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丽萍,李翔,孙国瑛,厉浩,杨粤军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长沙 410006)
实践教学是培养医学人才综合素质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临床专业能力的关键环节。随着科学技术与医学科学的突飞猛进发展,使医学实验教学模式与医学实验课程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医学基础课程正朝着前沿化、综合化的趋势发展,综合性医学实验课程的建设已成为基础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这种变化促进了传统课程的分化与重组[1]。新的课程模式突破了学科之间的独立性,更加强调基础医学各学科之间的横向与纵向连接[2]。近年来,我校医学院在学校教育创新办学理念指导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积极进行医学课程体系改革探索,提出相关学科课程整合的可能性。本文就医学显微形态实验学课程的设置与改革进行探讨。
显微形态学包括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医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等课程,其实验教学的共同特点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组织和病原体的结构,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传统的实验教学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立,实验室由教研室管理,采取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单科分割模式,这种模式割断了形态学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近10多年来,各个医学院校开始建立实验中心与示范实验室,实验条件得到很大改善[3],并开始了实验课程整合,如将“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医学遗传学”整合为“显微形态学”,将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整合为“病原生物学”,或者将“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整合为基础医学显微形态实验课程群[4]。有些学校将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整合形成“人体结构学”。近年来,国内一些著名医学院校在医学课程改革方面趋向于按器官系统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5],如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6]与沈阳医学院[7]等。广州医科大学将传统基础医学形态实验课程模块化,按实验内容相近的原则进行分割,形成医学人体形态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免疫及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寄生虫、免疫学),生物科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科学)模块[8]。这些课程整合改革的研究在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改革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我校医学院于2006年成立了医学实验中心,包括4个实验平台(基础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1个科研平台与一间科普馆。中心对全院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人员与教学计划统一安排调度,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环境,为创新人才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其中基础医学实验平台为湖南省示范实验室,包括大体形态、显微形态、机能学3个实验室。显微形态实验中心具有4间显微形态数码互动系统实验室与2间胚胎学实验室,均按标准化多媒体实验室设计。互动系统自带1000余种数字化教学切片,并安装了与实验相关的微课教学视频,承担着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科研平台主要承担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的教学任务。实验教学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80%以上,实验技术人员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为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落实医学教育的三早(早临床、早科研、早社会),我校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考察了国内相关院校的整合模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与现有实验与师资条件,决定对基础医学的相关课程进行改革,其原则是既要缩减课堂教学课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又能保证学生掌握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
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组织胚胎学以及病理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四门课程都为形态学科,主要从细胞、组织与器官水平揭示人体的显微结构与病理变化的关系,通过该四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细胞的生物学特点、组织的正常以及病理形态结构特征,进一步加深课堂内容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对该四门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和改革创新,删减部分内容,增加综合性、创新型与开放性实验,首次提出在医学教育中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医学显微形态实验学》,该课程为基础医学主干与必修课程,课程内容系统、精炼,在整合过程中既注重与相关学科的理论教学衔接,同时也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课程一体化设计。
本校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组织胚胎学及病理学原有实验课时总数为108学时,实验课时约占课程总课时的45%左右,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20%~30%。新的实验课程设置将实验课时从原有学科剥离,实验内容重新整合,形成一门新的独立的实验课程,即医学显微形态实验学,该课程具有独立的教学大纲与考核评价体系,整合后课时减少为76学时,结余的课时用于开展创新性与开放性实验。课程内容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实验方法,包括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及组织细胞的基本染色方法;第二部分为验证性实验,主要观察细胞组织的正常与病理形态、胚胎模型、染色体的结构等;第三部分为创新型与开放性实验,该部分实验开放方式与时间灵活:如学生可以成立科研兴趣小组,或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或者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自主设计科研项目等,该部分内容也为大学生申报各级创新项目提供了有利条件。
该课程采取课程负责人责任制,负责人由具有博士学位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全权负责课程师资的配备、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的制订、与实验中心的协调对接、实验教学计划的安排与实施,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实验教材。课程考核包括主观性与客观性评价,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从实验基本知识、实验操作、案例讨论、平时成绩、创新型实验与开放性实验参与情况等方面综合考核,未达标需重修。
3.4.1 微课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作为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开发的短小视频,利用微课教学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国内已有医学院校在形态学教学中进行微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9]。由于人体胚胎学内容抽象,学习难度大,课堂讲授学生难以理解胚胎发生的动态过程,因此,本课程以胚胎学实验教学作为切入点,按知识点与模型分类分解为5个知识单元,由教师讲解模型,在专业微课录播教室录制微课视频,每个视频约10分钟左右,然后将视频发放给学生,并且推送到微信公众平台。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胚胎的立体结构,掌握胚胎发生的动态过程,对提高胚胎学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本课程后期将扩大微课内容,逐渐将实验教学课件转化为微课教学视频,方便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重点与难点。
3.4.2 建立课程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社交手段越来越在医学教育中发挥作用[10]。本课程相关的学科作为精品课程已经拥有PPT、动画、视频、案例、试题库、习题集与教学大纲等优质资源,并且已上网,但是主要还停留在PC互联网模式,不适合移动终端浏览,因此,本课程从实验教学需要出发,建立了医学显微形态实验学微信公众平台,该平台对原有素材优化,并增加了数字化图片库、微课与实验教学视频、案例分析等内容,并且对素材不断更新,使学生能通过该平台自主学习,随时掌握课程的发展趋势,并能对课程重点与难点反复消化理解,提高了对该课程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课程实施以来,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配置了带有数字化切片的显微形态互动系统,并随时对学生开放。科研平台配备了实验技术人员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课程设置也促进了教材建设,与课程配套的实验教材不仅包括验证性与综合性实验,还增加了细胞增殖与凋亡检测、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等创新型实验内容,为学生在早期接触科研提供了条件。学生踊跃参与科研,获得了国家级、省级与校级创新项目40余项,并积极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学生科研兴趣小组采集了大量图片,部分图片被教材采用。实验考核成绩得到了很大提高,优良率达到了80%以上。
医学形态学主要是掌握人体的结构,其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医学显微形态实验学作为独立的实验课程,不再只是某一学科的附属部分,更加突出了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使学校更加重视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教师不断思考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学生更加重视实践教学,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该课程建立了数字化的显微形态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了有利于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结合,使学生早期参与科研得以实现,为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