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理论视阈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构建

2019-01-22 07:26蔡薇薇
关键词:英美模态文学

蔡薇薇

(福建医科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信息承载渠道的多元化,语言、图像、声音、动作、颜色等超文本形式成为构建意义的重要元素,传统以读写为主的识读能力教学方式在多媒体时代已显不足[1]。我校英语专业三年级所开设的英美文学课程是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课程。但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涵盖内容时空跨度大,审美距离远,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如何打开狭窄的信息输入渠道,立体化还原审美语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教学的关键。因此,融合听觉、视觉、感觉的多模态建构理论对于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笔者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用多维的模态形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借助模态间的互助协作,搭建立体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以期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英美文学课程是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由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2门课构成。以英国文学为例,该课程开设时间为大学三年级上半学期,每周2学时,总计36学时。为深入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反馈,课题组于2015年1月对2012级英语专业的5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7份。经过问卷调查和教学访谈,发现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间紧、任务重、浅尝辄止

英美文学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信息量大。调查结果显示,73.6%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各项知识储备的综合要求高,学习压力大。在36学时中,教师既需要完成从中古英语文学到20世纪后现代时期的文学史框架搭建,又需要介绍20多位各流派的重要作家,并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片段研读、赏析,涉及内容包括历史文化背景、经典英美文学作品、文学批评知识等。教师在极其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将各类知识抽丝剥茧、融会贯通,常常造成许多关键要点的讲解只能浅尝辄止。

(二)审美距离远、交际语境感缺失

英美文学实质上是个浓缩的小宇宙,历史、社会、文化、自然无所不包。在巨大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面前,“彼时”和“异地”造成了审美语境的严重缺失,使学生无法获得交际语境感。调查显示,84.2%的学生认为无法理解异质的社会历史形态,学习兴趣大受影响。56.1%的学生认为课程学习的内容“没有用”,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学生与教学内容巨大的审美距离是英美文学教学中的瓶颈所在,学生的语境隔阂感直接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三)文字模态比重大、课堂形式单一

英美文学课程涵盖的文本内涵深,阅读难度大,教师大多偏向逐段讲解,阅读文字模态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大量的文字信息促使学生倾向于机械性记忆。调查显示,71.9%的学生表示识记部分比重大,而理解和应用部分的比重偏小。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将导致学生独立性和批判性受到制约,最终丧失对英美文学课的学习兴趣。

究其本质,英美文学教学问题主要呈现在教学内容的单文字模态属性与学生认知习得的多模态需求之间的矛盾上。因此,增加课堂的多种模态信息容量、降低理解难度、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共同完成意义构建则成为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二、多模态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一)多模态理论缘起

多模态(Multimodality)的英文由 “multi”和 “modality”两个部分构成,是指多个模态构成的共同体。多模态概念由来已久,其理论的发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重视语言的“声音”特征,古典修辞学也注重姿态、手势、表情、形象等辅助手段对演讲效果的影响[2]。多模态话语(Multi-Modal Discourse)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其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3]。英国语言学家克瑞斯认为模态是人类通过感官跟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可分为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嗅觉模态、触觉模态、味觉模态等,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系统称为“单模态”,使用2种或以上的模态系统称为“多模态”[4]。

(二)多模态理论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多模态话语的研究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在其论文中剖析了图像与语言在意义表达上的相互作用[5];克瑞斯则探讨了如何在科学课中开展多模态教学,指出图像、手势和动作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远非辅助性的,而是构建课堂多模态意义的有机组成部分[6];新伦敦小组则提出“设计模态”理论,以“已有设计、设计过程、再设计”为指导方针,通过体验、探究、合作、创造性学习,重构和拓展已有资源以获得新知识[7]。国内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尚在初始期,用理论来指导外语教学的做法就更是处于尝试性阶段。2010年,胡壮麟将“提供一定信息量的,有一定品味和文艺鉴赏价值”的PPT演示文稿,称为“多模态小品”,将其列为一种崭新的“话语形式”[8]。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学者也尝试了各类研究路径,诸如,分析外语教师多模态话语类别形式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系;探索如何选择教学模态及组合,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和学习兴趣;探讨大学生英语多模态读写能力的培养路径及根据模态选择和适配原则,将多模态分析融入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等[9-12]。国内研究者在具体教学实践环节应用该理论已取得了诸多成果,例如,英语词汇教学、英语口译教学和翻转课堂等。然而,该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尤其是应用该理论构建“多维合一”的形象化、立体化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不多见。

(三)多模态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从模态的构成而言,文学作品在形式上是组文字,在符号学上被认为是组符号,是以文字符号的单模态形式重构客观世界中的多种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视觉的、听觉的,也包括触觉的、味觉的,具有多模态的特征。那么,高效的认知习得就意味着要对被压缩为文字模态的单模态扁平信息实现多模态的立体化还原,才能发挥多种符号资源协同作用,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效。

1.多元识读,意义更准确。在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手段是列举法和细读法,以大事记的形式列举并搭建年代框架和作者生平梗概,以节选并逐词细致研读的方式进行经典作品赏析。在课堂上,这两种手段主要是以文字模态为依托完成的。这种以线性逻辑为基础的语言书写与阅读模式完全聚焦于语言符号,忽视了“非语言”符号的意义构建作用。而在实际生活中,意义的构建是多种符号资源的协同作用的结果。语言更适用于表达序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区别等,图像更适用于表达空间关系,以及程度、等级、持续或动态变化等。姿势、表情、眼神等也具有反馈信息,表明态度及对对方的关注程度等作用[13]。通过文字模态和其他模态的编码与整合,图像、声音、颜色等“非语言”符号在意义交换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使话语意义的解读更准确,既可以减少课堂阐释时间的投入,又可以调动人体各种感官的参与,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多元识读能力。

2.“仿真语境”,轻松愉悦。传统英美文学教学主要依靠教师讲解还原场景、人物和事件,画面感弱,抽象性强,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枯燥。在课堂中引入融合多种模态属性的超文本信息能有效打破沉闷感。超文本信息具有直观性、丰富性和情境性等特征,声音、图像等模态能有效还原场景,互为补充;此外,补充进课堂的主题相关超文本又具有“再创性”,并非是原作的机械复制,而是折射出了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有利于将“古”与“今”的时间轴连通起来,凸显作品在当下的应用价值,通过声音、图像、动作等模态形式的引导令学生产生巨大的代入感,缩短审美距离,进入“仿真语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3.形式多样,评价多元。传统英美文学教学的信息输入主要在课堂上完成,课程考评则以侧重史料记忆和篇章的阅读理解,通过终结性评估的分数值一次体现。其劣势在于信息输入频率低,考评手段单一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难以考察学生的思辨与鉴赏能力。而图像、声音、视频、动画、色彩等多种符号资源在生活中分布广泛,有利于各类互动活动的开展,且不受时空限制。生活中的各种情境都可能与书中的篇章相呼应。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外,一部电影、一首歌、一幅画等都可能成为学生语境解读的关键点,各项活动也可转化为理解和内化对世界认知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在课程考评中纳入这些符号资源,构建多种模态并重的评价体系,将终结性评估与过程性评估结合起来,既能客观反映学生学习的动态过程,呈现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特征,便于教师掌握学生习得情况,并适时对教学方案进行反思与修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文学鉴赏水平,检测他们在多种符号体系中获取信息的多元识读能力。

三、英美文学课程多模态化教学模式构建

多模态化教学是指教师在多媒体环境下充分调动多种模态获取、传递和接收信息的立体化教学范式。在“通过设计学习”框架下,新伦敦小组从教学角度提出了“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性框定和转化实践”四要素组成的多模态教学模式[7]。笔者以这四要素为指导,按照“教学—学习—评估”的完整链条,从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和评价手段设计三方面入手,构建英美文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依据英美文学习得的特点,笔者将教学内容及活动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环节,实施多模态化教学。

1.课内环节。多模态化教学主要实施以情景体验为核心的“实景实践”,它是缩小学生与教学内容间审美距离的有效方式,而教师的“明确指导”则可以合理把控课堂导向。“实景实践”的关键是让学生浸入到实践的交际过程中,由于浸入式教学的困难很大,所以也包括对实际交际过程的模拟。“明确指导”的主要目的则是发展学生的已有资源[14]。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场所,并为学生的活动提供明确的指导,让学生参与到多模态互动中,有效完成多元意义的构建。

以英国文学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将涉及内容按照不同体裁进行专题化,根据体裁的结构属性确定各模态的模态强度,即模态在互动过程中的重要性或权重[15],再根据不同的模态强度确定教学活动中各模态间的主次关系和组合手段。故事、戏剧、诗歌、小说等不同体裁适配的模态各有侧重点,例如,故事的讲述性特征决定了听觉模态的高强度模态地位,而戏剧的舞台表演特性则凸显了视觉模态的大权重比例。笔者以英国文学不同历史时期盛行的主流文体属性为着眼点,分析确定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设计中均衡配置不同的模态强度,使多种模态主次分明,相辅相成(表1)。

表1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的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

课堂活动设计由教师按照内容专题将学生划分为专题小组,设定研修任务,明确小组分工和角色。在教师指导下,每组学生通过自主收集与筛选材料,根据每期专题的赛制要求,以影像、声音、真人表演等形式实景再现原本以文字模态传递的信息。展示完成后,教师再根据章节重点与难点以“专家点评”的形式拓展认知深度,引导学生进行概括、讨论、反思、推理等,确保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解决核心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2.课外环节。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与交际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单一的语言交际逐渐由语言、图像、声音等构成的复杂交际模式所取代[16]。相较于有限课堂教学时间而言,学生的课余生活是交际发生的高频时段,为多模态意义的输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的重点、难点及囿于时限未能深入展开的文本通过各类课外交际活动的形式进行多模态呈现。例如,举行英美文学电影品鉴会或以英美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为主题的线上交流会,围绕某个具体的文学概念或核心人物辐射展开,借助互联网资源,以各类声光图像为媒介的实情实景拉近时空的距离,增加语言体验的密度与广度。

(二)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各种支持性条件包括各种资源、工具、人、活动、师生关系等要件[17]。多模态的学习环境设计是多模态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环节。而除了实情实景、明确指导,批评性框定和转化实践也是检测多模态化教学的重要标准。批评性框定是指学习者能够整理他们在实践中已经学过的东西,有意识地控制和理解知识系统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价值方面的联系;转化实践是指在前三步的基础上把“所学的东西从设计和实践上进行进一步反思,把学到的构建意义的能力在不同语境中用于实践”[14]。除了事实性知识的传授,英美文学课程更注重批判式鉴赏能力和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两种能力与学习环境息息相关,教师应以多模态化教学全面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1.课堂环境多模态化,各类资源立体协作。多模态化是指在一个交流成品或交流活动中不同符号模态的混合体[18]。作为首要学习环境呈现的课堂环境是多模态化核心区,而教师是各类课堂资源和媒体工具的主要应用者,应当全方位地调度各类资源服务教学。(1)PPT是多模态话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设计PPT时,教师应注意以视觉逻辑为主的语言组织形式取代线性逻辑的书写模式,凸显内容的要点与关键点,并创造性地将平面文字多模态化,引入主题相关的影像、声音、图像、颜色等,形成多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师自身的语言、身态、手势、表情等也是多模态话语的表意形式。教师可通过不同角色的切换调节审美距离,如化身为作家或作品角色、考核学生内容掌握情况的“考官”等以感染学生,使他们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汲取知识。(3)良好的师生互动是课堂环境不可或缺的一环。学生是多模态话语产出的主体,教师给予具体的任务指示,与学生互动配合,让学生以语言、姿态、表情、实物等方式产出各类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亦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曾在课堂上讲授苏格兰诗人彭斯的诗歌创作特征,其诗歌中大量使用苏格兰方言,学生对于苏格兰方言用语了解不多,难以理解诗歌所呈现的民歌风格。于是,笔者选取了袁可嘉翻译的《我的心儿在高地》的译诗为例,要求一位河南籍的学生即兴用河南方言演绎了该译文,声音模态的参与补充了文字模态的不足,创造性地类比化抽象为具体,最终达到对作品特征的理解。

2.对接第二课堂活动,架设“仿真语境”。英美文学作品的情境性和情节性特征非常适合开展多模态的课外活动。本课题组分别于2016年12月及2017年12月间2次开展了题为“穿越时空之旅”的英美名篇经典短剧比赛,数届英语专业学子同场竞技,再现名家笔下的鲜活人物。短剧比赛以教学框架内需要研读、鉴赏的作品为题材,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改编,搬上舞台,辅以多媒体设备、服饰、道具、灯光等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模态的大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景实践”深化了认知层次,贯通了“非语言”符号构建意义的实现渠道。此外,课题组还在课余组织名著改编的电影分享会。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取经典影片一同观看,并进行相关讨论。观影前,教师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社会形态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对比讲解,观影后引导学生将历史场景投射到当下的现实语境中,使学生客观看待自己学习的事物,形成独立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2005年美国福克斯公司出品的影片《傲慢与偏见》鉴赏会为例,该影片根据18世纪末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刻画了18、19世纪之交英国社会的形态和女性的生存环境。观影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将19世纪英国女性的生存状况与当今中国社会的女性生存现状做了对比,凸显了社会形态对女性意识形态的刻写,体现了文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3.线上平台互动,深化情感体验。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便捷的移动通讯设备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可理解性的多元信息输入,且具有生动、灵活、互动性强等优势。除了依托学校课程中心平台进行答疑、主题讨论等互动之外,课题组还创建了“英美文学get社”微信公众号,根据课程内容的推进,制作发布相关的主题经典研读。每期节目均设计了经典细读、赏析、中西文学比较、音乐欣赏、影片短评等模块,运用视觉、听觉等模态形式实现互动情景化,使原本单模态的文本知识的认知转化为一个动态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从不同的符号系统获取信息,在反思中不断实践意义的构建。

(三)评价手段设计

多模态评价具有激励、调控教学的功能,是多模态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生“批评性框定”和“转化实践”的关键渠道。依据“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的原则[19],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计一系列多模态互动以保证学生的出色表现,更好地调控和管理课堂。

基于多模态教学的信息多元化特性,多模态评价体系应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评价以小组展示、第二课堂活动及线上互动的参与情况与表现为依据,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进行评价,并采用文本、语音、图表、视频等不同的模态形式来传递评价信息,建立学生评价档案。这种过程多元的评价体系能及时了解学生的习得情况,适时进行教学活动的调整,并有利于引导学生反思实践。终结性评估多以终结性的学业测试为手段,检验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掌握水平和阅读鉴赏能力。传统的英美文学测试以单模态形式为主,文字模态的平面化特性难以呈现英美文学立体化的场景效果。在多模态理论视域下,教师在终结性测试环节引入了超文本形式,加入图片、音频与视频测试题,均衡配置各模态的比例与权重,重点考察学生从不同符号系统中获取信息、构建意义的多元识读能力,能够全面综合地提升评价学习的效果。

四、多模态化教学成果与启示

我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实施大班教学,每年级只有1个授课班,无法在同一时段内实现不同模式教学,平行比对试验班和对照班。因此,笔者在英语专业2012级57名学生和2013级59名学生中通过英美文学通识性知识的前测,均衡选取分值水平相当的学生各30名作为试验班和对照班,并通过SPSS17.0软件加以分析。在前测中,试验班的平均分为63.23,对照班为64.17,对照班比试验班平均分高0.94,P=0.702>0.05,说明2个班在教学实验之前,英美文学通识水平并无明显差异。一个学年教学实验的终结性测试显示,试验班的平均分为77.93,对照班为71.07,试验班比对照班平均高6.86,P=0.001<0.05,说明试验班和对照班的英美文学水平都有精进,但试验班学生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班,2个班在英美文学习得水平上呈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类资源被越来越多地纳入教学中,尤其是对于英美文学课程而言,单一的文字模态已经不足以还原信息的丰富性,而多模态化教学模式能够还原实情实景,锻造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其教学成效较为显著。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第二课堂等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与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模态相结合,拓宽信息输入的渠道,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提升多元识读能力与英美文学鉴赏能力。

猜你喜欢
英美模态文学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我与文学三十年
英美常见表达
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