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鉴赏:让《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错位叙述点亮课堂

2019-01-28 10:47蒋媛媛
速读·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审美鉴赏

蒋媛媛

摘 要: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標准(2017)》背景之下,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能力势在必行。在《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中,以错位叙述艺术为主线,以学生回归文本的解读为基础,从藤叶真假错位,寻求审美切入口;以绝情与温情的错位,来品味人物形象;以空白与杰作的错位,填补留白的情节,来感受“欧亨利笔法”带给读者心灵的震撼;以喜剧与悲剧的错位,探究艺术精神,从而对这篇小说的错位叙述艺术有了深入的体悟,提升了审美鉴赏能力。

关键词:审美鉴赏;错位叙述;《最后的常春藤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而且“文学阅读与写作”作为高中语文课程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目前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那么,如何在阅读文学作品中,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呢?

审美鉴赏是指在审美体验、评价活动中,品味语言、感受形象、体悟情感,从而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卡尔维诺说:“阅读就是抛弃自己的一切意图与偏见,随时准备接受突如其来且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审美阅读中,学生要应以学生自主阅读、品味、想象、讨论为主,从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最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作为“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中的一种主要阅读文体,具有生动的形象、丰富的内涵,能进行多元解读,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而《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体现了典型的“欧亨利笔法”,很多课堂上,教师会以此为教学切入口进行教学,这无可非议,教师准确地抓住了教学的重点。但除此之外,《最后的常春藤叶》的错位叙述艺术鉴赏作为这篇小说教学的主线,让学生有了一种全新鉴赏体验,让整个课堂呈现一种全新的状态。

孙绍振说:“认识的真、情感的美和道德的善,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它们又不是绝对矛盾的,我给他们一个说法,这三者是‘错位的。”艺术的奥秘不在于真善美的统一,而在于它们的错位。笔者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的教学中,尝试以错位叙述艺术为主线,以学生回归文本的解读为基础,从藤叶真假错位,寻求审美切入口;以绝情与温情的错位,来品味人物形象;以空白与杰作的错位,填补留白的情节,来体会“欧亨利笔法”带给读者心灵的震撼;以喜剧与悲剧的错位,探究艺术精神。在本文的教学中,学生回归文本,与文本进行多重对话,对这篇小说的错位叙述艺术有了深入的体悟,提升了审美鉴赏能力。

一、真实与虚假的错位,寻求审美切入口

小说阅读教学往往围绕环境、人物、情节、主题泛泛而谈,而《最后的常春藤叶》,因具有“欧亨利笔法”这个鲜明的特点,在教学中往往会抓住这种笔法的特点作为审美切入口,不免落入俗套。《最后的常春藤叶》以“叶”为题,“叶”是串联小说情节的关节点。藤叶一天天地飘落,琼珊一天比一天地沮丧,叶子快掉光了,琼珊的情绪也跌落到了谷底,几乎放弃了求生的希望。小说中,只有留住最后一片藤叶,琼珊才能活下去,这是作者假设的琼珊活下去的条件。这在现实中显然不成立,但在小说中,读者愿意相信作者假设的这个条件,而且从心底希望最后的那片叶子不会飘落。朱光潜说:“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小说中,最后那片“真的”叶子还是飘落了,但墙上出现了一片“假的”叶子,让琼珊信以为真,从而有了活下去的信念,体现信念创造奇迹,实现精神自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从藤叶的真与假的错位入手,回归文本,解读为什么说那片是假的藤叶。学生在会从文本中发现关键信息点,“贴在墙上”“傲然”“仍在墙上”“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这正是贝尔曼在凄风苦雨的晚上,为琼珊生的希望,艰难地画上假的叶子,但自己却染上肺炎,去世了。这里“真与假的错位”中隐含着“生与死的错位”,体现了底层人物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为他人自我牺牲的精神。歌德在《诗与真》中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产生一个更高更真实的假象。”文学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是一种更高更真实的假象,是一种虚假的真实。

二、绝情与温情的错位,品味人物丰富性

人物形象的单一性,让小说人物单薄;人物形象的多面性,让小说人物更丰富、更生动。《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贝尔曼是以丑角的形象出场,他年老,外貌怪异,胡子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酗酒成性,性格暴躁,“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当苏艾把琼珊的想法告诉他时,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不以为然,而且还“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认为她脑袋里是傻念头。贝尔曼在艺术界还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连艺术女神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几年都没有创作了,他的画布已经空了二十五年了,但他总说要画一幅杰作,贝尔曼这样一个人物的出场势必让读者感到憎恶。学生在读到贝尔曼的形象的时候,通过对上述文本的解读,直接能感受到的是贝尔曼人物形象没有同情心、绝情的特点。但我们的审美鉴赏不能到这里就止步不前,教师应引导学生,贝尔曼看起来绝情的外表下,却有一颗充满温情的心。他虽然对这种白痴想法咆哮,但当听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说的是“难道世界上竟有这种傻子,因为可恶的藤叶落掉而想死”这句中,他认为藤叶是“可恶”的,而且他觉得一辈子都没听到这种“怪事”,他认为这是“怪事”,他听到这种情况后因为担心也没有心思当模特,还埋怨苏艾怎么能让琼珊有这种傻念头,正是深切的关心才会有如此无理地埋怨,最后还发出了感叹,“可怜的琼珊小姐”。贝尔曼这时正在为如何救琼珊想办法,最终他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不顾个人安危,画下了那片最后的藤叶,唤起了琼珊生的希望,这是他温情的表现。贝尔曼绝情与温情的错位,品味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体会到平凡的小人物身上的人性的光芒。这就是错位产生的艺术效果,学生感受到人物形象绝情的外表下,温情的内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地引导审美鉴赏,这样的温情是艺术家的温情。他作为艺术家的创作燃起了他人的生的希望,让小说在主题表现上充满了张力。学生通过绝情与温情的错位赏析,让人物形象的解读不再留于表面,而更有深度。

三、空白与杰作的错位,填补留白情节

留白,起源于绘画领域,是一种绘画的技巧。它讲究着墨疏淡,方寸之间留有空白,尽显宽广,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种绘画技巧被运用于文学作品中,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进行艺术地再创造。作者留下的空白,非但没有阻碍读者的解读与感悟,而且架起一座作者意图与读者想象的桥梁,能让读者对文本进行再一次创造。

《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贝尔曼的创作,有二十五年的空白期,他的画布在那儿静候杰作的落笔已经有二十五年了,在他听到琼珊的病况时,他终于画出了一幅杰作——常春藤叶上的最后一片叶子。这是空白与杰作的错位,但是作者并没有将贝尔曼在凄风苦雨的晚上画叶子的经过描述出来,而是在小说的结尾,在琼珊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后,贝尔曼先生却因肺炎去世了。作者在结尾描述了他湿透的鞋子和衣服,燃着的灯笼,挪动过的梯子,散落的画笔,剩有绿色和黄色颜料的调色板,这不禁让读者想象,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晚上,贝尔曼到底去哪里做了什么。笔者在这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还原那天夜里的场面。笔者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请其他同学来评析作品。

生:屋外,疾风骤雨,玻璃窗被风雨吹打得“叭叭”作响。老贝尔曼充血的眼睛,迎风流泪,他想:我一定要为可怜的琼珊小姐做点什么,不能就这么让她死去。突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拿起了落满灰尘的画笔和调色板,搬上梯子向屋外走去。刺骨的寒风迎面吹来,他颤抖地爬上梯子,看着早落光叶子的常春藤,调好了黄绿色颜料开始作画。他已经好多年没有动过画笔了,技艺不免有些生疏,但他还是用心地画着。他的衣服已经湿透,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雨水顺着他的身体淌下来,落在了他的鞋子上。他感覺到了钻心的寒意,恍惚间人有些站立不稳,幸好他抓住了梯子,他继续艰难地画着。渐渐地,一片叶柄还是深绿的,锯齿形的边缘染上黄色的叶子,傲然地挂在了离地面二十英尺的藤枝上。他看着自己的杰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品读了这位同学的作品,其他同学赏析,评价。这位学生作品,环境描写非常到位,细节揣摩得透彻细致,可以看出对文本解读到位。解读空白与杰作的错位,学生通过补写还原留白片段,并加以评析,是在深入文本的基础上的,填补留白情节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学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笔者继续引导学生品味,我们学生填补的留白情节既然那么生动,那我们把它加入原文,那不是更能凸显人物形象?这时学生就能体会到,如果加入原文,我们就无法感受到“欧亨利笔法”那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带给读者的心灵震撼,无法激起读者内心波澜。这样就能让学生对“欧亨利笔法”有切身真实地感受,而不是教条式地灌输。

四、悲剧与喜剧的错位,探究艺术精神

贝尔曼为画叶子而死是悲剧,琼珊重燃生的希望活了下来是喜剧,整篇小说由悲转喜,又由喜转悲,真是悲喜交加,这正是欧亨利小说的特色“带泪的笑”。从悲剧与喜剧的错位中,我们很轻易就能感受到平凡的高贵或是人性的光芒。但笔者认为,贝尔曼的形象不只是底层小人物的人性的光芒,更多的是艺术家对艺术的捍卫与救赎。笔者在教学中提问:贝尔曼完全可以像苏艾那样帮助琼珊,为什么他要采取这种方式来救她?或者那片最后的叶子一定是贝尔曼画的,却不是苏艾?如果像苏艾一样帮助琼珊,小说的主题就停留在朋友间相濡以沫的友情。但是贝尔曼与苏艾不同,苏艾画隐居的矿工,把画卖给编辑,换了钱买红葡萄酒和猪排,她对琼珊的艺术思维的不理解,她只是为了生存画画的画者。而贝尔曼虽然离艺术有距离,但他始终不曾放弃对艺术的追求。琼珊始终希望去画不勒斯海湾,在她有了生的希望后,马上想到的就是去不勒斯海湾,她虽然悲观绝望但仍保持着艺术家思维。贝尔曼与琼珊之间是艺术家间的惺惺相惜,所以贝尔曼一定要以艺术的方式,用艺术的精神唤醒绝望的琼珊,这就是贝尔曼不惜用生命对艺术的捍卫与救赎。

五、结论

通过鉴赏《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错位叙述,学生对小说阅读有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形成了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健康向上的鉴赏品位。小说阅读教学中,通过寻求审美切入口,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深入品味人物丰富性,通过填补留白情节来回归文本解读,从而对主题有多元化的理解。以《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为载体,作为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一次尝试和努力,希望能生发出新的生长点,点亮课堂,成实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7.

[2]孙绍振.文学性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0.

猜你喜欢
审美鉴赏
如何在中学音乐课中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试论学生语文“审美鉴赏”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职专业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研究
浅谈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文学素养
写景散文的审美鉴赏
用比较法赏析《声声慢》中十四字叠词
高中作文“真写作”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艺术鉴赏的经验性论纲
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