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活动教学,促进自主构建

2019-01-15 04:23刘行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法治教学法

刘行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以生活为基石,以活动为纽带,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认为该门学科枯燥乏味,所以教师要将活动教学的理论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让学生去体验、感悟课堂,从而获得智的发展、情的体验。

一、活动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课堂,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通过引导、点拨和开展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转变,并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以道德法治教育为根本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教师要以道德法治教育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融入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国策等,利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完善道德情感。

3.以适度活动为形式

学生活动能推动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形成,所以教师要挖掘活动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但是,教师不能因为活动而忽视了知识的本质,要把握有度,协调好活动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让活动教学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4.以師生互动为核心

在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彼此割裂,教师只顾讲授,学生无视教学指令,无法真正参与教学。在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了合适的教学情境,通过课上活动、课下实践促进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彼此分享,提高了互动效率。

二、活动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主导相融合

在活动教学中,如果教师重主体、轻主导,则无法发挥活动教学法的运用价值。因此,教师既要为学生提供自主的空间,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适时调整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究。

2.实践生成相结合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重知识灌输、轻技能训练,重动脑能力、轻动手锻炼,学生难以提升综合素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借助相关活动塑造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预设教学情境,灵活开放教学;教师要依据教情利用生成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与体验的机会,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3.活动教学相联合

教师要想实现教学活动化,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就要突出教育的作用,开展具有改造功能的活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品质。

三、活动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

1.精心预设活动,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有序地开展活动。如在教学“关心国家发展”时,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活动方案:①让学生小组讨论近几年来国家所取得的成就,并谈谈自己的感受;②让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科技所取得的成就,说说这些材料表明了什么;③呈现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学生思考:“为解决问题,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长春疫苗事件发生之后,国家为保障药品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能了解国家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国家建设中的问题,提升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丰富第二课堂,培养实践能力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二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依据学情调整学生的位置,让不同兴趣、不同能力的学生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搭建第二课堂后,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分享知识。这样一来,教师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信其道”,进而积极参与教师安排的活动。

3.拓展网络渠道,开展社会活动

第一,教师要建立教学网页,设置留言板栏目等,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第二,教师要将所学的知识融入网络,让学生愉悦地参与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三,教师要广泛开展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调查走访,通过实践活动促进自己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内容的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法治教学法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