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剑华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财经管理学院,重庆 401331)
自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打造“金课”目标以来,如何打造高职教育“金课”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根据教高函〔2018〕8号文件(《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规定,作为“金课”,其特征可归纳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其中,“高阶性”就是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创新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是指课程内容要有一定难度,需要师生通过一定努力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我国高等教育未来课程改革方向是大力打造五大类“金课”,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作为“线下”金课,其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要求较高,较之当下我国高职生源质量普遍不高的现实,该种金课类型不是最佳选择;同样,对于线上“金课”,由于其对学生学习自觉性、学习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高职教育采取该种金课类型也不是最佳之选。而虚拟仿真“金课”强调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其偏重工科课程,且资金投入量大,对于教学经费相对紧张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尤其对于相对“软”的财税专业,其实训课程金课建设不适宜采取该种类型。而作为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类型,既能克服单纯线下“金课”和线上“金课”对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要求的缺陷,又切合我国广大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相对不足现状,同时还可以克服线上、线下教学知识技能传授的“单向性”等弊端,是最为适合我国高职院校、高职学生的金课类型。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高职财税专业实训课程金课选择线上线下混合式类型最为适宜。
高职财税专业实训课程在理论知识素质要求方面,主要涉及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税务、财经法规等专业知识;在实务操作上,不仅要求掌握传统会计、审计、税务等实务操作技能,还需具备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等的信息化财税实务操作能力。可见,建设高职财税专业实训课程金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师资队伍、教学信息化、课程资源、实训平台(线下、线上)、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就教学模式而言,围绕“做中学、做中悟、做中享、知行合一”实训课程教学目标,笔者提出基于财税专业实训课程在线课程平台及资源,构建“1+3”教学模式,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课程金课,该教学模式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围绕一个实训教学目标、循环实施三个教学环节。
首先,确定课程的实训技能总体目标以及课程专业知识总体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行业、企业、相应工作岗位调研结论,将实训技能总体目标进行细化,设定具体实训技能目标。与实训技能具体目标对应,分别确定实训课程专业知识的总体学习目标和各单项实训项目对应的具体学习目标。其次,紧扣“学懂知识,学会技能,升华知识,提升技能”课程培养目标,大力建设实训课程在线平台微课资源、专业知识资源、学练资源、考评体系、互动空间等项目。最后,以该实训资源平台为实训支撑,按照“任务—实施—评价—再实施—再评价”机制开展课程实训,实现“持续改进、螺旋上升”金课质量目标。
在完成实训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具体目标设计基础上,接下来就是循环实施三个教学环节,即“前转——中转——后转”循环教学环节。其具体实施过程设计如下:在实训前,根据实训技能具体目标及其知识要求(目标),向学生下达实训前置任务,以便为实训项目提供技能和知识准备。为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实训平台资源,保证学生前导任务完成效果和质量,根据“团队协作,因人而异”原则,针对各组和组内不同成员设计不同的检测内容、考核方式以及考评机制,此为“前转过程”。
进入实训实施环节,根据“边做边学、边学变做、做学融合”原则,对实训过程中遇到不熟悉或不会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学生可通过手机或实训室计算机等工具,借助实训资源平台采取针对性自主学习或师生互动学习,对反复努力仍不会的以及难度较高的问题,则可以通过组内成员、组与组同学之间讨论,以及实训教师课堂面授演示、指导等方式解决,对共性问题统一解答,对个性问题则分别指导,以此反复实施本阶段实训,此为“中转过程”。
实训后期以及结束阶段,引导学生针对实训项目所涉及微课资源、网络资源等进行再学习。在此阶段,实训小组、组内成员、师生之间,仍需借助实训资源平台不断进行自主和互动(课堂内、外)学习,引导学生对实训项目所涉实训流程、技能要点、注意事项等进行归纳总结,对实训项目所涉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梳理、提炼。最后要求每个小组、每位成员对本次实训技能、实训专业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总结报告,并将其作为实训综合成绩考核内容,此为“后转过程”。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反复循环实施,实训结束时,学生不但能熟练地掌握实训技能,而且对实训项目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将更加深刻,甚至实现技能与知识创新,真正实现“不但会做,而且能懂,持续改进,螺旋提升”的实训技能与知识培养目标。
“1+3”教学模式顺利有效实施是以实训课程在线平台为基础,因此线上资源的质量及其丰富程度,将直接影响实训课程金课的水平与质量。针对实训课程特点,围绕“前翻、中翻、后翻”实训教学主线,在线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会计、审计、税务等法律法规制度、课程微课、课程学练资源等方面。财税法律规章制度方面资源、课程学练资源等相对容易建设,对于微视频资源,由于其范围广、操作性、专业性较强等,加之微课制作专业性强、制作成本高等,因此可以通过多渠道搜集他人制作与实训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源,以及利用其他高校已建或在建与本课程相关的微课资源、在线资源等。此外,在条件具备时,组织实训课程教学团队(校内外),自行设计、制作微课或教学视频。
根据实训课程金课要求,对“前、中、后翻转”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设计上,应遵循“金课”有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质量要求,以实现“垫脚摘果”性学习效果。对于“前翻转”实训教学环节,为保证学生实训前置任务完成质量和效果,根据实训技能与知识要求,针对不同学情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设计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课前学习任务、学练作业、课程提问、自主学习效果考评等质量保证体系。在实训开展过程中,针对“前、中、后翻转”结合的教学过程,设计实训过程学习自主性、互动性、积极性、质量持续改进性等方面考核体系。
依托实训在线资源平台,采取“向前翻转”方式,设计针对学生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前翻考评办法”,引导学生做好实训前导(前置)知识、技能准备。实训过程中,同样以实训资源在线平台为基础,采取“学生边做边学、学做结合,教师集中与个别指导”的“中翻”方式。在该阶段,通过多次前翻、中翻及前后翻相结合,使学生实现由了解、熟悉到熟练掌握实训技能。同时,对实训任务涉及的专业知识有深入、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实训结束阶段,通过前翻、中翻和后翻相结合的循环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实训全过程所学技能的流程、要点等进行归纳总结,对实训技能所涉专业知识梳理、提炼,最终实现实训技能与相关专业知识掌握的螺旋上升、持续提高,达成“金课”课程目标。
对于实训课程在线资源平台,除大力建设相关教学资源外,以“前、中、后翻转”为主线,构建师生、生生互动平台。根据学生对信息技术、智慧技术浓厚兴趣的特点,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借助课程资源平台互动空间,及时解答学生专业知识、实训操作等方面疑问,引导启发学生对一定深度、高度问题的积极思考。此外,通过雨课堂、超星等APP教学软件,利用该类软件中作业发布、作业批阅、学习效果分析、答问互动等功能,发布实训任务,批阅在线练习等,及时掌握、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及效果,通过互动空间与学生实现实时、有效沟通互动。通过互动平台,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实训技能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实现“金课”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