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苏改革的两种命运看中国成功的经验

2019-01-26 16:48左凤荣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苏联改革

左凤荣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91)

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称为“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恰如其分。改革开放40年来,无论是中国国家的面貌,还是中国人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意想不到的变化。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都发生了危机,并先后进行了改革,即放弃传统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寻找现代化建设的新路。中国的改革从197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人用实践证明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可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经济上的奇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 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 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 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 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9 万亿美元。”[1]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全球排名上升至第二位,以后一直持续下来,中国成为GDP 总额超过10 万亿美元的两个国家之一,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苏联的改革从1985年开始,却在改革中发生了失控,苏联共产党在6年多的时间里失去了政权,联盟国家也解体了。造成这一不同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的逻辑值得我们思考。

一、中国共产党比苏联共产党更敢于突破教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强调:“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1]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改革成功的最重要的一条经验。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肇始于苏联,中国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把苏联模式从理论到实践都照搬了过来,带来了许多问题。到1978年我国进行改革之时,十年内乱导致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了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当时的苏联也处于停滞时期,面临着内外危机。我国的改革先于苏联,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并取得了成功,在我国之后进行的苏联改革却失败了,苏共丧失了政权。中苏社会主义命运的不同,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再照搬任何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人民的需要出发制定各项方针政策。

中国社会主义能够浴火重生,关键的一条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改变了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理论出发制定政策。1978年7月,刚到广东主政的习仲勋第一次到深圳调研时鼓励当地干部说:“只要能把生产搞上去的,就干,不要先去反他什么主义。他们是资本主义,但有些好的方法我们要学习。”[2]1978年9月,在听取辽宁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思想开始活跃,现在只能说是开始,还心有余悸。要开动脑筋,不开动脑筋,就没有实事求是,不开动脑筋,就不能分析自己的情况,就不能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凭上级指示或中央发的文件,或省里补发的文件,能解决所有具体问题吗?要提倡、要教育所有的干部独立思考,不合理的东西可以大胆改革,也要给他这个权。所谓考核,第一就是考核这个问题。凡是能够这样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肯定会大有好处,当然也会出现瞎指挥,但总的来说会好一些。这是全国性的问题,是政治问题,也是思想问题,也是实际问题。”[3]381邓小平特别强调干部要解放思想,要对人民负责,他说:“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4]142-143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中国放弃了以往以重工业为中心的政策,邓小平提出“要先搞资金周转快的,如轻工业、手工业、补偿贸易、旅游业等,能多换取外汇,而且可以很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471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与传统的观念作斗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和体制机制就像唐僧加给孙悟空的紧箍咒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从中国改革的进程看,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出现波折,甚至停滞,究其原因就是从苏联那里学来的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论在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在改革的起步阶段,有许多人阻挠改革措施的推行,认为发展个体经济、给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都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正如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所指出的,“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372在某些人那里所谓的社会主义标准,核心就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所有制问题。1978年9月16日,邓小平在长春听取吉林省委常委工作汇报时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3]377-378“现在在世界上我们算贫困的国家,就是在第三世界,我们也属于比较不发达的那部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4]128正是从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切实的需要出发,中国共产党突破了长期束缚人们头脑的传统理论,以勇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和敢闯敢干的魄力,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出发,闯出了一条社会主义新路。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功得益于突破了计划经济理论的束缚。长期以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中国人从实践中看到,几十年计划经济搞下来,人民的生活没有实质改善,日用消费品长期短缺,因此,改革之初中国在实践中已经开始重视发展市场经济了。1979年1月17日上午,邓小平与工商界五位代表人物——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周叔弢和古耕虞座谈,这五位都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家。邓小平说:“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要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有真才实学的人应该使用起来,能干的人就当干部,要落实对他们的政策。总之,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他对荣毅仁(当时主持中国信托投资公司)说:“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从商业角度来考虑签订合同,有利润、能创汇的就签,否则就不签,应该排除行政干扰。”[3]471,472“落实政策以后,工商界还有钱,有的人可以搞一两个工厂,也可以投资到旅游业赚取外汇,手里的钱闲起来不好。”[4]157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要吸引外资,第一次提出希望原工商业者利用落实政策的资金办私人企业,中国共产党把资本家请回来一起进行经济建设,许多民族资本家用补发给他们的钱去办商业企业了。1979年800 万知识青年从农村返回了城市,国家难以解决这么多人的就业问题,许多人只能自谋出路,发展个体经营,国家也鼓励个体经济。在成功的实践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也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明确“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把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形式作为一项战略决策。到1982年底,个体经济达到261 万户,从业人员达320 万人。中国从此打破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禁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活跃了市场,很快解决了日用消费品短缺的问题,促进了物质财富的增加。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1 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个体劳动者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到1988年底,私营企业已经有90581 户,从业人员164 万人,注册资本84 亿元;个体工商户1453 万户,从业人员2305 万人,注册资本312 亿元。[6]65农民办的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到1984年全国乡镇企业达到606.52 万个。[7]26乡镇企业的发展,激发了经济活力,突破了所有制形式的桎梏,大大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1986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了把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发展和完善企业承包制,同时还开始试行股份制。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把非公有制经济从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变成了其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才是搞活经济的有效手段。早在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此后又经过“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再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际上商品经济的提法本身已经承认了市场经济,并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改革了。到1986年,国家统一定价的商品减少到了25种,各种商品实行浮动价和市场价的比重,农副产品占65%,工业消费品占35%,生产资料占40%。[8]412针对某些人担心市场经济会导致资本主义复活,邓小平明确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373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是国际共运史上的创举,是社会主义观念的根本性变化。此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市场的地位不断提高,从党的十五大“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发展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阻挠,总是有人担心搞了资本主义。对此,邓小平特别强调要让实践来说话,让民众来说话,不要搞无谓的争论。邓小平多次强调:“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5]374“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5]375

中国共产党人在采取各项政策措施时,不再看是否符合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而是看是否能让民众从改革中得到了实惠。正是广大的民众从改革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他们才诚心诚意地拥护改革,拥护中国共产党。习仲勋在深圳特区成立十周年时说,“千言万语说得再多,都是没用的,把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才是唯一的办法。不然,人民只会用脚投票”。①转引自《把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 人民再也不会用脚投票》,《海南日报》2013年11月5日。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解决了民众的吃饭问题,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突破所有制的障碍,发展多种所有制,很快解决了返城知青的工作问题,解决了民众生活不便和日用消费品短缺的问题。我国广大民众的衣食住行越来越便利,也激发了他们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热情,不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种良性的循环,推动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改变了国家的面貌。

中国人民从改革开放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按照世界银行的指标,197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当年价格计算为156 美元,还不到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平均水平(490 美元)的1/3。中国人81%生活在农村,84%的人每人每天生活费在1.25 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之下。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强调在增加生产的同时,要增加人民的收入,“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4]146改革开放政策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5%,平均每年的贸易增长率高达14.5%,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切实改善。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谈到中国40年取得的成就时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 元增加到2.6 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 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我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 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 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上升40.6 个百分点。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 岁。”[1]正因为改革解决了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得到了民众的热情支持和认同,自然也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和凝聚力。

纵观苏联的改革,始终受制于传统社会主义理论,难以突破所有制的阻碍,改革实际上还在纠结于计划多一点儿还是少一点儿、政府权力大一点儿还是企业权力大一点儿的问题,始终在原体制内打转。为了刺激经济并使其多元化,苏联必须大幅度压缩并改造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但这是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所不允许的。在传统社会主义观念里,发展重工业才是重点,所以,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的措施是实行“加速战略”,仍然要“加速”机器制造业。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仍围绕如何完善计划经济进行,不敢有所突破,不断与非劳动收入进行斗争,害怕发展私有经济,难以提高社会主义的威信。1989年9月叶利钦访问美国,最让他震撼的是美国的超市,他对媒体说:“这么多年来,我被灌输——包括阅读《共产党简史》——而形成的对资本主义的印象,对美国的印象以及对美国人的印象,在我到那里一天半的时间里,发生180 度的转变。”他来到位于休斯敦的大商场,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和苏联商店里空荡荡的货架形成了鲜明对比。据他的一位顾问透露,正是那次旅行“使叶利钦对布尔什维克最后的一点觉悟也瓦解了”。[9]39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解决民众日用消费品短缺的问题,反而加剧了市场供应的紧张。“虽然戈尔巴乔夫试图给予人民自由,可是他却不受人民待见,因为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因此他们不仅对自己的处境越来越感到不满,同时对领导层的特权也日渐不满起来。”[9]12到1991年年中,戈尔巴乔夫的支持率只有20%。苏共的失败恰恰证明,“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4]143

二、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突破旧体制的束缚

中国与苏联改革的命运不同,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进行的是真正的改革和切实的开放,跳出了苏联模式的圈子,而苏联的改革先是在原体制内打转,后又完全转向,改变了性质。20世纪以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照搬了苏联模式的国家没有实现繁荣昌盛的,要想焕发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必须进行改革。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考察时就指出:“从总的状况来说,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等,基本上是从苏联来的,人浮于事,机构重叠,官僚主义发展。文化大革命以前就这样。办一件事,人多了,转圈子。有好多体制问题要重新考虑。总的说来,我们的体制不适应现代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要求。”[3]376他提出“现在我们的上层建筑非改不行”,[4]131要给地方、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伴随着对旧体制的改革和对新体制的探索。

中国和苏联要改革的对象都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在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和柯西金都曾经进行过改革,但这些改革都没有动摇体制本身,改变的只是计划指标的制定方法。中国的改革不同,改革之初就开始碰过去过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邓小平特别强调要实行民主,“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我们要创造民主的条件,要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在党内和人民内部的政治生活中,只能采取民主手段,不能采取压制、打击的手段。宪法和党章规定的公民权利、党员权利、党委委员的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4]144但与戈尔巴乔夫进行的“民主化”“公开性”不同,邓小平特别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并不是要动摇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要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

中国改革的效果明显,在于一开始就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尊重民众支配生产资料的权利。安徽农民突破性地签下承包土地的协议,自主决定生产什么,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大门。邓小平总结说:“一个生产队有了经营自主权,一小块地没有种上东西,一小片水面没有利用起来搞养殖业,社员和干部就要睡不着觉,就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全国几十万个企业,几百万个生产队都开动脑筋,能够增加多少财富啊!”[4]1461983年包产到户普及全国,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正式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到1985年中国取消了统购统销政策,放开市场,农户实现了自主经营。在农业改革成功后,中国又开始在工业和经济其他部门实行改革。而在苏联改革时,他们只熟悉计划经济的理论与方法,不了解市场、商品为何物,无论是官员还是知识分子都提不出任何有效的经济改革建议,改革难有突破。他们仍在沿用斯大林的靠不断降低价格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民众的货币收入增加而商品的价格没有相应上涨的背景下,商品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而空空的货架又促使人们储藏商品,消费品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在中国改革的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是相互促进的,中国从政治到经济都在进行改革。邓小平讲:“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5]116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真正成功。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可能毁于一旦。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8月31日政治局讨论通过了邓小平的讲话。邓小平在这个讲话中全面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当时进行改革的出发点是:权力不宜过分集中,兼职副职不宜过多,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解决好交接班的问题。邓小平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端,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他分析了普遍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指出其“主要表现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这无论在我们的内部事务中,或是在国际交往中,都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4]327邓小平要求全党重视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问题,他认为,中国的官僚主义是与计划经济体制和权力过分集中有关的,权力过分集中,会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也进行了重大改革,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精减机构,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1991年12月苏联彻底解体,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变成了历史。在叶利钦宣布停止苏共在俄罗斯联邦的活动时,竟然无人站出来捍卫苏共,在戈尔巴乔夫建议苏共自行解散时,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在苏共中央工作人员撤出苏共中央大楼时,围观的民众送给他们的是鄙夷的目光,甚至有人往他们身上吐口水和扔垃圾。苏共的解散加速了联盟国家的解体。一个有近1500 万党员、执政74年的大党,一个存在了69年的联盟国家,就这么一夜之间垮了!苏联垮台的原因有很多,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无疑加剧了这一进程。戈尔巴乔夫改革之所以事与愿违,没能更新社会主义,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其改革从一开始所选择的方针就有问题。他不重视民众日用品短缺的问题,仍然要加强机器制造业,仍然坚持进行阿富汗战争,发展军备,老百姓仍然为了生活必需品成天排队。随着企业改革的进行,票子发得越来越多,商品却越来越少,人们从满怀希望到极度失望,最后苏共被人民所抛弃也是自然的事情。苏联实行了60 多年的计划经济,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和既得利益阶层,掌握着国家经济大权的企业领导人和部委领导对改革不热心,缺少改革的动力,担心影响自己的利益。戈尔巴乔夫等领导人提出的改革措施,经常难以落实,因此,戈尔巴乔夫不得不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效的情况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打破所谓“阻塞机制”。民主化和公开性动摇了苏共政权的基础,削弱了苏联将公众与社会凝聚起来的力量。结果,苏联陷入了政治局内的自由派与保守派之间、联盟中央和各共和国之间、各加盟共和国各民族之间的激烈争斗之中,陷入了政治和经济动荡的恶性循环之中,虽然1990年苏联决定实行市场经济,但经济改革难以推进,当权者更热衷于争权而不是经济改革,经济危机日益加剧。在经济改革过程中,苏联不敢突破公有制,1987年6月3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正式批准了《苏联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仍规定“企业的活动建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家计划的基础之上”,只是用国家订货代替了原来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企业不可能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1988年年中苏联通过允许开办私人企业的法令,但在观念上,戈尔巴乔夫仍然排斥私人所有制,1988年11月戈尔巴乔夫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批评爱沙尼亚同志说:“私有制,很清楚,这是人剥削人的基础,而我们的革命完全是为了消除剥削,把它们完全转交给人民所有。试图恢复私有制意味着后退,这是极其错误的决定。”[10]直到1989年3月苏共中央全会才决定,解散苏联国家农业综合体,放弃对土地过分集权化的管理,中止同个人副业的斗争,确定五种土地经营形式:国营农场、集体农庄、土地联合企业、合作社、农户(农场)经济是平等的,但为时已晚。

正是在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背景下,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为中国的进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1992年以后,中国的体制改革最重要的突破是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实质性突破,同时也为中国进一步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创造了条件。经过不懈的努力,2001年12月中国成为WTO 的成员,中国经济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向世界开放,借鉴别国的好经验

中国开始改革时,中国领导人就把目光投向国外。在把西方发达国家与苏联进行比较中,中国领导人看到欧美国家远比苏联先进,便把外交资源主要集中在了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身上,利用它们的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经验,把世界上最新的科技成果作为中国发展的起点,从而提升中国经济的现代化水平。苏联则不同,受惠于丰富的自然资源,苏联发展经济的紧迫性没有中国强,从十月革命时起,苏共就认为自己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不肯放下身段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中以极大的热情面向世界,向世界开放;苏共则始终没有解决好与世界的关系,与世界的对抗与对立妨碍苏联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的有益经验。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借鉴他国经验的民族。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学习苏联,是因为那时只有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是成熟的,在中国人眼里,苏联是先进的。经过战后几十年的竞争与发展,苏联的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赛中落后了。中国要发展必须开放,必须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1978年5月17日,国务院就成立了引进新技术领导小组。同年5月2日至6月11日谷牧副总理率领中国经济考察团访问了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和联邦德国。仅1978年就有13 位副总理和副委员长以上的领导人21 次率团出访,到了51 个国家。其中邓小平本人先后四次出访,到过8 个国家。[11]1581978年9月邓小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常委汇报时说:“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3]3791979年6月就开始着手制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表明了中国要与发达国家长期合作的态度。

在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战略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先地位。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1979年1月28日—2月5日,邓小平访问美国,他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出访美国的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与美国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参观了美国的宇航博物馆、福特汽车制造厂、林登·约翰逊航天中心、波音飞机装配厂等,了解美国人的生活和建设经验,他强调:“中国人民深信,把自己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起来,对于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3]480邓小平的美国之行,大大增进了两国政界人士和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中美签订了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开辟了中美在维护和平和发展经济这两大方面展开友好合作的新局面。1979年中美贸易额为25 亿美元,到1980年达到了40.8 亿美元。为了吸引外资,中国创造性地创办了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为外资提供了许多优惠条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开放使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入了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自己。在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和竞争中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并从差距中奋起追赶,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成功经验,不断深化改革,促进开放,改革与开放实现了良性互动。正如习近平所总结的,“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1]

我国的开放能够不断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没有在开放中迷失自己,在于我们在开放中始终坚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在开放中我们确实学习到了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先进的东西,但学什么,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学习的是能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能够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东西,也就是说,开放是为增进社会主义本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任务服务的。“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 多年文明史、13 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1]我们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在开放中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再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模式或经验。

苏联与中国不同,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也没有解决自己如何与日益变化的世界相处的问题。俄罗斯人继承了莫斯科是“第三罗马”的思想,总是以上帝的代言人自居,在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时,总想着探索“整个人类未来”的幸福之路。沙俄时期打着东正教的名义拯救世界,苏联时期又借世界革命的名义推广苏联模式。戈尔巴乔夫认识到了苏联模式取代不了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也看到了紧张的国际局势对苏联不利,为了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他努力改变苏联的国家形象,结束与美国的冷战对抗,实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但由于苏联与西方长期处于对抗状态,对于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外交新思维,西方持怀疑态度,西方乐于看到中国的发展,却在经济上努力削弱苏联,为苏联改革制造了许多困难。同时,苏联虽然放弃了取代资本主义的大目标,但仍然坚信自己制度的优越性,没有把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提上日程。苏联领导层里持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人居多数,他们并不想真正实行改革和开放,对于戈尔巴乔夫退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寻求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合作的政策,许多人持反对态度,最后这些顽固派发动了8·19 政变,苏共、苏联随之成为历史,改革自然也夭折了。在苏联废墟上实现独立建国的俄罗斯联邦,盲目追随西方,实践证明并不成功。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不仅极大地改变了自己国家的面貌,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角色,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越来越大的感召力。改革开放使我们找到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焕发了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正是改革开放的成功,使我们抵御住了苏联东欧剧变的冲击,中国并没有像某些人希望的那样,改旗易帜,更没有也不会崩溃。正是中国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使中国成为转轨国家中成绩优异的国家之一。也正是我们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我们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始终在低速徘徊,许多国家找不到经济增长的突破口,而我国的经济仍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政策自然会沿续下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继续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奇迹。

猜你喜欢
苏联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瞧,那些改革推手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