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逻辑关系

2019-01-26 16:49刘燕妮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共治群众

刘燕妮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始终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体作用和推动力量。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质,是与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目标与指归,融入在十八大以来党的各项发展战略和布局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这是党经过十几年的理论探索融合了现代治理的先进理念,并结合中国发展现实建构的适应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社会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共建共治共享是对我国传统管控-服从治理模式的变革,有效实现了对社会多元主体的吸纳和政治生活参与的制度化,以扁平化的权力结构和合作协商机制共同解决公共问题,并共享公共利益,反映了公权力和私权利关系的重构与调整。

共建共治共享思想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真正主人的唯物主义观点,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旨趣,以人民为中心构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内核和主线,这是两者的基本逻辑关系实质。

一、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的逻辑起点

以人民为中心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灵魂和实质,是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得以构建的逻辑起点,脱离人民中心的政治立场,共建共治共享将失去最根本的意义。

(一)共建共治共享是推进人民本位的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人类学术史上,国家-社会关系是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形态的重要理论框架,用国家-社会的分析范式考量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最深刻、最明显的变化是中国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和转型,即社会从国家的控制体系中剥离出来,形成了具有独立空间、相对自主性和组织化的社会体系。社会自主性和普遍性的形成与确立促使党改变了“政府中心主义”的治国理政模式,不仅对社会力量实现了政治性吸纳,而且更加重视社会建设。随着偏执于经济建设的发展主义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增加,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相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先进的执政理念,凸显出党谋求科学理性、公平正义的社会建设筹划,表明党“正在实现向着以社会建设与服务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党的转变。”[3]

社会建设成为当代中国的重要议题。当下的社会已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时期社会权利缺失、群众运动式参与的僵化而狂热的状态,而是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个体利益,注重公民权利的落实和保障。国家和社会治理转型充分反映了人民主体地位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提升以及政党与国家之于社会和民众的工具性作用的回归,突出了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治理理念“是一个强化社会各群体之主体地位和主体自觉性的观念体系。”共建指社会主体共同进行社会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完善社会结构。促进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合理化,努力构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缩小阶层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打破阶层固化藩篱,加快社会流动,消除户籍制度壁垒、就业制度壁垒等体制障碍,为社会成员提供自由发展空间。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事关人民群众最大的、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着力改善民生,它有利于保障民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每个人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普遍需求。三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良性运转的关键要素,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公平正义就是让每个人得其所应得的”,[4]即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平等享有参与社会建设的权利和机会;改革和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构建更加公平的社会制度和规则,以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建设的内容构成完全体现着人民本位的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其基本要旨就在于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现实回应

当代中国处在全新历史方位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和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桎梏的基础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的重大论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把握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和特点,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根本宗旨的体现。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表明中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财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已成功摆脱“落后的社会生产”境况,民众更加关注生活质量、精神生活和个体发展。另外,由于我国制度体系还处在不断建构和完善的阶段、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和环境建设等因素,造成诸如利益结构失衡、贫富分化、腐败滋生、环境污染、民生问题凸显等治理难题和困境,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阻碍。毋庸置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重点,也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与面对的核心议题。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影响和促成因素发生了深刻变化,精准洞悉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新内涵,对科学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战略决策,提高党的执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从需求看,人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随着生产力发展必然呈现更高层次、更广泛范围和更丰富内容的诉求。当前我国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得以满足,进而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不仅在物质方面要求不断提升和拓展,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更为突出,对自我实现、社会进步的期待更为明显。从供给看,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和重大难题,是制约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阻力。当前,我国“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之间的不平衡,区域、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平衡等;生产力发展不充分、制度体制创新和改革不充分、科技创新不充分等。

实现平衡而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盼是新时代事关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决定着党治国理政的战略规划和政策选择。对社会管理而言,政府管控模式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单一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供给,但随着人民需求向着多样化、优质化、个性化的发展,对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回应。一是共建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和基础。“人民既是提出美好生活需求的主体,也是参与为他人和社会创造美好生活需求的客体”,[6]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共同决策、责任共担,才能反映、维护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诉求,实现共享。二是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有利于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立体化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满足人民高品质的生活需求。传统治理框架下,政府作为唯一的供给主体,提供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品种单一、短缺,质量粗劣,而多元主体共建共治能有效应对民众全面、优质的需要,回应性强,有利于形成竞争态势进而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及个性化特征。三是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促进了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公共事务的管理,通过协商、对话、讨论使个体偏好趋向一致以达成共识,既符合多数人的利益关切,又兼顾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破除阶层结构失衡的弊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二、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的主体诉求

人民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以人的现实性和人的利益需求为切入点,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恪守这一基本观点,坚持执政为民宗旨、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共建共治共享的突出特征和核心理念体现为“共”字,指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进行社会建设、共同参与治理和共同享有成果,人民群众是共建共治共享构建的主体要素和基础条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一)人民群众社会化参与对现代治理的形塑

社会民众的政治参与及与政府协同合作是现代治理的基本意蕴,充分展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对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尊重。一是促进共治格局的构建。合作共治是现代治理的鲜明特色,它内在要求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以形成网络化的治理主体结构和多层次的互动合作关系。人民群众广泛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有利于实现主体多元化,是共治架构形成的关键要素。二是增强公共决策的正当性、科学性。公共决策正当性依赖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科学性也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取,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切身利益。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公共政策偏好关系到本地居民的实际利益诉求,各相关利益群体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能够准确反映民意、满足群众关切,增强公共决策群众认同基础、提高科学性。三是弥补政府治理不足。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矛盾凸显,利益格局错综复杂,改革任务艰巨繁重,社会公共问题盘根错节。僵化于政府单一管控不仅会出现治理低效的困境,还可能导致政府公信力降低,或由于政治沟通障碍引发社会冲突、增大社会风险几率。社会公众参与的现代治理结构通过政治系统与民众或各利益相关者的平等协商、真诚对话和理性反思形成民意聚合,共同解决公共问题,克服政府一元治理的有限性,同时有利于形成广泛的共识、夯实公共政策的群众基础,缓解行政压力,增进政治行为和决策的合法性。

(二)人民群众参与治理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共建共治共享关键要旨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全体人民在发展中体会到更多获得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体现和策略选择,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彰显。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7]人民群众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坚持唯物史观就要树立人民主体地位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执政追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模式正是对此的现实观照。共建共治共享为组织、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制度支持和保障,构建起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凸显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社会治理模式。“让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群众等主体在党的领导下都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努力做到治理问需于民、问情于民、问计于民,尊重并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是现代社会治理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8]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框架下,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公共事务的积极管理者和主体,对公共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人民当家做主地位更加凸显。

三、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取向

习近平提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9]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享,这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内在逻辑要求和本质体现,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与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最大区别和最明显优势,引领着现代治理的进步方向。

(一)共享理念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体现

在内在逻辑演进上,共享作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最终指归,充分展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具有内涵的一致性和理论继承性、延续性。

实现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的美好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奋斗理想。毛泽东提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10]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1]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对共同富裕理论做出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阐释与探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习近平强调:“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2]

共享和共同富裕具有一脉相承和相通性,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体现和反映,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突出的不平衡矛盾困境的基本路径。在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中,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建设、共同治理、共同创造价值、共同承担责任,逻辑展现结果必然是社会成员共享社会治理成果。一是共享理念要求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能共享到治理发展带来的红利,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公平受益。二是在共享内容上,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更丰富、更多样化的需求决定了共享不仅指社会财富、公共资源的公平占有和配置,还包括享受平等的民主权利、良法善治的国家治理、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绿色优美的生态环境。

(二)共享的底线问题:精准扶贫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取向

全面脱贫是实现共享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共享的底线。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决策,既是达致共享目标的基本手段,也体现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

精准扶贫思想提出标志着我国扶贫战略进入了攻坚的历史新阶段,是在新形势下结合当前贫困现状,对扶贫政策和机制的不断完善。当下,由地区、城乡差距引发的区域性贫困和农村贫困人口是落实共享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精准扶贫在本质上是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进行精准的、个性化的治理,要求通过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措施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实现绝对脱贫和致富,使全体人民在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共享理念为精准扶贫思想提供了价值支撑,核心要旨体现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不能丢掉任何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人,要共同走向全面小康社会。

(三)共享的关键问题:公平正义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取向

在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才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13]它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原则是实现共享的关键要素,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取向。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建设实现了重大飞跃,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解构社会稳定和秩序的诸多问题与矛盾接踵而至、不断释放,贫富分化、利益失衡、分配不公、民生问题凸显、发展不平衡突出,部分社会成员出现“被剥夺感”、“失落感”,“以致人们常常将现在的发展视为增长与幸福、发展与享有的分离。”[14]“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社会成员的尊严应当得到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潜能应当相应地不断得以开发;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应当相应地持续不断地得以满足。”[15]实现全体人民的共享,让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必须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要求。一是实现公平正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其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二是实现公平正义要不断化解和破除一些体制困局,推进制度改革。

四、结语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思想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旨趣,构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价值内核和逻辑主线。为此,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实践必须围绕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主要着力点在于: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16]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治理制度化、规范化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来推进共建共治共享,要建立健全社会化参与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社会保障机制,这是实现共享目标的最重要制度安排,通过完善广覆盖、全方位、多层次保障体系,保障民众生活、就业、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基本民生。最后,发挥法治规范作用。法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以法治引领、规范社会治理,做到科学立法、公正司法,将公平正义的政治原则纳入法律体系,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活力。

猜你喜欢
共建共治共享共治群众
“多元共治”乐融融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社会治理格局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