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庆
摘 要:通过对2019年中考古诗文考点得失分的分析,对古诗文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并结合新课标对古诗文教学的要求和一些学校的教研活动实践经验,浅析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一些误区,从而选择适合学生的初中古诗文教法,更好地进行古诗文的教学。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误区;初中
古诗文教学在初中语文学段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古诗文考点占分比例都较大。近年来我县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情况发人深思。
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来看,学生对古诗文的答题能力较差。考试中古诗文的总分值是25分,其中默写是8分;古诗文赏析为5分;古诗文阅读占12分。从试卷分析来看,全县考生默写平均分是6.5分,古诗文赏析是2.38分,古诗文阅读为7.4分。和其他题的得分相比,相差分值较大。这表明教师在古诗文教学方面可能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因此,对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现状展开分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秉承古今的诵读大法
很多初中语文老师针对古诗文教学过于注重对成绩的追求,平时训练中要求学生反复背诵默写,力求在考试中达到一字不差。这种过于追求成绩的功利性教学方式在现代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是遍地开花,所造成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方式往往忽视了初中学生生龙活虎的心理特征、生理习惯,抹杀了他们好奇的天性。学生对古诗文美感意境的领会被一个个枯燥的文字所代替,对经典诗文愉悦的阅读欣赏过程无法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机械记忆,会背会默写就万事大吉,对更高层次的要求,如提高阅读欣赏水平则一带而过,无从谈起。教师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中考试题中的古诗文默写占分比例大,背诵默写完全正确可得到较好的成绩,为了保证学校的中考成绩,只需背诵、串讲、翻译,就完成了课堂教学。在程序化枯燥的教学之后,大多数学生已经丧失了对古诗文主动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二、贯穿课堂的老师讲授
在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很多教师都会围绕教参、教辅资料来照本宣科。而中国的古诗文博大精深,不是只靠教参、教辅资料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在初中古诗文学习中,本来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疑惑、观点、理解、想法。而教师对学生的这些个性化问题除了给予他们一定的答案讲解之外,很少给予重视。首先应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用自己的激情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合理地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和古人展开心灵上的对话。古诗文学习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效果得到升华。其次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教师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能作为全知全能的上帝,高高在上、无所不能。在实际的初中古诗文教学课堂之中,教师不能一个人在台上洋洋自得地表演,从上课开头讲到结尾,先讲作者、写作背景,然后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最后是写作特色,面面俱到,无所不能。整堂课老师讲的是口干舌燥,眉飞色舞,反观学生是斜躺睡卧,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三、用翻译的方式讲读古诗文
很多教师平时讲授古诗文时,每一篇都是一字一句地翻译,老师讲得太多,学生活动得很少,只是一台台被动的听课机器,把一堂古诗文鉴赏课上成了一堂古文翻译课。古诗文学习既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本讲授内容,又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对古诗文阅读理解以理解字义为基础,但理解仅仅是基础,是为最终鉴赏阅读古诗文而服务的。实际上,古诗文之所以有其独有的魅力,和古诗文凝练生动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假如把它们仅仅翻译成现代汉语,韵味意境便会索然无味。古诗文教学一定要重视作者在其中蕴含的情感。
四、在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的过分依赖
现代课堂,教师可以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资源,综合使用图片、画面、声音等多种工具手段,将古诗文中的意象转化为形象,这对初中古诗文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多媒体的播放上,一节课实际上是多媒体资源的狂轰滥炸。这样做的效果是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堵塞了学生的思维之源。我听过八年级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样一节课,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先是视频播放了苏轼的生平,然后又是动画展示,接着播放了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后面老师又是图片展播,一番操作后学生是眼花缭乱,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过多而不适当的多媒体教学,看似丰富多彩,实际上都没有追溯到古诗文教学的本源,如缘木求鱼,最终一无所得。
正是因为目前死板的古诗文教学模式,使得很多初中学生并不喜欢古诗文学习,缺乏良好的古诗文学习习惯。古诗文教学的这些误区已严重影响到广大初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严重制约了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我们广大老师应集思广益,早日走出这片教学误区。
参考文献:
[1]覃佐菊.文言文教学的抓手[J].语文教学通讯,2014(1).
[2]曹静.让学生读出古文的真滋味[J].中学教学参考,2016(3).
[3]胡禮仁.谈朗读教学与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2014(3).
[4]晏平.趣味性古文教学[J].中学语文,2018(5).
注:本文系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古诗文多样化教法探究》(批准号:BY[2018]G2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