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杰
临床研究显示,大部分严重创伤患者的失血量都特别大,若不及时接受输血治疗会导致患者由于失血过多引发休克,甚至导致死亡[1~2]。同时患者失血量较大,就会导致其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携氧能力降低,且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现象,因此对于严重创伤患者要及时采取输血治疗。本次研究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治疗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大连市血液中心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输血量的多少分为观察组(大量输血)与对照组(少量输血),每组各40例。输血量是指在24 h内输入血液的总量。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5.71±3.8)岁,输血量为220~1100 mL,平均输血量(431.21±41.20)mL。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4.65±3.7)岁,输血量为3300~8100 mL,平均输血量(5200.00±513.05)mL。所有患者均无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严重心肺疾病,并签署授权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吸氧治疗,实施心电监护,建立合理静脉通道,采用乳酸钠林格溶液来实施配血与输血,并保持患者的血容量。如果患者失血量>1000 mL时,要给予输注悬浮红细胞与血浆,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血小板与冷沉淀治疗,将血小板计数(PLT)维持在>50×109·L-1,且将患者的中心静脉压控制在12~15 cmH2O后,再送至病房。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BC-51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②采用CS-2000I血凝仪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查,具体包括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上升较高,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比较()
2.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较优,凝血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 n 血红蛋白浓度(g/L)血小板计数(×109/L)对照组 40 62.73±14.85 226.46±59.72观察组 40 78.59±18.28 86.33±52.14 t 4.259 11.179 P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 n FIB(g·L-1) APTT(s) TT(s) PT(s)对照组 40 4.97±0.56 32.22±0.22 13.22±0.55 14.22±0.86观察组 40 5.22±0.32 30.22±1.13 12.36±0.87 13.25±0.52 t 2.451 10.988 5.284 6.104 P 0.016 0.000 0.000 0.000
大部分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情都具有突发性与危急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难度。目前,在临床中此类患者在未完全控制出血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输血。但在输血过程中,输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创伤性凝血功能,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3],因此在输血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血液的输注量。
创伤程度严重的患者由于输血量较多,会降低患者体内凝血因子,同时患者血管中的转移组织间液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稀释凝血因子,并且血小板向出血部位聚集的特点会加快血小板消耗[4]。由于悬浮红细胞不含有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因此当PLT低于65×109·L-1会表现为出血倾向[5],且会引发血小板功能障碍,并进一步降低FIB、PLT。究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出血期间由于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激活机体凝血系统,导致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引起不同程度的消耗性凝血病,因此需增加输血量,抑制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活化[6-7]。
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如果患者APTT、TT、PT呈现出延迟现象,会导致在大量输血后出现低温现象,同时通过无氧代谢产生过量的乳酸,导致酸中毒与低钙血症等危急现象。同时,大量输血会影响到患者的凝血功能,引发酸中毒与低温情况,严重情况下会产生休克、血液凝滞、酸中毒及弥漫性血管凝血等现象。此外,由于促凝物质与凝血因子的消耗会有效激活纤溶系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从而影响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上升较高,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且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严重创伤患者采用大量输血治疗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凝血功能,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血小板计数,临床效果显著[8]。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输血过程中要适量加热血浆,及时为患者补充适量血小板,加强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监测。从而保证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