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英,任彩霞,黄淑娜,孙义,李煌元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数量需求逐年递增,且对其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新形势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1-2]。课程建设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设置的合理性和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3]。目前,我校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组成,其中学位课为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以英语、医学统计学及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为核心的课程群,该课程群由11门课程组成;非学位课则根据具体二级学科专业而定,主要有实验方法类课程、社会医学、现场流行病学等;专业课以外的其他课程学习都集中在第一个学期内完成。课程满意度是指学生对课程是否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情绪反映程度,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体系与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方面。笔者通过调查我校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满意度,旨在发现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提高我校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依据。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4-2016级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6个二级学科共81名在校硕士研究生,调查其课程学时分布、课程认可度、认真度及课程满意度等。课程认可度是指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表现出对课程的认可和维护度。课程认真度是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一种专注的状态。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表81份,回收81份,回收率100%。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课程满意度、认可度和认真度调查表。课程学时认可情况分为“刚好”“偏少”“偏多”3个水平;课程开设认可度分为“是”或“否”2个水平;课程认真度分为“认真”“一般”“不认真”3个等级;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为保证调查问卷质量,调查开始前详细说明了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和填写方法,获得知情同意并及时解答填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问卷填好后当场回收并对其进行检查,发现错项、漏项时让硕士研究生当场进行更改和补充。所有数据收集后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时适宜度认可情况的统计结果显示,课程学时分布在350~500学时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86.42%,课程学时少于350学时或多于500学时的学生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8.64%和4.94%,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学时分布较集中(95% 置信区间:408.12~529.64)。学生认为学时偏多的课程主要有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自然辩证法等;学时偏少的课程有医学统计学、现代毒理学基础、动物实验等(χ2=154.94,P<0.001)(图1)。
图1 各类课程学时适宜度认可情况
某类课程是否有必要开设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同开设学位专业基础课、学位公共课、非学位专业基础课及非学位公共课所占比例分别是98.29%、95.87%、95.48%、84.62%(χ2=14.921,P=0.002)。学生认为大部分课程都有必要开设,而自然辨证法、中国特设社会理论与实践研究及实验类的课程学生认同开设的比例稍低(χ2=81.863,P<0.001)(图2)。
图2 有必要开设的各类课程分布情况
课程学习认真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位专业基础课、学位公共课、非学位专业基础及非学位公共课认真度的比例分别为95.58%、87.66%、90.49%、82.30%(χ2=6.500,P=0.090)。进一步分析学生对每门课程认真度的情况显示,医学英语论文写作、实验设计与分析、分子预防医学实验技术、现代毒理学基础等课程持有认真态度所占的比例较高;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等课程持有认真态度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χ2=79.343,P=0.002)(图3)。
图3 各门课程认真度分布情况
学习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位专业基础课、学位公共课、非学位专业基础及非学位公共课满意度分别为93.91%、83.19%、87.16%、78.45%(χ2=8.209,P=0.042)。学生对医学英语论文写作、社会医学、科研项目设计与申报、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等课程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对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实验类课程、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英语、自然辩证法、医学文献检索等课程的满意度相对较低(χ2=74.458,P=0.005)(图4)。
图4 各门课程满意度分布情况
以课程满意度为因变量,以学时数、课程性质、课程开设认可度和课程认真度为自变量,变量赋值见表1,课程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生认为课程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课程开设认可度和课程认真度(表2)。
表1 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变量赋值表
表2 影响学生课程满意度的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
课程建设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满意度普遍不高[4-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硕士研究生对于大部分课程的学时数有较高的认可度,对学位专业基础课的认可度较高,而对其他类课程如实验方法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等课程重视度较低。
大部分硕士研究生认为学位专业基础课将直接影响学业的最终成绩,且与他们所学的专业紧密挂钩,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需经常使用,故对其重视度较高;而对于非学位课,学生重视度较低;就公共课而言,不同类别专业的学生均可选修,专业性和针对性相对较弱,学生对其重视度也较低。因此,学院可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对自然辩证法、现代管理技术方法等一些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强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强化课程内涵建设;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要体现其差异性和特色,不应统一规定学习的课程[7];学院还可加大选课的自由度,给予硕士研究生更多选课的自主权,构建丰富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为了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习非学位课及公共类课程的积极性,学院可以适当增加非学位课、公共课的考核难度及采用实践操作的考试方式,使学生产生危机意识,从而调动自身的学习兴趣。
专业课的教学主要集中在小班级,教师对于每个学生都能给予关注,且课程开设形式较为多样化;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等公共课主要采取大班级授课,学生数较多,且基本沿袭“满堂灌”“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硕士研究生在课堂上很少有机会发表见解,更不可能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种缺乏互动的授课方式忽略了研究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研究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任课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适当增加网络教学课程,使学生能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灵活掌握学习内容;通过小组形成书面报告、文献汇报、学术讲座及课外实践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科研相对薄弱的课程可以外聘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增加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此外,还应加强导师与硕士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提升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8]。
调查发现,大约20%的硕士研究生认为实验类课程如核酸实验、动物实验以及蛋白技术等学时数偏少,说明学生对于实验类课程有较大的兴趣,希望有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但开设该类课程的认可度、认真度及满意度却较低。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此类课程开设的学时数相对较少,所教内容部分与本科教学重叠,实验内容偏基础且单一,无法符合学生的心理预期所致。此外,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仪器设备不够完善等问题,也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对实验类课程的满意度下降。实验室是培养研究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学校应尽可能加大资金投入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保障研究生创新科研实验的基本需求[9];适当增加研究生实验课程学时数,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前沿性实验技术教学及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
“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所面对的重要课题[10],但作为公共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自然辩证证法”等课程却有较多的学生认为课时数偏多,且课程认可度、认真度和满意度相对较低。这2门课程在学生整个教育生涯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学生对其学习重视度普遍较低。针对此问题,除了需要改善硕士研究生的偏科现象外,任课教师应优化课程内容,重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结合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社会事件等进行研究和学习,开展情境教学,推动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融合,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11]。
调查结果提示,学生不认同开设以及持有不认真态度的课程往往具有较低的满意度,但课程开设认可度、认真度及满意度这三者之间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并未有明显的因果关联。学院及教师应通过定期课程满意度的调查和反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学生的课程满意度水平,并根据课程特点,针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方法、教学资源等与硕士授课质量和效果密切相关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地评估,完善课程评估体系,提高研究生对课程的满意度[12-13]。
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教师、学院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聚焦课程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虽然我院课程开设总体合理,学生满意度较高,但仍然存在较多需要改善的问题。课程开设者及审核者应该注重所开设课程的知识点、知识结构和内容是否满足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是否满足未来研究生从事本专业岗位的需要,是否有助于研究生的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只有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真正听取和理解学生之所求,建立适合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特点和要求的完善课程体系,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满意度,提高研究生理论知识、学术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才能为新时代社会输出更多高层次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