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跃,赵颖霞,沃琼怡,余雅雯
(宁波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我国经济新常态对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渐凸显,创新的本质因素是人的教育问题,但目前高等教育下输出的人才质量还不能满足其需求,高等教育亟待“回归”。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教育的指示精神,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其后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于2018年6月21日发表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的讲话,高教司司长吴岩发表了题为《全面把握形势全面振兴本科全面发挥教指委作用》的讲话,这些都表明高等教育应遵循“四个回归”实施改革创新。
本文旨在从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立足经济现状,以习近平主席“培育什么样的人”为核心,结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讲话,比较国内外本科教育,探究“四个回归”的起源,梳理国内外有关“四个回归”的文献综述,为探索“四个回归”的本质内涵奠定基础,实现学以致用,达到知行合一。
1.关于高教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
教育家拉尔夫·泰勒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估理论,在系统、科学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美国学者格朗兰德将其描述为“教育评估=量的记述+价值判断或质的记述+价值判断”,通过定量定性的科学方法来作出价值判断,保证评估者对评估对象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国外对高教质量关注较早,内涵概念讨论较为丰富。美国学者弗雷泽认为“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指学生发展的质量,指向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学生在认知、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收益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国外对此建立了很多评估方法及机制,如大学学业水平评估考试(CAAP)、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大学生学习评估(CLA)等。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乔治·库作为理论的创立者和调查设计者,首先提出了“学习性投入”概念,提出NSSE的七大理论基础,指出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学生投入学习所花费的时间与努力程度,二是学校资源配置以及提供的各种学习机会。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重点讨论学生参与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重视学生的参与,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澳大利亚大学系统通过学生参与一系列的评估活动共同促进教学质量改进。
2.关于影响教育质量因素的研究
国外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教育质量提高研究。佩斯和奥斯汀强调学习投入产生的重要作用,前者重视学习投入的时间与努力程度,后者将学习投入与外在环境结合,共同对学习产出产生影响;库将学校投入与学生努力相结合,认为学生的投入通过个人努力与学校环境支持对最终的学业成就产生影响;马汉也指出,校园关系学校各类环境与学习收获之间呈现显著性相关;戴维斯强调学生所获得的学业与社会经历对学习收获的影响;帕斯卡雷拉则强调综合影响因素,包括学生背景、学校组织特征,通过学生个人努力和学校环境,共同对学生的学习与认知发展产生影响。
3.关于评估体系运用与实践的研究
随着各国评估办法和对理论实践的深入研究,也逐渐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的指导思想,其价值在于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来提供指导意见和建议。以美国的NSSE和英国“全国大学生调查(NSS)”为例,“NSSE”作为同类研究中涉及项目最广、设计最严密、资讯最丰富的一项调查,从批判性思维、互动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其研究模式被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所借鉴和推广使用,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在英国政府拨款减少的状况下,“NSS”从课堂教学、评价和反馈等方面进行评估,为大学质量提供监督和保障。而国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于2009年也发展出了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CCSS,China College Student Survey),在多个院系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形成了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考察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的研究工具。
1.多方位关注高校学情
首先,关于高校学情的政策发展。2013年,习总书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提出了如何实现高质量教育的问题。2015年,李克强总理指出“教育是家庭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重要基石”。2018年,陈宝生部长根据当前高校学情系统性地提出了高校要做到“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和回归梦想。
其次,关于高校学情的理论指导。学界从学情研究的概念、方法、内容进行了多方面、有层次的研究,仁智各见。在学情研究的概念上,赵振旗认为学情研究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邵燕楠、黄燕宁指出学情研究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分析有效学习的因素,实现“以学定教”。在学情研究的方法上,李伟雄、李杨通过“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等方法进行学情分析,其中问卷法是常用方法;清华大学研究院采用“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的汉化版NSSE-China问卷;厦门大学史秋衡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课题“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也是较为知名的问卷。在学情研究的内容上,姜小军将学情主要概括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先修课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戈一平提出从学生年龄特点、已知、未知、能知、想知、怎知六个方面进行研究。张良悦、郭素玲提出应从关注专业与学科的发展、重视教师内涵发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三方面改善学情。
2.学生评价体系逐渐具有综合性
首先,关于评价体系的转变特点。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对学生的评价围绕“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现阶段,各高校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越来越多的高校以全面考核为目标,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记实与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德、智、体素质进行客观评价。其次,关于评价体系的内容构建。时代迅猛发展对高校提出多样化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的要求。潘玉驹和陈文远提出突出改进与激励功能、体现个体差异性、注重质性评价、强调参与和互动、强调实施的过程性评价;陈睿和许蓓蕾等构建了涵盖思想道德修养、学习与工作能力、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与国际视野、身心健康状况等五大方面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科学体系。
3.关于高教改革的研究
首先,关于高教改革的发展历程。不少学者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处在转型路口,要突破体制困境,实现改革。其次,关于高教改革的路径方向。刘智运指出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改革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陆国栋理清了教与学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个基本关系,并提出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评价结合转变的改革路径;衣俊卿指出现存高等教育质量的错误观念,创新性地提出多元质量观的人本学依据,实现个性化改革。
回归常识,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纵观教育发展,评价学生有无刻苦学习的重要标准始终是能否做到理论结合实践。历史上,教育在西周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内容是“六艺”。“六艺”作为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既注重文化学习,也重视技能应用;西方古代的自由“七艺”也要求学生进行实践。
回归本分,就是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西方现代大学精神作用的第三方面是延续和传递作用,认为教育是人类延续知识的最佳途径。作为知识延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拥有扎实的知识积累,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同时,更要摒弃外界唯职称论等言论的影响,秉承内心,遵从本分,以知识言传,以德行身教。
回归初心,就是高等学校要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传播意识形态和治国方略;在西方,“劳动起源说”提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现代高等院校的初心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顺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回归梦想,就是高等教育要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我国教育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兴盛的转变使教育对象扩大;从儒家经典到马列主义的转变使人民思想解放;现代高校应以建成一流大学和建设一流学科为自身梦想。
1.回归常识
“回归常识”不能仅简单定义为学生刻苦读书学习,需通过词义剖析了解其真正内涵。“回归”原指回到原点,现指坚持读书学习的本真;“常识”原指普通知识,现指为实干服务的真学问,为国家、人民服务真本领。因此,“回归常识”并非回归古训,也非回归简单共识,而是大学生应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回归常识”指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学习理论知识。从学生角度出发,一是阅读“基层”书、“国情”书和“群众”书来深入基层、认识世界和了解国情民情;二是阅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马列经典、中外传世经典来汲取文化知识、通晓道理和学会思考;三是阅读专业经典和拓展,掌握专业知识;从高校的角度出发,一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办教育,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刻苦学习;二是以学生真正的学习成效为目的,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三是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
“回归常识”也指学生要重视实践、深入实践,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从学生角度出发,一是不拘泥于课本知识,积极参与学科、知识竞赛,做到学思结合;二是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参与和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深入社会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三是突破自我、突破舒适领域,形成敢于实践、乐于实践的应用型思维。从高校角度出发,一是要创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开展问题式、案例式、情景式教学;二是加强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的校企间合作,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参观、交流和学习;三是拓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国内外校际合作,通过校际交流开阔学生实践视野和思维。
2.回归本分
“本分”指的是个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的本分是教书育人,坚持教书育人之教育本位,“教”是过程,“育”是目的。面对“好大学生”培养难的现状,教师更应该从“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转到教书育人上,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书”指教师以自身扎实的学识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好教师的前提有四:一是要以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树立师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品格之师;二是要有集前人之所长且具有自我特色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三是要有高超的教学技术和能力,结合实际采用适合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四是要顺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优化自我知识体系及教学体系。
“育人”指教师以德立学,为学生带去精神和道德上的引导。大学是人生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大学前的教育,有不同角色对学生进行引导;大学后的工作,要求学生拥有自我规划、自我引导的自主意识。因此,大学阶段是自主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一是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二是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体体现在引导学生坚守社会主义的政治道德、社会公德、思想品德和价值正德;三是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重要支撑,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3.回归初心
“初心”指最初的初衷、最初的原因。时代更替,高校教育“初心”不变,始终是培养符合时代潮流、遵循社会规律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方针要扎根中国大地,从中国国情出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高校不能忘记培养什么人才这个基本问题,教育的对象是学生,高校应当以生为本;教育的目的是人才,高校应明白人才的标准:一是“人”,二是“才”。
“人”指学生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高远的志向、有高尚的品德、有健康的心理。高等学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教育政治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在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各门课协同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才”指学生要掌握专业核心知识,有一技之长,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高校应当以人为本,满足学生学习上的各种诉求,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提供各项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便利度、完整度、丰富度。
4.回归梦想
回归梦想指中国教育的报国梦、强国梦,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体体现在通过“双一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确保高等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实现教育强国。
实现梦想必须要认清现实和立足现实,才能明确掌握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和规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回归梦想:一是坚持特色一流。立足于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积极主动加强现代化建设,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扩大国际影响;二是坚持高校主体。明确高校主体责任,积极统筹学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主动作为和充分发掘集聚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强多方协同,确保各项建设与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同时,健全高校“双一流”建设管理制度,完善评价和建设协调机制,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是坚持内涵发展。明确学科建设内涵,学术方向以及社会需求的发展内涵,坚持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加快培育国际领军人才和团队,实现重大突破;四是坚持改革驱动。改革创新是高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增强高校改革创新自觉性。建议高校要积极主动深化改革,发挥教育改革排头兵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改革增添动力,以创新彰显特色。
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深刻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高要求,使高质量发展和改革创新成为教育的两大主题。因此,高等教育实现“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和回归梦想,尤为迫切。本文以“四个回归”为切入点,在了解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究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四个回归”内涵,达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通过文献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高校学情研究、学生评价体系、高等教育改革、影响教育质量因素等相关研究取得丰硕成就,为本文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理论知识和方法工具,打开了研究思路。但专门从大学生视角出发研究“四个回归”的本质内涵及其相关因素的论题尚为鲜见,有关“四个回归”的研究存在概念定义不清晰、比较研究缺乏、实证分析不深等问题。
通过对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国内外研究取得较大成绩。具体体现在:第一,高校学情研究相对丰富。国内外学者关于大学生学习情况的研究理论颇多、研究方法也较为丰富,存在关于学情研究的多种指标、多类结果,以及形成了较为主流的问卷内容。第二,学生评价体系较为完善。学界已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大学生评价体系,指标体系趋于成熟,是本选题问卷设计的基础。第三,高教改革转型探索积极。国内高校逐渐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高教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视角的重要性。第四,“四个回归”初步认知。习近平主席对高校的寄语、陈宝生部长关于教育的讲话都使学界对“四个回归”基本形成共识,彰显高校教育时代“回归”大方向,成为学界关注热点问题之一。
学界关于“四个回归”本质内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在富有参考借鉴价值的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甚至诸多研究空白。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四个回归”概念尚未清晰界定。“四个回归”提出时间较短,国内外学者对此研究较为浅层,缺乏概念的框架分析,描述性色彩浓厚。第二,“回归”的构成要素、研究角度雷同。现有文献中,相关研究对深层次、有特色的指标因素鲜有涉猎,缺乏纳入学生视角。第三,高校教育比较研究还待加强。目前,国内外学者缺乏从“四个回归”视域下开展国内外回归现状比较研究,如何回归、回归到何处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第四,数据实证分析局于表层。尽管学界已经进行了相关问卷设计和研究调查,但在实证分析层面多为基础性、描述性统计,缺乏坚实的数据分析,难以进行深层次挖掘。
综上,本文对“四个回归”的内涵定义为:回归常识,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掌握为实干服务真学问;回归本分,教师要延续和传递精神价值,要潜心教书育人;回归初心,高校要培养社会需要的、顺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回归梦想,教育要以建成一流大学和建设一流学科为自身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