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精神培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支撑作用

2019-01-18 14:17:58卢长彬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体育教师培育

卢长彬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江苏扬州 22512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体育精神的培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一定支撑作用,通过体育精神培育可间接实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 体育精神的内涵

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的产物,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意识形态,包含有体育运动过程中一切积极的意识形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体育精神在新中国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党中央及社会各界人士均对公民体育精神的培育予以高度重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愈发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有必要继续发挥体育精神的培育作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有力支撑。

2. 如何通过体育精神培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支撑作用

如何通过体育精神培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支撑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结合已有体育教育实践认为,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通过爱国主义精神培育让学生更爱国

爱国主义精神是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均不同程度上缺乏爱国主义精神。因此,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更爱国,体育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切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例如,体育理论课教学时,体育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近期一些有中国队参加的国际性比赛让学生观看,让学生为中国队加油助威,并让学生谈谈自身的比赛观看感受。当看到中国队队员与其它国家运动队队员展开激烈竞争时,同学们在内心深处很容易心向中国队,希望中国队可以获胜。诚然,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长时间让学生观看有中国队参与的国际性比赛的做法并不能频繁践行。最有效的做法是:体育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有中国队参与的国际性比赛。而要实现此点,体育教师最好对相关赛事提前进行“播报”,让学生准时观看。

事实上,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做法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只要体育教师用心且采用多元手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2.2 通过体育拼搏精神培育让学生更敬业

拼搏精神为体育精神的内核,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时,往往会不约而同培育学生的拼搏精神。研究表明,通过体育拼搏精神的有效培育可以让学生更懂得如何敬业,对学生更好进行敬业教育。

例如,在一次篮球教学比赛中,一方有一名队员接球时手指被篮球戳中,出现了软组织受伤。但这名队员并未因此而退出比赛,而是坚持比赛到最后一刻。比赛过程中,由于该名同学未说,因此体育教师并不了解此情况。比赛结束后,当这名同学来到体育教师面前要求其对其进行受伤处理时,体育教师才了解此情况,体育教师对其大加赞赏,说道:“你能够在比赛中不因受伤而退出比赛,这种拼搏精神非常值得表扬。但下次比赛过程中如若受伤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对受伤部位及时进行处理。”说完这些话后,体育教师又高声对其他同学说道:“XX同学刚才在比赛过程中的拼搏表现应受到我们的尊重,我们应积极向其学习。你们毕业后会走向工作岗位,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发挥这种拼搏精神,做到爱岗敬业……”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体育教师通过语言引导的方式,不仅培育了同学们的体育拼搏精神,更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实施了敬业教育,一环扣着一环,取得的教学成效也颇为显著。所以说,通过体育拼搏精神的培育对学生实施敬业教育的做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2.3 通过实事求是精神培育让学生更诚信

在体育参与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奋力拼搏,还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实事求是。因此,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有的放矢培育学生的实事求是精神,并通过实事求是精神的培育让学生更加诚信。

例如,在一次篮球投篮测试考评中,由于人手有限,因此体育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自主进行测评。测评结束后,有一个小组的测评结果好的出人意料,所有小组同学均是满分。对此情况,其它小组同学也纷纷提出异议。为验证考评结果的真实性,体育教师再次亲自监督,要求该小组同学再考评一次。没想到结果却大出意外:小组内所有同学均未及格。看到此种情况,体育教师语重心长的说道:“体育考试来不得半点虚假,即使老师不在场,大家也要认真考试,不能舞弊,应尊重自身的考试结果。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测评中应做到诚信,记录考试结果时也应实事求是……”听到体育教师如此说,该小组的同学纷纷羞红脸,低下头,并表示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做了。通过这样的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良好体育精神,也在无形中对其进行了很好的诚信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具体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精神的培育确实可让学生变得更加诚信。所以,体育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抓住一切动态生成机会,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精神培养,进而有效实现诚信教育。

2.4 通过友谊精神培育让学生更友善

“比赛第二,友谊第一”是体育教师在比赛过程中经常反复强调的。“比赛第二,友谊第一”是体育友谊精神的集中体现。体育友谊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倡导理念相同,因此体育教师可通过友谊精神培育让学生变得更加友善。

例如,一次篮球比赛中,一方队员由于比分大幅落后于对方,因此队员情绪变得极不稳定。为快速得分,甚至有队员不惜违规撞倒对方队员强行上篮。看到此种情况,体育教师立即鸣哨暂停比赛,并对刻意撞倒对方的队员进行批评性教育:“在比赛场上,我们应始终秉持‘比赛第二,友谊第一’的基本原则。对方比分比我们高是因为他们的技术比我们更好。不能为了获取比赛胜利而刻意伤害对方队员。殊不知,比赛场上我们虽是对手,但私下里仍是好同学,好朋友。希望你能认识到自身刚才所犯错误,友善的对待对方队员……”这段批评性的话语不仅被批评的这名队员听到了,其他同学也都听到了。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深刻体悟到比赛场上友谊的重要性,也让同学们真切体悟到“友善待人”的真谛。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素养的基本要求。所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实培养学生的友谊精神,通过友谊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更友善。

3. 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精神培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积极支撑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体育精神培育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培育学生的各种优秀体育精神,通过对学生实施有效的体育精神培育进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力支撑。让学生具备优良体育精神,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体育教师培育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中国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14:44:39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中国火炬(2011年3期)2011-08-15 06:53:44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