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峰毅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毛伟峰
企业在进行经济交易时,为了保障自身权益不受影响、最大程度上获得利润,同时又可以让交易双方在一定的条款约束下进行合作,会与交易的另一方一起签订一个经济合同。经济合同因其法律效力,除了能维护企业经营利益的条件之外,它还是交易双方最有依据的税收证明材料。换句话说,企业的税负是与经济合同直接相关的,一份经济合同中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合作条款,之后是如何具体实施的,这会直接影响到双方企业的税收。而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税收既是企业的支出成本又是潜在的风险,所以企业合同内容的安排一定要在相关法规和行业制度的监督下进行完善,才能有效帮助企业实现税务的风险管控。
合同、业务流程与税收的关系是:合同决定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决定税收,合同在降低企业税收成本中起关键和根本性作用。企业必须重视业务过程中的合同在控制税收成本的重要意义,凡是要控制和降低税收成本,必须正确签订合同。
企业税收的直接来源是随着其每一个经济业务的开展所产生的,具体的数据则体现在企业与交易方所签订的合同之中。大多数企业为了降低原本的税收成本,都会将目光聚焦在其所要签订的交易合同之上。因此,企业往往通过合理的筹划税收,来降低投入成本,将原本沉重的资金压力予以减轻,进而期望能实现以最低的支出获得最大效益的目的。
企业要想将合同中涉及到的税务问题进行有效控制,需要分析合同中业务条款的每项内容,以及每个业务所涵盖的税负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合同的税务控制问题,在全国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背景下,增值税从三档并为两档过程中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根据这项政策的核心内容显示,如今包括建筑、服务、金融等多个领域在内的一般纳税人,也能在“营改增”的趋势下进行进项税的抵扣。以我国的房地产企业为例,由于此类企业的特殊性,其每个项目的完成时间是不一样的,旧的项目还没结束,可能新的项目就已经批准实施了,因而企业在每个项目上所承担的税收问题也是不一的,项目的税务内容从征收的方式到征收的具体数额,再到最后所开具的发票类型,种种与税收有关的,都需要企业的项目分别进行分担。
针对企业项目的多种税收问题,要提前对合同之中可能会产生的税务风险进行预估和控制准备,制定与签订合同之前,将合同中凡是会涉及到税务的细节问题都要反复核实,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和税务风险,这也是合同控税的主要内涵所在。具体而言,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要聘用专业的财税人员进行签订项目的评估,使其掌握双方交易业务的具体细节,从而把握运作流程,找出潜在的税务风险。同时,财税人员除了要具备税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在熟知当下最新税务政策的基础下,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指导,根据自身所在企业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将合同的合法性进行有效评估,这样才能使合同在法律的指导和监督下发挥出其真正的效力。总之,企业通过合同内容的有效管理,能降低税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实现合同控税的目的。
合同签订的主体给企业税务带来的风险,主要是因为签订合同的某一主体资质异常所导致的,也就是说,企业与另外一方在签订经济合同之前,要将对方的企业经营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比如对方是否曾经有过税务纠纷,又是否属于国家税务机关所认定的合法企业等问题。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一旦签订经济合同的一方属于“走跳失联”企业,那么与之签订经济合同,若不能提前预知,之后与开具与税务相关的发票就会显示异常,进而有关的增值税发票也不能进行正常的抵扣,即使企业已经把需要抵扣进项税金,也会被税务机关算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还涉及到税收滞纳金。如此一来,企业这类合同的签订就会给之带来不可预知的税务风险。除了考察对方企业的资质以外,还要在细节上予以注意,发票记载标的物的金额、数量、单价、品种必须与合同中约定的金额、数量、单价、品种相一致。
发票上的开票人和收票人必须与合同上的收款人和付款人或销售方和采购方或者劳务提供方和劳务接受方相一致。假如不匹配:涉嫌虚开发票,不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成本,必将增加企业的税负,严重涉及刑事责任。企业只有将合同签署涉及到的所有主体问题逐一进行核实,才能保证有效降低税务的风险。
虽然合同主体是企业产生税务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除此之外,合同的业务内容也会影响企业的税收。以企业签订合同中的具体条款为例,一般企业在进行产品的销售时,都会利用优惠策略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常见的就有买即赠的销售模式,如果合同的条款中涵盖了这一销售方式,那么在最后进行增值税的计算时,即使是赠送的商品,需要做视同销售处理;相反,如果企业采用的是捆绑销售的模式,虽然与买即增一样,销售的是同样的商品、获得的也是一样的货款,但是它却可以通过在合同中明确捆绑计税的方式,就避免了视同销售的问题。再以租赁合同为例,如果企业在制定租赁合同之时,不能将出租的动产及不动产进行详细区分,之后企业的金额核算就会混为一谈,都需要征收税房产,税务因此也会征收过高,假如拆分成房屋租赁和设备注赁或者有部分物业费拆分出来,这部分是不用征收房产税的,税收会大大地降低。由此看来,合同业务的具体内容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税务,若交易双方签订的合同没有提前进行内容表述的核实,企业的税务就会因此产生一定的风险。
签订的经济合同价格到底含不含税,会影响企业最终到底能获得多少利润。企业为了使自身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就要提前了解合同中价格的含税问题。除此之外,诸如究竟是普通发票还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些细节问题,各自企业在签署之前要在合同之中进行明确表述。与此同时,企业不仅要注重价款的具体构成,还要将价款之后的结算方式进行确认。如果合同中有规定,双方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依靠的是预收款,那么之后要缴纳税务的时间以货物发出的当天为准;相反,如果合同中并没有规定是预收款,而是直接改为同时收款,那么企业在收到了价款之后的那天就要进行纳税。之后在纳税时,针对纳税人,合同中也要有明确的规定,要厘清纳税人的身份,是小规定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产生进项税是不一样的。增值税三档并两档目前还未最终完成,增值税的税率还有可能往下降,为了避免不要的纠纷,可以在合同里直接签订不含税的价格。
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拥有税务风险的管控意识,是保证企业能有效控制运营风险,实现企业发现的必要条件。但仅靠管理者一人的力量也不能完全将税务风险降到最低,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具体而言,一方面,部门负责人要了解针对税务进行的具体筹划工作,根据工作内容的具体流程来进行风险控制,进而使得税务的管理有条理和计划性,顺利地实现税务管控目的。另一方面,制定一套能有效评估出税务风险的评价机制,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迅速找出税务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前设定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从而达到税务风险及时应对的目的。
企业只有在制定合同这一源头处进行严格把控,才能使得其涉及的税务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对于合同的拟定,除了相关的责任人要起到监督的作用,内控的管理制度更要予以优化,这样企业的税务风险才能得到科学地管控保障。具体而言,企业合同内控制度的构建,不仅要将合同制定的整个流程进行把控,还要对合同当中涉及到的所有商品信息进行分析,与此同时,还要对即将签订合同的企业有充足的了解,审核期作为交易伙伴的税务资质是否真实,从而选择出能帮助彼此获得更多利益的企业进行合作。
如果签订合同的交易双方不能将当中具体的条款进行明确表述,那么之后企业就会因此存在税务风险。所以企业不仅要在签订之时反复确定合同细则,更重要的是在拟定合同之初,就应当厘清当中的细节内容。例如,企业要将产品的生产、价格、质量等内容详细写到合同之中,此外,如果是交易双方都有更为深入的考虑,还可以将产品的生产背景予以详实,以及之后产品的价值含不含税等问题都有可以加入其中。只有充分完善合同当中的具体条款,才能使得交易双方明确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同时对税务问题形成科学地管理和监督,后期合同的双方也不易产生经济纠纷,进而避免了不少税务风险的产生。
企业的合同签订除了与交易对方进行沟通、完善合同内容,还应当与国家的税务机关构建起良好的沟通机制,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有宏观的税务制度指导。具体而言,企业要纳税前搭建起与税务机关沟通的线桥梁,明确自身的税务筹划应该注意的细则和问题,使税务机关了解企业的税务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一定的意见,帮助企业将合同涉及的税务风险降到最低。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构建起包括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内的税务沟通机制,是企业将其税务风险、优化税务服务,实现更多收益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