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敏
摘 要: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我们要做好文物保护的应急工作,由于文物长期处于地下环境中,一旦被发掘出来,它们将直接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对文物自身产生一定的危害。要使刚出土的文物古跡不受到破坏,必须要采取应急保护措施,将这种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努力保持出土文物的原状。以下讨论的重点是如何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做好文物保护应急措施,保持出土文物的原貌并提高出土文物的利用率,促进我国历史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应急措施;探讨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华夏文化历时五千年绵延不绝,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许多灿烂的文明和文物古迹。随着历史的变迁,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藏于地下,随着考古工作的逐渐展开,我国已经发现了很多的古代墓葬和古代遗迹,但是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使发掘出来的文物古迹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考古发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尽可能保持文物古迹的原状,提高文物古迹的使用效率,考古人员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文物进行应急保护,开展抢救性发掘,努力避免丢失文物的历史信息。
1 历史文物应急保护的意义
首先考古的意义在于认识历史、发掘历史和研究历史,历史考古对于发现文物古迹和研究历史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每当有新的文物古迹出土,就会对我国甚至人类文明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做好历史文物的应急保护工作有着极大的意义,做好历史文物应急保护工作,不仅仅是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责任,更是义务。其次历史文物应急保护可以有效地还原历史原貌,尽可能保存历史文物古迹的原状,提高人类对历史文明的认识和了解,为人类揭示更多的历史真相。所以说在考古过程中历史文物应急保护工作的意义重大,需要考古人员做好文物应急保护措施,及时开展抢救性发掘,保证历史文物信息的完整性。
2 考古发掘过程中文物保护的应急措施研究
为了进一步提高考古发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护出土历史文物古迹的完整性,需要提高考古发掘工作的效率,并要求考古人员做好文物保护应急措施。
2.1 温度与湿度的控制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发掘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因为出土文物在出土之前的存在环境与出土后的环境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在发掘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外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在很多历史文物的发掘过程中,由于没有对温度和湿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使文物产生了不可逆的物理或者化学反应,对文物产生了一定的损坏,这不利于提高考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考古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需要考古工作人员对出土文物的含水率进行有效测量,然后根据出土文物所需要的环境,人为拟造相适应的环境温度和湿度,避免空气中的温湿度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例如,当出土竹简、漆类制品和工艺品等含水率较高的文物时,为了保证历史文物的完整性,需要对文物采用纯水浸泡的方式进行考古应急保护。当出土花鸟纹银香囊、兵马俑、青花瓷等属于干燥性的历史文物时,则需要采用干燥剂进行应急性文物保护,通过干燥剂可以有效控制储藏室的湿度,避免环境中过于饱和的水分对干燥性历史文物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当对出土文物的干湿状况不太明确的时候,需要对历史文物进行应急性的密封处理,因为密封处理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的温度、湿度等对其造成破坏。在考古发掘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文物保护措施,来提高历史文物应急保护的质量和效率。
2.2 文物的密封处理
我国考古学的前身是北宋时期的金石学,从北宋至今,考古学已经走过了很长的道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再加上21世纪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考古应急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力量和技术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我国的考古发掘工作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随着我国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考古学也不断发展壮大,现如今已经衍生出了很多专项的考古学派,如地下考古、水上考古、沙漠考古等,这些考古专家有着较专业的考古知识和较强的考古能力,他们的每一项重大考古发掘,都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带来深远的影响。
在对文物进行应急保护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出土文物所对应的储存环境,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选择不同的密封保存方法。有的出土文物需要用特殊的木材进行保存,而有的出土文物则需用特殊的气体进行保存,较为常见的一种特殊密封方法是用水银进行密封保存。无论是哪一种保存方法,都需要对历史文物进行密封处理,以最大程度保持出土文物的完整性和原始性。
2.3 文物的采集
在考古发掘过程当中对文物进行应急性保护,除了在发掘之前要对出土文物有基本的了解,并提前采取应急性措施保护出土文物外,更要注意历史文物古迹的现场采集工作。首先考古工作人员要有科学而全面的采集常识,采用正确的采集方式,比如在文物考古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并且使用专业的采集工具,对出土文物的土层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大程度保持历史文物古迹的原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文物采集过程中,考古工作人员要做好文物发掘和采集工作的记录,可以利用摄像机记录发掘现场,做好后期修复文物的准备。在文物采集的过程中,还要确保有专业的考古团队,为文物发掘工作做好专业的技术指导。比如山西雁北地区出土的北魏青铜器,已在地下埋藏了上千年,它对出土时的环境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任何的疏漏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在采集过程当中必须有专业的考古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以提高考古发掘工作的质量,确保考古发掘工作顺利实施。
2.4 遮光处理
在考古发掘过程当中,除了要满足出土文物对周围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外,还要做好遮光处理工作,因为一些带有色彩的装饰品在出土后,如果受到阳光直射,很可能会导致颜料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迅速消退。例如当年发掘秦兵马俑时,出土了一批彩色的陶俑,由于当时没有做好遮光处理工作,使彩色陶俑出土不久后就出现了色彩消退现象,这些如果处理不好,都会对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由此可见,在对一些特殊的历史文物进行发掘时,要做好遮光处理工作。
在对历史文物进行遮光处理时,要考虑到遮光工具的资金和性能因素,我们经常选用的遮光处理工具是黑色塑料袋,一方面是因为黑色塑料袋可以有效地阻绝可见光,防止紫外线的照射。另一方面是因为黑色塑料袋的造价低,性价比较高。由于考古工作的环境变化比较大,可能在深山老林里,也可能在荒漠中,为了提高考古文物保护的质量和水平,可因地制宜,采取就地保护的方式,在考古发掘所在地建设自然博物馆或者文物保护博物馆,实现考古工作的开发与保护同步进行。
3 结语
考古工作对于历史研究意义重大,为了进一步提高考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考古工作人员需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文物应急保护技能,做好文物应急保护工作,促进我国考古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另外,还需要考古工作人员对考古发掘现场的环境进行精密测试,在考古发掘工作开展前,首先对出土文物的含水量进行有效检测,从而为出土文物提供较为合适的保存环境。其次还要对出土文物做好密封处理工作,保证文物的完整性和原始性。在文物采集过程中,要有专业的考古发掘团队,用专业的采集工具对土层进行处理。最后还要为文物古迹做好遮光处理,一些带有色彩的文物古迹在遇到阳光直射时,有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对历史文物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所以在对一些特殊的历史文物进行发掘时,也要做好遮光处理工作,从而提高文物发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怡,朱晓汀,林留根,等.多时相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考古发掘过程中的应用——以江苏孔塘遗址为例[J].东南文化,2018(1):88-92.
[2]张秀丽.浅谈考古发掘过程中文物保护的应急措施[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0):142-143.
[3]胡军强.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整体提取技术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8(24):245.
[4]郭伟民.价值凝练与价值呈现:从中国土司遗址申遗看考古学理论方法新变化[J].东南文化,2019(1):28-34.
[5]董宁波.试析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整体提取技术[J].卷宗,2019(5):249.
[6]张伟.浅谈考古发掘过程中保护文物的应急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7(24):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