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内涵、原则与路径

2019-01-26 16:48陈少雷陈家喜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话语理论体系

陈少雷 陈家喜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广东 深圳 518034;深圳大学 城市治理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60)

话语是思想外化的直接体现,是观念传递的现实表达。话语体系构建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1]作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是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外在表征,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更是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系统构建,可以从丰富内涵、基本原则、实现路径三个层面展开。

一、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丰富内涵

话语体系是以思维活动为内在基础、以语言文字为外在表现、以交往互动为交流载体的观念系统、符号系统、传播系统。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凝练概括,也是把握时代发展、解答时代课题的集中表达。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丰富内涵至少包括以概念为基础的思想体系、以观念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以理念为导向的价值体系。

1.以概念为基础的思想体系

语言是思想表达的媒介,概念是话语体系的基石。一种新的话语体系的构建,必然包含新概念的创造和使用。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某些术语的应用,不仅同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不同,而且和它们在普通政治经济学中的含义也不同。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2]32恩格斯所强调的“术语革命”,不仅是语言发展、概念革新的现实需要,更是表达新思想、构建新理论的本质要求。换言之,新的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也即是以新概念为标志的术语革命的实现过程。

概念符号是话语体系的基础,然而,话语的意义却远不止于概念符号本身。如福柯所言:“话语是由符号构成的,但是,话语所做的,不止是使用这些符号以确指事物。正是这个‘不止’使话语成为语言和话语所不可缩减的东西,正是这个‘不止’才是我们应该加以显示和描述的。”[3]53也即是说,话语的意义不只在于“确指事物”,更在于通过人类思想活动的结晶——概念——来不断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概念,并在一系列新概念的助推下,不断改造世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因此,深刻总结并准确提炼能够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概念体系是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概念创新意义重大,但不能陷入概念创新的沼泽,不能简单地为概念而概念,为话语而话语,不能生搬硬造空洞无用的新概念。只有那些真正反映客观实际、把握问题实质、解释现象本质、揭示事物规律、体现思想创新的新概念,才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和影响力,才能真正把握时代脉搏、得到广泛传播、引起普遍共鸣,才能为建构新时代话语体系提供思想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新概念是这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凝练概括的重要标志。比如,“中国梦”“八项规定”“打虎拍蝇”“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四个全面”“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些新概念的提出,不仅最大程度凝聚了党心民心,而且深刻地直面现实问题、把握时代方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治国理政实践的崭新境界。

2.以观念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如果说,概念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基本思想表达,那么,观念则是人们在思维上习惯化的、带有主体倾向性的判断和观点。一般来说,虽然概念和观念都是人的思维活动的产物,但两者之间有所区别:概念是思维活动的语言符号基础,观念是思维活动的倾向性表达。由此,以观念为核心的逻辑化、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及其背后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思维的不断完善,需要以观念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的支撑。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1]“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是理论创新的责任和使命。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须以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为目标,从推动人类社会重大跃进的高度,持续推进以新观念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创新,进而从理论创新的高度,实现话语体系创新。

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双向互动、同向共进,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虽历经一次次考验,却能够取得一次次胜利的制胜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1]“发展着的理论”与“发展着的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内在决定了创新是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的前提。

从“发展着的理论”和话语创新的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通过生动形象、接地气的新话语,构建了以新观念为核心的新理论。例如,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角度强调人民主体性;以“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指明改革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用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比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大意义;以“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突显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调健全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从“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类比坚定“四个自信”;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推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在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根据新的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实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博大精深、并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的形成,作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形成的核心标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3.以理念为导向的价值体系

理念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人们的观念上升到理念的过程,是进一步逻辑化、系统化的过程,也是观念通过理性认识和科学反思逐渐上升为认知和信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自我认知进一步清晰,主体的价值倾向也进一步明确。因此,理念确立的过程,往往代表了主体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趋向自觉,代表了主体理性思维和价值意识的觉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话语体系的构建,不仅仅是零散的概念堆砌或简单的理论叠加,更需要以新理念为导向的价值体系的支撑。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价值是实践的准绳。在实践层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过程,也即是发展理念日益清晰、逐渐确立的过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从价值层面来看,“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指明了目标、方向,同时也确立了衡量和检验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价值标尺和评价标准,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勾勒了“话语场”“问题域”和“坐标系”。在这个意义上,“五大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道,在价值层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在大国外交方面,“一带一路”理念的提出,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应有担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理念指引。

作为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理念为导向的价值体系的不断确立和完善,不仅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标定了明确目标和努力方向,同时也为衡量和评判各项工作的是非优劣提供了客观依据和价值准绳。因此,新时代中国话语创新要进一步提出新概念、提炼新观念、提倡新理念,在思想体系、理论体系、价值体系的不断丰富发展过程中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

二、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要强化主体意识。主体是话语的言说者,话语的主体是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人。一般来说,话语主体的规模决定了话语的适用范围。一个人的话语只能是独白,一群人的话语才称得上集体意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主体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绝大部分成员,是基于集体意识基础之上的公共意识和普遍共识。对一个群体来说,其公共意识和普遍共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一定是经由特定的历史传承和历史阶段,并在特定的实践创新过程中融合发展形成的。不同群体在历史传承中的主体差异性决定了不同民族在文化形态、话语体系上的多样性。因此,在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强化主体意识,必须遵循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主体性的角度,把握话语体系的历史源流、生成过程和实现意义。

从主体性的角度来看,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尊重历史基础之上的逻辑创建的过程。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1]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条件”。[4]我们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5]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仍有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1]这一论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一些同志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和错误倾向,同时也为进一步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提供了实践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强调主体性,并不是仅仅突出主体的主观意愿,而否定话语的客观性。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主观意愿都能成为真正有意义的话语。只有那些能够经过理性认识并准确反映客观现实、深刻把握客观规律的话语,才具有深度解释力和持久生命力。一方面,要注重新话语的准确性和逻辑性。新概念、新话语的提出,要准确把握事物特点、准确概括事物特性、准确揭示事物特质、准确描述事物特征,确保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同时,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要注重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内部与外部、原因与结果、过去与未来、当下与长远等多维度、多视角出发,构建逻辑严密、有影响力、说服力的新时代话语,确保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另一方面,要注重话语的通约性和有效性。要遵循话语形成与发展规律,注重从贯通古今中外、融合创新等角度出发,提出能够凝魂聚气、引发共鸣、促进共识的话语,确保言之有声、言之有效。

2.时代性:理论与实践相促进

作为思想的载体,话语是时代的产物,是在回应时代问题、反映时代特征、观照时代精神中形成并确定的,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6]12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不能脱离时代、不能脱离现实,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角度,精准提炼概念体系、科学建构理论体系、积极塑造价值体系,进而满足时代之需、回应时代之问,从话语——时代精神——的角度,引领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互促共进中实现话语创新。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念之源。”[7]9伟大的思想离不开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1]新时代在呼唤理论、呼唤思想。作为时代精神的凝练概括,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不仅是产生理论、产生思想的基础,也是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发展的前提。

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理论、道路、制度、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表达。历史地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8]3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话语体系的每一次更迭始终与时代主题的每一次转换紧密相关。随着时代主题从革命、建设到改革的转换,话语作为总结实践经验、引领实践发展的思想观念,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话语体系也经历了从革命话语体系、建设话语体系到改革话语体系的变迁。因此,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要突出时代性特征,通过透析时代精神、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问题、把握时代方向、引领时代发展,进而彰显话语的时代性品格,以及其作为时代精神不断引领实践的现实意义。

3.现实性:问题与方法相结合

现实性是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要立足中国实践、着眼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在构建新时代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既要着力解决好话语体系的继承与发展、拿来与创新的问题,也要着力解决好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失序与失语的问题。自身发展中的问题必须由自己解决。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9]192话语不仅包含解释世界的理论维度,同时也包含改变世界的实践维度。只有那些能够准确切中问题并且包含有效解决问题方法的话语,才具有现实的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一方面,构建新时代话语体系须遵循问题导向。任何话语体系的构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实践,不能脱离历史文化的现实境遇而任意表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1]提炼中国关键词、解决中国问题必须聚焦中国实践、立足中国现实、满足实际需要,必须扭转言必称西方的风气,打破“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偏见,着眼新时代,聚焦真问题。

另一方面,构建新时代话语体系要探索好方法。问题的提出仅仅是开始,问题的解决才是关键,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外交方面,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增强国际话语权,摆脱失语症,解决挨骂问题的迫切需要,是重塑中国在国际舆论舞台主体形象的迫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10]而话语权的争夺首先在于能够有一套能准确表达、完整展示和有效沟通的话语体系,进而在思想领域中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层面守住“红色地带”,争取“灰色地带”,亮剑“黑色地带”。因此,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必须强调话语的现实性,回应现实关切、解决现实问题。

三、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实现路径

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也是一项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就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1]的原则和思路,为进一步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和实践指引。

1.提出融通古今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话语的生成是其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而话语的传播则需要国家硬实力的支撑。特别是在国际交往中,针对“声音还比较小”“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等情况,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1]构建融通古今中外的话语体系。这既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阐释中国理念、传递中国主张的基本前提,也是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信任中国、支持中国的必然要求。

一是要拓展理论视野、整合相关资源、融通古今中外。任何概念或话语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3 方面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1]只有在“马、中、西”三方面资源“融通”基础之上提出的新概念、新范畴,才能为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话语是文化传承的结晶,话语创新要注重传承性和延续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1]只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内、外、前、后多维透视,才能充分汲取人类文化文明成果,转化为推动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是要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从政治角度看,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外在表达和集中体现,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政治活动,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从学术角度看,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是推动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工作者的学术研究对象。从大众的角度看,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因此,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内在相关,三者的相互作用、有机统一是话语体系能够被广泛接受和认同的基础和前提。

四是在新概念、新范畴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通过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为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以“中国梦”为例,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讲话时首次提出“中国梦”。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并阐释“中国梦”,在十九大报告中“中国梦”更是出现13 次之多。从话语体系创新的视角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此外,“新时代”“四个全面”“四个伟大”“五位一体”“以人民为中心”等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的提出,正在以理念与实践双向互动的方式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

2.提炼解决中国问题的新范式、新方法

强烈的问题意识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在重要场合的重要讲话都有明确的主题,都有极强的针对性,贯穿着鲜明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从话语生成的角度来看,用新范式、新方法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即是新的话语体系建构的过程,两者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

一是要立足中国实际、强化问题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1]中国的国情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国情,中国的发展模式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模式,在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具有独特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正因如此,其他国家的范式和方法,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解决中国的问题,首先要探索立足中国实际、对症下药。

二是要注重更新范式、不断优化方法。范式意指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其概念和理论是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著作中系统阐释的。他指出:“范式一词有两种不同的使用方法,一方面,它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谓着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11]序4学术界曾有一种论调,“中国问题,国际范式”。所谓国际范式即用西方的主流价值体系、话语体系来解读和诠释中国问题,这显然是不可取的。解决中国的问题,还需要中国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方法是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即“行事之条理也”。中文中“方法”一词最早见于《墨子·天志中》:“‘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问题不断变化、愈发复杂,方法也需要持续调整、不断优化。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不仅是语言的替换和更新,其背后是思维方式、解释模式和价值观念的更迭,因此需要理论视角的转换和研究方式的创新,需要范式更新、优化方法。

三是要促进内容创新、拓展传播途径。话语是思想的展现,也是领导艺术的反映。在话语内容创新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通过接地气的亲民语言,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充满凝聚力、说服力、感染力,实现了意识形态同日常生活的无缝衔接,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在传播效率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个新的全球话语场正在逐渐形成,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因为国际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紧密关联,跨时空、跨语言、跨文化的交往交流因互联网而得以可能。在传播途径方面,新媒体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必须向势而转、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四是要实现话语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既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的思想结晶,也是创新范式、优化方法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正是基于发现问题、聚焦问题、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和原则,“打虎”“拍蝇”“猎狐”“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拧紧总开关”“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接接地气、充充电”“带电的高压线”“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重大论断相继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相继出台,这些重大论断和重要举措不仅建构了分析问题的新范式,更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3.提倡彰显中国智慧的新理念、新方案

在改革开放道路上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日益成为推动全球化、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不仅有力推进了中国国内的发展,同时惠及世界。提出彰显中国智慧的新理念、新方案,不仅是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参照。

一是要坚定“四个自信”、总结中国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1]提出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彰显中国智慧的新经验,不仅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而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应有之义。

二是要保持战略定力、贡献中国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通过持续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走出了中国道路,这些成功经验,也给世界带来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2]10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是正确的,充分说明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仅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更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因此,提出彰显中国智慧的新理念、新方案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世界意义。

三是要加强文化交流、塑造中国形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始终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40年来,中国因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也超乎很多人的预料。与中国的迅速崛起相伴随的,是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的模糊认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一系列被歪曲、被抹黑、被妖魔化的种种误读和错判也随之而来,文化交往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由此凸显。在这一过程中,建设好并且向世界展示好中国作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国家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是要彰显大国担当、表达中国主张。在国家层面,一个国家的话语体系的构建,关系到提炼国家精神、塑造国家形象、解决全球问题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因此,话语体系不仅仅是语言或文字层面的符号传递,更成为代表和体现一个国家的思想意志、发展理念、价值目标、利益诉求等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国内国际场合多次深刻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序言》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这一思想的提出,从主体间性的高度强调共同价值,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贡献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到实践的过程,已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得到高度认同,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国际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建“一带一路”的蓝图渐次展开,从理念逐步化为行动,从愿景逐渐成为现实。“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的提出,彰显了中国立场、中国价值和中国智慧,成为了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鲜明标识。

猜你喜欢
话语理论体系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