南京审计大学大一学生 丁皓)
参加这次研讨会,使我进一步丰富了学科知识,学会了使用学术规范和缜密的科研方法去进行学术研究。(云南大学大二学生 杨彦娇、于恒茜)
通过参加这次基于合作的项目研究,我们享受到了学术研究的乐趣,学会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学大一学生 朱天翼、汤成婕、黄一杰)
根据粗略统计,复旦大学近10年来共有370 多名本科生在本专业的国际SCI 和SSCI 期刊上发表了论文,本科生表现出来的用英语阅读和撰写国际专业期刊论文的强烈愿望,促使公共英语课程从“大学英语写作”到“学术英语写作”再向“国际专业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不断更迭,从而不断满足学生开展专业学习和科研的需求。这充分体现了“民逼”的效果。
在教育部建设10000 门左右国家级“金课”和10000 门左右省级“金课”的活动中,公共英语有很多课程可以参与申报,如高级英语、英语演讲、英美诗歌、跨文化交际等。然而,真正的“金课”必须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科研的能力为逻辑起点的课程,这是由公共英语的专业化属性(蔡基刚 2018a)所决定的。公共英语假如放弃了为专业院系服务的宗旨,那么国家和社会不满意,学校不满意,学生也不满意;即使评上了“金课”,也仅是表面上镀了一层金。公共英语若是放弃了专业化属性,忽视甚至无视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和科研的需求,而片面追求社会外语培训机构也能胜任的提高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或帮助学生英语能力等级达标,或者把其他学科也在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当作主要教学内容,那么必将失去其在高等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伴随学分压缩的幅度愈来愈大、间隔时间愈来愈短,公共英语在高校消亡的局面应该是可以预见到的。
公共英语的主要价值是提高大学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科研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提高其人文素养或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用英语汲取和交流科研信息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得到有效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将会达到一个新高度。笔者认为,教育部开展“金课”建设活动的初衷在于促使我们对公共英语的教学定位进行全面反思,进而掀起一场深刻的 “质量革命”。公共英语的唯一出路便是从国家和社会需求出发,帮助学生插上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所需的国际语言的翅膀。只有这样,公共英语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的“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