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瑶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五小学
信息技术的深度发展使得互联网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微课也随之兴起,走入全国的小学英语课堂,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微课能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加深并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因此很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成为时下新兴的教学手段。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1]问学单相当于众所周知的导学单,但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是问号教育,因此我校的导学单也更名为问学单。
国外对于微课程的研究,其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2]
相对于国外,国内的微课程建设和开发应用的起步相对较晚,国内最早进行微课的是广东的佛山地区,但是随着国内教学改革的步伐,国内的微课程开发与实践呈现出了“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发展猛更新快是国内微课程在教学应用过程中的一大优势。比如近年来深圳地区、山东的昌乐一中等在翻转课堂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3]
近年来,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形式越来越灵活,微课就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丰富的教学手段,不一定能有效地呈现精彩的课堂,不以学生为本而盲目跟风的使用微课,反而让课堂越来越空洞,在不适合的环节使用微课反而使课堂无序和无效。根据这一现状,本论文结合自己的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旨在研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微课,为同仁们提供有效使用微课的一些经验,让越来越多的同仁有效使用微课。
微课可以使用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复习、导入、巩固、提升等多个环节;也可以用于对话课、词汇课、语音课、读写课和故事课中。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康巴什区第五小学5.5&5.6班的90名学生;研究内容是如何在各种课型的复习导入环节有效的使用微课。现以对话课和读写课为例,进行结果分析。
5.5 班在成绩、纪律、书写等各个方面,都与5.6班有差别,针对这一学情,我以学生为本,在上PEP三起五上Unit 2 My favourite food 这一单元时,5.5班用微课,5.6班未使用微课。以B Let’s talk这一课为例,我设计的微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和吴一凡一起谈论自己知道的食物有啥;第二部分,谈论一下某一食物的大小形状和味道,第三部分,谈论吴一凡最喜欢的食物是啥及其原因。
我在5.5班上课的前一天晚上,发给同学们预习,第二天上课的课间又播了一次。上课时,平时不怎么举手的孩子,大胆的举起手来回答问题;中上等学生能说出课本之外的词汇;一节课下来,有更多的学生能参与进课堂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也丰富起来了,教学效果与5.6班不相上下,甚至更好。可见,微课在各个课型的复习旧知和打开学生思维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读写课的一部分是读,另一部分是写。显而易见,写对于学生的难度更大,而对于5.5班的同学来说,难度更大。于是在本单元的读写课中,上课前把微课发给2个班的所有学生,区别是5.5班配有问学单,5.6班没有发问学单,只是观看微课。问学单的内容是,把你认为有用的词句摘录下来;你能写出更多相关的词句吗?在写作环节,5.5班学生的错词明显比平时少;两个班整体失分情况持平,没有平时的差距大。可见,在使用微课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不同的学情,适当的与问学单相结合使用,让视听与动手相结合,一起碰撞出火花,帮助学生学习知识。
微课的使用虽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以下:
教师方面:1.制作过程比较耗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2.教学内容不同,很难每一节课都能及时设计出有趣的、有效的微课。3.学生在成长,学情在变化,使得研究结果不够准确,真实。
学生方面:1.有的同学趁机玩游戏,查其他作业的答案,家长开始担心学生的视力问题,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配合。2.部分学生家庭情况无法支持微课的使用,如回老家无网络、父母不在身边无电子产品等。
教师方面:1.定期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微课的制作培训。2.多观看其他人的微课,积累素材,交流思想。3.设计新的研究方案。
学生方面:1.勤于家长沟通,尽量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2.合理利用课间10分钟来多次播放微课。3.与学生约定,只看微课,不干其他的。
小结: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能灵活的用到各个环节,发挥不同的作用,指导我们师生共同成长。但是不管是用到什么环节,我们必须明白,他只是起辅助作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我们的教学依然应该以学生为本,基于学情设计微课。心中始终牢记我们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而用微课,不是为了丰富教学手段而用微课。另外,微课虽然新兴、时髦,但是也应该与已有的教学方法(问学单)结合使用,赋予微课更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