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下高校学生社区同伴育人路径探析

2019-01-20 15:20钱珍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舍友同伴宿舍

李 倩,钱珍珍,徐 兰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时,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并在国际社会上迅速取得广泛共识。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理念,正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延续和当代发展。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作为现代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量学者对此进行了多维的研究讨论,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核心内涵、现实意义等单一角度发展为多元化、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

一、高校学生社区同伴育人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与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住宿经历了宿舍、公寓、社区的三个阶段,除了为学生提供住宿场所这一传统基本职能,学生社区还有一系列更为重要的育人功能。根据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马克思提出了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合理方案,即每一个主体都可以与其他一个或多个主体形成合作关系,同时彼此又具有独立性,最终还能实现全面发展。换言之,共同体内部个体之间的合作既保障个体的自由,又促进个体的发展。由此可见,在大学这个树立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同伴关系以及同伴合作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且深刻的影响。史秋衡(2015)在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的“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影响大学生学习的诸因素中,大学生把室友关系的重要性程度排在首位,对室友关系的满意度也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见,在教室相对灵活、选课相对自由的大学校园里,宿舍是大学生社交、生活、娱乐、学习的最满意且最重要的要素。宿舍风气的好坏、同伴关系的好坏对大学生成长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质量,影响着共同体成员能否实现共同价值。因此,基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角,通过对大学生同伴关系与同伴育人情况进行科学、广泛的调查,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社区的同伴育人功能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探索高校学生社区同伴育人的有效路径,这是顺应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对于建设以学生社区为平台的育人模式和发挥最为充分的育人功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学生社区同伴育人现状分析

项目组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理论基石,围绕大学生同伴关系与同伴育人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通过个人访谈与网络途径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680份,收回问卷652份,有效答卷共648份。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学生社区的同伴育人功能存在以下现状与问题:

(一)宿舍学习风气两极化

通过648份问卷调查发现:在宿舍内和舍友之间“略有交流”的占14.81%,“比较频繁”的占54.62%,“经常交流”的占30.56%。说明在宿舍内,都会和舍友进行学习交流,且超过八成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态势。在“看到舍友在宿舍学习,是否会感到压力”一题中,选择“不太有影响”的占17.59%,选择“有点影响”的占46.76%,选择“很有影响”的占35.65%。在“看到舍友学习积极主动,是否也会想学习”一题中,选择“不太想”的占10.65%,“比较想”的占25%,“很想”的占64.35%。由此可见,看到宿舍成员在宿舍内学习,一定程度上会给予其他成员些许压力或是直接提供了动力,促进了其他成员共同参与学习。

大学生远离自己依赖的家人、离开熟知的家乡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陌生环境,首先认识的就是舍友。在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学生都是和舍友一起度过的。因此,宿舍成员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会直接影响到其他成员的观念树立和价值选择,同时宿舍成员平时生活中的举止规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其他成员。在关于大学生的新闻报道中,“学霸宿舍”“最牛兄弟/姐妹宿舍”这类字眼屡见不鲜。但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也时常发现某些宿舍存在整体通宵打游戏、宿舍成员学习成绩和卫生情况总体较差的情况,宿舍学习风气呈现两极化现象。

(二)社交与心理困扰颇多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承接着封闭而又高度紧张的高中生活,同时又将学生们过渡至复杂而又现实的社会环境。此次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室友关系总体是满意的,但也有超过80%的大学生表示曾受到人际关系问题的困扰。大学生由于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沟通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低以及对于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过于个人化和情绪化的倾向,而宿舍成员之间由于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习惯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差异,宿舍中的人际关系问题也时有暴露,引发宿舍成员之间的交往矛盾,从而影响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与学习生活状态,甚至对身体健康产生威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当受到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团队的强烈重视。

(三)社区文化建设不足

通过648份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每周课余可支配时间的总量为20~40个小时,学生课余时间选择“自习”的占54.94%,选择“打游戏”的占61.73%,选择“运动”的占34.88%;其余,“兼职”“学生组织活动”“出去玩”的比例分别为23.15%、29.32%和33.02%。在“你的学习主动性很棒,能够做好学习计划”一题中,选择“较差”的占12.96%,“一般”的占66.21%,“较好”的占20.83%。可见,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学习主动性也不是非常强烈。究其原因,高校管理者更多地将眼光置于“显性教育”,而忽视了“隐性教育”,对社区的文化建设缺乏重视,致使学生社区内部难以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凝聚力。加之,信息技术和电子科技迅猛发展,大学生沉迷手机与网络的现象严重,使得高校社区内呈现出文化建设不足、文化气息相对淡薄、学生思想觉悟不高的现象。

三、高校学生社区同伴育人功能实施路径

(一)培养优秀骨干学生,充分利用同伴教育资源

在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室、课程选择相对自由的大学校园,宿舍学习与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常规模式。那么,如何优化宿舍风气,避免不正之风蔓延,应当成为学生工作者考虑的重点。在调查中发现,具有群众基础,对群众有感召力的学生,其精神、心理、行为等都会受到其他学生的模仿。因此,管理层与教师团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群体中的优秀骨干学生,使其肩负使命感和责任感,回归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同伴教育资源,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积极营造向上向好的宿舍风气。一方面,建立“一对一帮扶”长效机制,学院统筹安排学习能力出众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与学习困难学生建立帮扶。另一方面,在社区内增设考研小屋、24小时自习室等标杆型建筑,安排党员学生、学生干部值班管理,邀请专业教师下沉至学生社区,定期开展专业辅导、考研辅导,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优秀骨干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优化学生社区学习氛围。

(二)关注同伴关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大学生最迫切的需要是亲密需求。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矛盾、分化、统一的关键时期,独立意识较于高中时期有所增强,渴望自我独立,与人交往的意向也有所增加,但由于大学生没有完全摆脱依附心理,对周围的人依然存在强烈的同伴依恋,往往倾向于和自己拥有相同心理的伙伴走到一起。因此,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与同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培养是否成功。高校需把握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关注同伴关系,回归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建设,创新心理健康课程的形式,扩大心理咨询团队,积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目前,部分高校将心理咨询中心设在行政楼内,使得学生对心理咨询中心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甚至是排斥心理,建议高校在进行校园规划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将心理咨询中心选址尽量靠近学生社区或设在社区内,以便学生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心理负担。同时,在社区内设立学生活动中心,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素质拓展、同伴思想交流会等活动,为志同道合的学生创造互动机会,培养共同体内同伴合作能力,引导同伴依赖对学生的影响往正面发展。

(三)发挥同伴团队优势,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首先,高校管理层应更多地将注意力由“显性教育”转移到“隐性教育”上来,把学生社区作为人才培养一个重要阵地,将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重视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发扬优良宿舍文化,构建积极进取的社区文化。通过团队建设的方式推进社区文化建设,重视榜样文化和榜样力量,举办“文明宿舍”“标兵宿舍”“十佳百强宿舍”等评选活动,培养一批又一批作风优良、积极向上的优秀宿舍,并充分展示宿舍创建成果,在社区中传递核心文化和正能量。同时,每年有规律地开展学生社区文化节,在社区内积极开展“一院一品”“生态宿舍创建”等集体活动,大力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积极向上的观念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加强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加宿舍成员齐心奋斗、共同拼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猜你喜欢
舍友同伴宿舍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同一条毛巾
热得快炸了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无债一身轻
学校到底是谁的
寻找失散的同伴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
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