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东
(中共阜阳市委党校,安徽阜阳 236115)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党的十九大结合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作出的重大部署。2019年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式启动。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回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提出历程,研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总结和探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指向和价值依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初心”、“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本来是汉语中一个个普通的词汇,并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首创话语。然而,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其进行了新的解释和阐发,尤其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提出和运用以来,它们就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个个单纯的词汇,而是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政治内涵,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话语系统中的专属概念。当然,从普通词汇到政治话语的转换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普通词汇——命题出场——内涵厘定——政治话语”的型塑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宗旨、党的使命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指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2]。同时,他在不同场合也多次对党的历史进行本源式的追问。“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3]
此时,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初心”、“使命”等概念,但其对历史的追问、对奋斗目标及自身责任的朴素表达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命题的出场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中指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4]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不忘初心”命题的第一次正式表达。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5]同月,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我们现在做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情,但不能忘记初衷,不能忘了我们的最高奋斗目标。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含糊其辞、语焉不详。”[6]
由此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开始对“不忘初心”命题有意识地进行强化、拓展、阐释和运用。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把“不忘初心”作为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的主线,并从八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进行全面阐释,指出了践行“初心”的具体做法和实践要求。此后,“不忘初心”这一表述即被定型,使用频率迅速上升,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政治话语。据统计,从2016年7月1日到党的十九大召开前,习近平在公开场合发言中提及“不忘初心”命题多达二十余次。
2017年10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了党的十九大的主题。十九大报告 :“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7]并且,党的十九大报告开明宗义地指出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8]至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命题正式完成了内涵厘定及政治话语的转换。
一般而言,“初心”就是出发时的目标、誓言、承诺,做某件事的初衷等。“使命”就是使者所执行的命令,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即不忘出发时的承诺、不忘自身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党的政治话语和政治概念,准确把握其概念和内涵,就要放到政党政治语境。
从中国共产党视角来看,“初心”对应的是党的性质和宗旨,“使命”对应的是党的责任及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9]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它包括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其次,“人民”是全体人民,而不是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是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最大公约数,而不是平均数。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0]历经前后两个“三十年”的艰辛探索,先后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进而完成“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般而言,对于任何一个概念,其内涵都应该是明确的,反映其特定的本质。尤其是对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其“初心”、“使命”更应该是固定的、唯一的,而不是多变的、多方面的。
在党的十九大之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初心”、“使命”存在不同的解读,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如出现了“理想信念说”,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人民立场说”,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民族复兴说”,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实现民族复兴;“根本宗旨说”,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综合说”,认为初心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不单单指某一个方面,而是几个方面的综合体;“传统文化说”,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初心进行界定,[11]等等。显而易见,这种多样的内涵解读影响了其规范性和严谨性,造成了“初心”概念使用上的泛化,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的理解和把握。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2]党的十九大对“初心”、“使命”内涵的科学界定和权威表述,它升华了人们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理解,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起点和使命担当。
总的来说,不管革命、还是改革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一件事,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然而,从实践层面而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终极目标、终极使命的前提下,会根据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满足于人们基于特定国情的幸福需要。也会根据当时的中心任务制定阶段性目标,致力于阶段性工作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阶段性目标是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阶段性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强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同时,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将2020年——本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3]
当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下,会根据新的社会发展要求提出新的历史使命,进而实现长期执政条件下历史使命的与时俱进。
一般而言,“初心”和“使命”具有前后相承性,初心决定使命,使命是对初心的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将“初心”和“使命”并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性质宗旨、任务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辩证统一。
从理论、思想层面来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以及任务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明确了自己的政党性质和奋斗目标。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着党98年的光辉历史,成为一代代共产党人工作的指路明灯和奋斗动力。
从实践、行动层面来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宗旨、任务目标的践行与落实。“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14]这是被大量事实和历史经验证明了的道理。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15]“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16]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牢记“使命”,是通过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 :“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具体目标是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这一目标任务,体现了党对新时代党员干部思想、政治、作风、能力、廉政方面的基本要求。”[17]
重视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和优势。党性教育内容广泛,包括理想信念、道德品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党性教育意义重大。行动上的自觉来自于理论上的坚定。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党性修养、思想认识是自身言行的总开关、压舱石。行为上的堕落往往是从思想认识开始的。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散一尺。实践证明,“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根源上说都是思想上的问题。”[18]“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19]
就党的宗旨而言 :“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20]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党员干部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等方面与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存在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严重背离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理想信念而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1]然而,就当前而言,“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2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牢记党的使命担当,通过初心的强化与回归、使命的认同与引领,激发党员干部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
“守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3]一要知道“我是谁”,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政干部有个代名词,那就是“人民公仆”。按照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取此意是用比喻来阐明在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以后,公众与政府及政府成员的一种新型关系——社会的仆人。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始终当好人民满意的公仆。二要明确“依靠谁”,始终以人民为靠山。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关键是在思想上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始终把人民群众当作社会发展的依靠主体和决定力量,放下“官”架子,打掉“官”习气,把自己看作普通群众中的一分子,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从群众中汲取智慧,不断开阔工作视野、完善工作思路。三要弄懂“为了谁”,以服务人民作为价值追求。“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4]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就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是勤务员。共产党人是为“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思想;切实解决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如衣食住行、劳动就业、社会治安、疾病卫生等实际问题。真正让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担使命”。使命呼唤担当,担当成就未来。“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25]一要保持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6]“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27]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牢记责任使命、勇于担当尽责,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砥砺奋进。二要有强烈的担当精神。“‘为官避事平生耻。’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28]然而,“目前,一些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神不振、担当劲头不够。”[29]面对艰巨的历史使命,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切实担负起工作职责,坚决摒弃一切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懒政怠政等消极行为,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三要有顽强的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30]同时,共产主义也“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31]。在实现中国梦和共产主义的征途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32]每一个共产党员要以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实际行动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33]。然而,就当前而言,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34]
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自身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阶段,总是根据党内外形势和自身任务的变化,在全党开展集中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对党内集中教育这一优良传统新的传承和发展。2019年7月,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的深入学习和充分领悟,“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35],使广大广大党员干部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牢记党的使命担当,进而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完成艰巨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党有强大的战斗力。“打铁必须自身硬。”[36]然而,就当前而言,“由于党内外、国内外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党的健康肌体也感染了不少病菌,一些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作风状况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37]。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是要解决党内存在的违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种问题”,“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38]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