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陶渐染,润物无声

2019-01-28 10:50欧阳书映
速读·中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风俗爱国挫折

欧阳书映

摘 要:学习古诗文,除了落实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之外,更要充分理解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知识、涤荡心灵、提高修养。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潜移默化、熏陶渐染,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传统文化;风俗;爱国;理想;挫折

一、古诗中渗透着民族气节

每一首古诗都寄托着诗人的一份情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寄托着爱国情怀,“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低吟着思念的情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诉说着悲愤,“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了顽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了悠闲,“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书写了快意……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诗句,体会情感,把握诗中民族精神之灵魂,才能提升学习的境界。

1.爱国主义教育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临死前,诗人仍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位卑未敢忘国忧”正是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王昌龄也曾在《出塞》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曹植也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豪情。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句意和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古人热爱祖国的壮志豪情。

2.志节教育

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这强烈的呼喊声中,表达了他为穷苦人民谋利益的崇高理想;屈原也在《离骚》中抒发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远大抱负;范仲淹胸怀天下,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凌云壮志;苏东坡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激情和壮志;文天祥面对死亡,舍生取义,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表现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凛然正气;以婉约见长的女词人李清照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志豪情。在阅读这些作家的作品时,我们怎能不被他们的远大理想、铮铮铁骨而感动呢?这些正气之歌是我们培养学生坚贞气节、激励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的最有益的样本。

古诗中,诗人往往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梅、兰、竹、菊等都寄托着诗人或不屈不挠、或清新脱俗的精神风骨。例如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让学生了解到:出生贫寒却才华横溢的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挫折,郁结于心时,他愤然吟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三年郁闷之气,体现了他不畏强权、傲岸不屈的精神。又如郑板桥的《竹石》中刻画的竹的形象:瘦弱的竹扎根在贫瘠的石缝中,生长在陡峭的崖壁上,被狂风、雨雪、烈日一次次无情地打击,竹子一次次被击伏在地,又一次次迎着风霜雨雪倔强地昂起头。结合诗人的人生遭际,让学生了解到诗人当时因给百姓求情而得罪大官,终被罢免。李白、郑板桥分别表达了自己永不屈服和不畏强权的风骨。古诗将诗品与人品融为一体,能令学生产生对民族气节的敬仰与向往。

二、古诗中渗透着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时代的产物。学习古诗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古诗中的传统节日,还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学习中我们应顺势引导:重阳节这一天,古人都会做些什么事?进而引导学生查询其他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例如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撰写报告,用文稿演示的形式进行交流。此外,还可以看《屈原》、吟诗词、唱《橘颂》、选艾叶、赛龙舟、吃粽子……可以给学生安排一段较长的周期查资料、做实践。通过积极引导和实践参与,让古诗学习成为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有益方式。

当然,学生的探究意识需要不断地培养,课后可以让学生收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资料。通过深入研习,学生对古诗中的传统习俗就会了解更多。渐渐地,他们会知道重阳节不仅有登高和戴茱萸的习俗,还有赏菊、吃重阳糕的风俗,还会进一步了解到如今重阳节是我国的敬老爱老日;会知道元宵赏灯和吃元宵;端午吃粽子;除夕盼团圆,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春节放鞭炮等许多传统习俗。这种结合民俗文化的教學延伸必定会让一些学生对传统文化习俗的由来产生浓厚兴趣,潜移默化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广度,培养了基本的美德,也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且这样的形式还能让课堂气氛更活泼,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起到调节作用。

作为一名肩负着“传道受业解惑”重任的语文教师,特别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加深对本国优秀文化、传统习俗的理解和热爱。只有了解得深入,才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才能让学生修心立品、洁身自律,进而提高自身语文素质。

三、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直面挫折

不论哪种版本的教材,所选古诗文中都有大量鲜活的人物故事,通过这些历史上勇敢机智、情怀高尚的人物的事迹,教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敢于面对挫折、战胜挫折。教学中要好好把握这难得的机会,引导学生触摸这些伟大的灵魂。

1.用作家或作品中人物的坎坷经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这类课文教学应以与伟人心灵碰撞为重点。例如学习《史记》,要先让学生走近司马迁了解其人其事。他在《报任安书》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自古以来,许多大文豪都历经磨难才著书立说,名垂千古,司马迁可以说是其中的典范。把《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合读,了解司马迁身受腐刑的遭遇,可感受到司马迁忍辱负重、追求远大理想的执着精神。

2.运用作品中蕴含的哲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引导学生对古诗文中具有哲理性的句子深入理解,有良好的教育效果。《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由一次败兴之游悟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官至宰相,宦海沉浮,离任回家,途径褒禅山,处在人生低谷的他,仍强调“志”是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王安石以对“志”的坚守,坚强地挺进在人生路上,遇到困难不轻易趴下,终成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卓越的政治家和唐宋散文八大家。苏轼在《定风波》中,面对人生风雨,着竹杖芒鞋而不以为苦,一个“轻胜”,一个“任”反而尽显他坦然、乐观又旷达的胸襟。在古诗文中还有许多像这样极富哲理的作家作品,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极佳素材。

3.引导学生崇尚自然、回归自然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为中国历代古人所崇尚,古人把自然界当做自己情感的皈依。现代人处于受物质挤压的精神状态下,特别渴望回归自然获得抚慰。自然界是人类的良师益友,我们应“把自己完全沉没到事物里去,并且也把事物沉没到自我里去”,达到物与我的统一。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自然,回归自然,在自然中陶冶性情。在《观沧海》中曹操描绘了自然界的壮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秋水》中庄子写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揭示了自然景观能让人在欣赏中获得精神愉悦的审美特性,体现了庄子“天地有大美”的观点。苏轼谪居黄州,夜游长江,在清风、明月、江水间感悟宇宙、人生,“物与我皆无尽也”,“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作者逆境中的精神支柱,他因此超脱荣辱、得失、生死,人生苦难得以释怀。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瘫痪后,十五年来泡在地坛,静坐一角,看四季轮回,听大地之声,闻落叶芬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徜徉其间,與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交流。作者把地坛当做精神的家园,地坛让这个不幸的人得到了灵魂的归宿。感受诗文中的自然之美,会让我们内心澄净、洒脱,进而增强生命的韧性。

古诗文是传统文化中美丽的一页,它散发的魅力、折射的精神、孕育的灵魂将永恒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将这些华章通过教学输送进学生的心间,才能让传统文化永绽光彩。

参考文献

[1]尤红娟.唐诗宋词选读[M].长春出版社,2017,8.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商务印书馆,2011,12.

[3]方勇译注.庄子[M].中华书局,2015,6.

猜你喜欢
风俗爱国挫折
Holism in Education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挫折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跟踪导练(四)4
终身不遇
日“高学历风俗娘”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