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鑫
摘 要: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发展意义重大。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游刃有余的开展课堂教学,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文章结合工作经验,浅谈小学农村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学习兴趣;教学氛围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品德与社会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学科。在传统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因教学方法的僵硬、陈旧,从而导致学生们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甜蜜的牵引。培养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兴趣,是现行小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课堂教学氛围
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首要关键是营造出轻松、民主且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自主参与愿望等多个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处于轻松、民主且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下,学生们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能得以有效保障,学习效率更高,思维也将变得更加发散;与之相反,处于沉闷、压抑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们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习的自主性难以得到发挥,久而久之,学习热情逐渐减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其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泛,兼容并蓄,具有多元的呈现力。为此,在营造课堂氛围时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但归根结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融洽师生关系。古人语:“亲其师,信其道。”不言而喻,学生们喜欢教师,乐于亲近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而这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支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和学生群体进行互动。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全面而深入的把握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以此构建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更新教学理念。素质教育理念下,作为教学工作者,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摒弃传统教学工作中围绕教师为核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实施民主的互动式交流方法,切实激发并持续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兴趣。
二、现代教学手段
21世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极大便捷了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信息传导与交流变得更加多元、高效,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信息交换在时间、空间方面的限制性。传统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中,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即是全部的教学载体工具,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教育教學理念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难以满足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兴趣。教学工作不应墨守成规,闭门造车,应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翻转,以此吸引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事实上,现代教学手段的丰富性与直观性,化抽象为具体的功能体现,能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说,笔者在教学“我们去环球旅行”时,为了让学生们对世界有着更为直观的认识,笔者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世界各地的奇异景观。一望无垠的太平洋;人群熙熙攘攘,高楼鳞次栉比的纽约街头;炎热少雨的非洲大草原;壮观雄伟的卢浮宫等等不一而足。视频搭配轻快的背景音乐,从视觉、听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感受。学生们随着视频画面的转换,神游世界各地,领略世界各地的风俗文化及壮美景色。在视频播放完毕后,学生们意犹未尽,兴致昂扬。于是,笔者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展开对主题内容的学习。多媒体技术形象化的展示,极大开拓了学生们的眼界,而因为铺垫良好,学生们对后续的学习内容充满期待,学习热情高涨。
三、融入生活元素
陶行知先生言:“生活即教育。”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将抽象的问题、概念生活化,能有效帮助学生吸收、掌握,从而深入到学习主题之内。此外,从人体的认知属性角度分析,人们对熟悉的事物更具有“依赖感”,接受度更高;与之相反,对于完全陌生的信息,人们在接受过程中,或多或少存有抵触、排除的心理情绪,而这样“爱憎分明”的心理特点,在儿童阶段表现的最为明显。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点很多,只要认真分析,即可从中加以运用。比如说,在教学“诚信是金”时,笔者向学生们讲述了“诚实的士兵”的小故事:某部队中,有个士兵体能差,尤其不擅长跑步。在一次跑步考核中,这名士兵非常焦虑,因为自己耐力不佳,极有可能在跑步考核中不能过关。比赛开始后,同伴们争先恐后的向前奔跑,不一会儿,这名士兵就落在了最后。在转过山脚后,出现了两条岔路,一条岔路上写着“军官跑道”,另一条写着“士兵跑道”。一般来说,军官级别比士兵高,因而跑道距离要更近一些。士兵明白这个道理,但觉得自己不应该偷奸耍滑,欺骗自己,欺骗他人,于是毅然决然朝着士兵跑道前进。没过多久,这名士兵就看见了终点线,而此时终点处只有裁判一人守候在此。士兵轻松获得了第一,过了很久同伴们才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赶来。诚信,让这名士兵受到了长官的褒奖。诚信,才是人生道理上的最佳捷径。
四、结语
品德与社会,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从而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主题,因地制宜的营造课堂氛围,以满足课堂教学高效产出的需求,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善于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融入生活元素,从学生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切入,唤起学生们的生活记忆,举一反三,切实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刘丽梅.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
[2]李国林.品德与社会“真”课堂的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