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明
摘 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方面协同发展。然而在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只重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过程与方法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是不全面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是不稳固的。
关键词:情感态度;感染学生;思维品质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方面协同发展。然而在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只重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过程与方法的学习。过去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存在着两种不正确的教学观念;一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只是一味的注重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常表现为部分教师过多强调学生的基础问题,而教师自身的主导情绪状态平淡、语言平淡无味,情绪没有充满活力和热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公式、性质、定理的推算和应用,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形成过程的自主探索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常表现为学生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没有积极参与到实践、观察、探索、思维的有效教学活动中来。
教师要有效的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在教学中教师要认清的运用好两种教学策略。
一、优化课堂教学的情绪,把学习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统一起来
1.教师要保持一种积极良好的心态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一种积极良好的心态。教师的良好情绪能直接影响到学生,那种因为某些事情时教师阴沉着脸表情淡漠,上课时好无表情对学生都是一种不好的影响,教师应该是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緒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将会让学生敞开心扇,放开思维的约束,在这种教学情景中学生情绪是快乐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是高涨的,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振作他们的精神。兴奋的情绪和振作的精神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2.正确把握好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富有情感地讲授内容,给学生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知识信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教师的富有激情的情感传递。
(1)要善于把握、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教师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法。学法时,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即既要备好认知因素方面的课(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也要备好情感方面的课(情感性、体验性、表情性)。而后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该用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第二,可从数学学科应用的广泛性入手,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情感。第三,抓住数学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逻辑美,诱发学生联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动力,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第四,结合课本内容适当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知识,设计一些趣味性、探索性和应用性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豪感。
(2)要善于用语言来表达教材内容中的情感。过去一般的教学比较重视言语的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只求准确、清晰。在理解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后,现在的教学言语除了准确清晰外还应追求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有一定的幽默感,以便使讲课言语既传神又传情,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当然,这要求数学教师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力。
3.教师要关心“后进生”
传统教学十分重现“知识与技能”,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区分,实际上是以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优劣来衡量的。而事实上,传统意义上的“优秀生和后进生”都有各自的情感优势与缺憾,因此,教师给予学生不同的情感关注,以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后进生”课堂学习时的情感态度特点可能是:“没有自信的、压抑的、恐惧的”、其外现行为是“心不在焉、躲避的、依附的、沉默(或者破坏)的”,而“优秀生”,除了积极进取情感态度特点外,也有可能是“浮躁的,自我炫耀的或者是心不在焉,有时高度焦虑”。这些不同的情绪表现,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察言观色,并给予合适的处理。老师要多去了解和关心“后进生”与他们交流帮助他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他做知心朋友。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促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离不开数学实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几种思维品质的培养。
1.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首先,教师要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计阶梯疑问或多层次练习,诱导学生的思维由表象向纵深发展。其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善于抓住本质和关键。再次,通过典型习题的练习,培养学生摆脱表象的迷惑、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
2.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首先,注意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提取,由此及彼,纵横贯通,开拓学生思维。其次,分析问题时,将知识广泛迁移,对同类知识联想融合,对不同类知识上挂下联。
3.快速准确,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首先,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其次,控制恰当的教学节奏;还可组织快速抢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当机立断、急中生智的能力。再次,指导学生总结各类习题的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注重巧思妙解,熟练掌握化归法、类比法、数行结合法、待定系数法等重要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快速敏捷的思维品质。
总之,教师不仅在教学中考虑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要培养和引导学生会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入情感和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