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抢救中应用效果的相关研究

2019-01-15 05:52郭美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20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规范化病情

郭美阳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院,福建 厦门 361000)

目前临床常见疾病为急性心脑血管病症,其具有致残率死亡率高与发病急促等显著特点,患者发病后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则对其生命健康极易造成直接威胁。有学者证实,对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采取有效急救措施能显著提高急救成功率,确保其得到及时且正确救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得最终抢救效果较为理想。为分析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我院研究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取2016年1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70例,研究组(n=35)男18例,女 17例,年龄 43-79岁,平均年龄(52.16±5.8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 2-15h,平均(4.25±1.08)h;对照组(n=35)男20例,女15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2.21±5.6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13h,平均(4.12±1.03)h。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经检查确诊,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相符,符合诊断标[1]。

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外伤性脑出血或原发性心脏病;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精神异常;依从性差。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措施:首先待患者入院后实施接诊-挂号-分诊等步骤,初步对其病情实施评估,同时对患者采取吸氧、气道开放与静脉通道建立等常规急救措施,通知相关家属缴费,护理人员则陪同患者实施下步检查,待其病情确诊,则与相关住院科室取得联系,办理相关手续实施专科治疗措施。

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点实施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以国际复苏联合会制定《心脑血管急救流程》为参照点,相关医务科审查批准后需合理制定规范性急救流程,严格按照各急救流程对患者展开救治。

(1)规范化接诊:医院接到120电话后,急诊科需提前准备好急救器械与药物,告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待患者入院后开通绿色通道,将其送往抢救室,然后通知相关家属开展挂号-缴费-办理入院手续等措施[2]。

(2)规范化评估病情:首先待患者入院对其病情实施初步评估-早期检查与再次评估三项步骤,保持10分钟内在抢救室内评估患者病情,主要包含大脑反应、生命体征、发病时间与治疗史等,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对其实施吸氧与吸痰处理,将采集标本送往检查,待15分钟后需将患者生化指标与影像学等检测合理完成,并且配合相关医师再次对患者病情实施评估,然后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工作。

(3)规范化监测病情:整个抢救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确保其呼吸频率与深度处于合理范围,若产生呼吸紊乱情况,则给予患者吸氧处理,如果患者呼吸较微弱,则需利用机械通气或面罩给氧,对其意识情况随时评估,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3]。

1.4 观察指标

急救效果:统计两组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与卧床时间,各指标与患者病情康复呈反比[4]。

统计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人数、致残人数、急救成功人数与病死人数,计算各指标所占比例。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急诊效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急诊效果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诊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急诊效果对比(±s)

组别研究组(n=3 5)对照组(n=3 5)t值P值分诊评估(m i n)1.1 9±0.6 4 3.3 8±1.0 5 1 0.5 3 6 2 0.0 0 0 0抢救时间(m i n)4 2.2 6±5.7 3 5 9.3 8±4.3 5 1 4.0 7 8 6 0.0 0 0 0住院时间(d)4.7 2±2.1 6 7.3 8±2.4 1 4.8 6 2 5 0.0 0 0 0卧床时间(d)1 0.1 5±3.3 7 1 6.7 8±4.0 9 7.4 0 1 3 0.0 0 0 0

2.2 相关指标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并发症率、致残率与病死率低,抢救成功率高,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相关指标对比[n(%)]

3 结 论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高,早期诊断对该疾病患者及时采取诊断措施能缩短干预时间,确保其病情在最佳时间内展开各项针对性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我国部分医院急诊科属于依赖性或支援性急诊科,相关科室在专业医师与护理人员配备方面较为缺乏,其他科室医师与护理人员往往在急诊科轮流值班,但专科医师往往擅长自身专业,对急救知识不能详细掌握,同时轮值班时间短造成急诊知识培训受限。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要求急诊科接诊患者实施早期病情诊断后开展抢救流程,缩短患者入院至专科治疗时间,同时切实规范化急救流程有利于护理人员开展急救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效避免抢救不当造成医疗事故发生[5]。

其次,该项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循《心脑血管急救流程》规定时间,对患者实施操作时需固定至一侧,患者复苏期间需轮流分工协作,同时对其实施搬运时需填写转运通知单,详细记录患者各基础生命体征,并且交接期间需与家属做好沟通工作,要求其对《知情同意书》签字确认。另外,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涵盖接诊至护送护理整个流程,每个护理程序合理控制操作时间,确保各环节实现无缝对接的目的,避免发生重复操作的情况,保证各流程能规范有序的开展,即便发生异常情况也能及时应对处理。

郑丹蓓、许润珍、黄红霞等研究中明确指出[6],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能确保抢救与护理程序实现标准化与规范化,为患者提供有效性与可靠性救治措施,缩短其急诊救治时间,显著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与抢救成功率,避免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降低致残率与致死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可靠性与实效性较高,因此在临床被广泛应用。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较对照组急救效果显著,研究组并发症率(8.57%)、致残率(2.85%)与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28.57%、17.14%与11.42%,研究组(97.14%)较对照组(71.42%)急救成功率高,P<0.05。由此可见: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急救成功率,有效缩短患者急诊就诊时间,避免其发生严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规范化病情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