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CT征象特点及预后分析

2019-01-19 05:07广东省东莞市长安乌沙医院急诊科广东东莞523857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CT室河南洛阳471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脑室中线征象

1.广东省东莞市长安乌沙医院急诊科 (广东 东莞 523857)2.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CT室(河南 洛阳 471000)

李浩浩1 柳文辉1 董志辉2

颅脑损伤为临床常见创伤性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1],故及时确诊损伤情况、尽早有效治疗对患者至关重要。目前,临床对于颅脑损伤的评估方法主要有症状体征观察、头颅CT、MRI、经颅多普勒超声等多种检查方式,头颅CT可快速、直观显示颅内组织结构,对颅脑损伤情况评估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时效性[2],部分研究提示头颅CT不仅能为颅脑损伤诊断提供客观依据,还能预测预后情况,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以评估其CT征象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72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明确颅脑外伤史者;受伤至就诊时间<24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2分者;年龄为18~65岁者;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其他系统严重损伤者;伴心、肝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入院治疗前死亡者;伴严重出血或贫血性疾病者;单纯硬脑膜外血肿者。72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21例;年龄40~64岁,平均(52.47±9.12)岁;致伤原因有车祸伤42例,跌倒伤19例,高空坠落伤9例,打击伤2例。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37例,急性硬膜下血肿24例;急性硬膜外血肿11例;伴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内出血32例。

1.2 研究方法患者均于伤后24h内行头颅CT检查,且根据病情及时复查CT;同时给予降颅压、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出现手术指征时积极行手术治疗。行头颅CT检查时,使用16层螺旋CT机(德国西门子公司,型号:somatom spirit),扫描层面与眦耳线平行,后颅窝5mm一层,向上至颅顶10mm一层;并根据扫描结果评估基底池情况、中线移位、脑室受压状况等CT征象特点,计算鹿特丹CT计分(Rotterdam CT评分)[4];于患者伤后6个月时,使用格拉斯哥预后(GOS)[5]评估其预后情况,分为死亡(1分)、植物生存(2分)、重度残疾(3分)、轻度残疾(4分)、恢复良好(5分),将1~3分者纳入预后不良组,4~5分者纳入预后良好组。

1.3 CT征象评估方法①基底池受压情况:将中脑周围脑脊液池分为3个翼,1个后翼和2个侧翼,并根据3个翼闭塞情况分为开放(3个翼均开放)、部分闭塞(1或2个翼闭塞)、完全闭塞(3个翼均闭塞),分别记为1分、2分、3分。②中线移位:于室间孔平面测量颅内腔宽度(记为S1),并测量偏移侧颅骨至透明隔长度(记为S2),中线移位具体值即为?S1-S2。③脑室受压情况:测量脑室额角最大宽度和同一水平两颅骨间内径,并计算其比值,通过脑室及颅腔比值反映脑室受压情况,该比值越小,脑室受压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相关性分析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72例患者CT征象特点72例患者中基底池开放13例,部分闭塞36例,完全闭塞23例;中线移位≤5mm 51例,中线移位>5mm 21例;脑室受压≤0.2 32例,脑室受压>0.2 40例;Rotterdam CT评分3分30例,4分21例,5分21例。

2.2 不同预后情况CT征象特点比较72例患者中预后良好48例,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24例,纳入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基底池情况评分、中线移位、Rotterdam CT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且脑室受压情况比值也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预后情况CT征象特点比较(±s)

表1 不同预后情况CT征象特点比较(±s)

组别 n 基底池 中线移位 脑室受压 Rotterdam CT情况(分) (mm) 情况 评分(分)预后良好组 48 1.73±0.35 3.65±0.52 0.26±0.05 3.38±0.49预后不良组 24 2.96±0.20 5.87±0.63 0.23±0.04 4.88±0.34 t 15.930 15.899 2.556 13.444 P 0.000 0.000 0.013 0.000

3 讨 论

2.3 CT征象特点与预后的相关性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发现,脑室受压情况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基底池情况、中线移位、Rotterdam CT评分则与预后良好呈显著负相关(P<0.05),见表2。

表2 CT征象特点与预后的相关性

2.4 案例分析李某,女,46岁,跌倒致颅脑外伤后1h入院行CT检查,见中脑周围脑脊液池3个翼均开放,即基底池开放,入院行保守治疗,伤后6个月随访发现预后良好,见图1。王某,男,57岁,车祸外伤后2h入院行CT检查,见中脑周围脑脊液池3个翼均闭塞,入院行手术治疗,伤后6个月随访发现预后不良,见图2。刘某,男,51岁,高空坠落伤后1h入院,经CT检查发现中线移位不明显,即中线移位≤5mm,接受保守治疗后转归出院,且伤后6个月随访评估预后良好,见图3。陈某,男,59岁,车祸伤后1h入院,经CT检查发现中线移位明显,约9mm,经手术治疗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于伤后7d死亡,预后不良,见图4。

颅脑损伤病理变化复杂,可出现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原发性损伤,后期能发生脑水肿等继发性损伤,病情发展迅速[6]。虽然通过患者症状及体征能初步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但头颅CT能更客观地评估颅内血肿、水肿等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准确诊断损伤部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7]。因此,本研究就颅脑损伤患者头颅CT征象特点展开分析,并评估其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干预提供指导意见。

图1为基底池开放且预后良好者;图2为基底池闭塞且预后不良者;图3为中线移位不明显且预后良好者;图4为中线移位明显且预后不良者。

基底池包括环池、四叠体池及鞍上池3个部分,其中环池在中脑外侧连接四叠体池及脚间池,内含多条重要的动脉及神经,同时也为脑脊液循环的必经之路,一旦基底池闭塞,可引发脑脊液循环障碍,造成严重后果[8]。而在急性颅脑损伤时,患侧颅脑压力可高于其他部位,引起脑组织向对侧移位,但受大脑镰限制,钩回、海马回等半球底部近中线结构移位明显受阻,进而使鞍上池、脚间池、环池受压,造成基底池出现部分或完全闭塞;此时,脑脊液循环严重受阻,并压迫脑干,损伤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导致严重意识障碍及肢体运动功能损伤,使患者预后受到影响[9]。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基底池情况评分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且基底池情况评分与预后良好呈显著负相关。这也证实,通过头颅CT观察颅脑损伤患者基底池情况能辅助评估其脑干受压状况,进而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另外,头颅CT还能客观评估中线移位及脑室受压情况,且中线移位越明显、脑室受压越严重,患者颅内压也越高;而随着颅内压的升高,脑组织也将移位、甚至挤入脑室,诱发脑疝,使患者预后受到严重影响。而本研究中,预后良好组中线移位低于预后不良组,且脑室受压情况比值也高于预后不良组,与上述论述一致。但中线移位与预后良好呈负相关,脑室受压情况却与之无明显相关。考虑与脑室体积易受年龄等因素影响,青年患者脑组织饱满,伤后脑室受压缩小,但经积极治疗后,也能得到较好的预后有关[10]。不仅如此,本研究中Rotterdam CT评分也与预后良好呈显著负相关。这也提示,Rotterdam CT评分能通过综合评估患者CT征象特点,而达到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预后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头颅CT能客观评估颅脑损伤患者基底池情况、中线移位及脑室受压情况,还能计算Rotterdam CT评分,于评估患者预后有利。

猜你喜欢
脑室中线征象
成人幕上脑胶质瘤切除术中进入脑室相关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LI-RADS v2018 MR 辅助征象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课本内外
课本内外
——书写要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