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初探隐喻翻译策略

2019-01-15 06:17李彤彤
山西青年 2019年13期
关键词:原句意译例句

李彤彤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一、引言

英汉翻译中的隐喻翻译研究由来已久,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在加速建立一个文化强国,实现文化自信。针对这一大背景,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就成为我们当今重要的一门研究课题。首要强调的,就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积淀的史册、史载文学、文字记录和文学作品,能否将这些中华瑰宝推向世界,与中国文化能否走向世界密切相关。本文也是基于这一初衷开始的探究,立足于文学作品,探究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隐喻翻译。决定一部作品的译文质量的,往往在于其中隐喻部分的翻译,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既要符合原文忠实性,又要实现其可读性和文学性,隐喻翻译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从日常的对话到大国外交,从我们的行为到我们的思维,无不充斥着隐喻。语言中的隐喻决定着我们的思维,东方认为狼是凶狠狡猾的象征,西方则认为狼是贪婪的代名词;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物种,我们在比喻物质珍惜宝贵时常用大熊猫来比喻,而在西方,野兔则更为常见,因此他们常用野兔来比喻冲动鲁莽的人。中国人思维较为含蓄隐晦,因此所用的隐喻更为曲折,而欧美等国家由于思维直接明了,则更倾向于用直接的隐喻来表达。这些现象都直接表明了隐喻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因此对隐喻翻译的研究意义重大而深远。如何将本土文化的隐喻义译出原汁原味而又贴合受众,如何通过翻译将优秀文化引进我国,这都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束定芳[4]根据隐喻的表现形式和功能效果等,将其分为隐性隐喻和显性隐喻,根隐喻和派生隐喻,本文主要研究隐性隐喻这一范畴。同时,束定芳[5]还认为,隐喻的理解可以分两个步骤,首先是隐喻的辨认,然后是隐喻意义的推断。在论及认知隐喻及其翻译策略,我们不妨回顾前人研究中的观点再总结笔者的观点。束定芳[3]认为,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然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认知现象。我们常常利用隐喻来实现从某一类熟悉的概念迁移到另一类陌生的、难以解释的概念中去。刘世晓[2]则认为,隐喻在本质上属于认知的范畴,属于一种通过语言表达来实现的认知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一种避免语言过于直白的思维方式。我们在使用隐喻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拓展我们语言组织的形式,使其丰富生动,增强语言的可塑性和灵活性。肖蔚[6]则认为,我们的认知离不开生活中的感性经验,这些感性经验往往会通过加工后存在我们的大脑中,作为我们日后解释另一新鲜事物的逻辑思维的参考依据。因此我们的隐喻常常也带上了主观色彩,与我们个人的经验切合。在认知隐喻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方面,胡金秀[1]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总结:隐喻和翻译二者之间存在共性。首先,二者的本质相同。乔治·莱考夫和罗曼·约翰逊也指出了隐喻的实质是用一件事情来理解另一件事情。翻译的本质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使得源语和目的语达到对等。更为重要的是,隐喻和翻译都是一种认知过程。隐喻的使用离不开施喻者及其主观体验,隐喻是主体利用语言认识世界和解读世界的过程。确实,无论是认知隐喻还是其翻译,都是我们为实现认知世界的一种手段。

综上观点,笔者认为认知隐喻及其翻译策略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生活经验、感性认识与双语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在隐喻翻译时采取的翻译策略。对生活经验理解较为透彻的人可能会选择更为复杂而多元的翻译策略,会加入更多背景知识的综合考量,反之则不会。但无论是拥有何种背景的译者,都需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双语水平,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再以此达到语言篇章的忠实、优美。在保证语言的准确、忠实和优美的程度上,再把握自身发挥的度。

二、认知隐喻及其翻译策略

认知隐喻的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核心与难点,一部作品在翻译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其内容的忠实性,还要考虑与之对应的受众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一味追求忠实性,则难免有损其文学性;反之,若一味追求作品的文学色彩,则会使不同语言背景文化的读者在阅读时陷入晦涩难懂的境地。朱桀[10]认为,关于隐喻的研究,从柏拉图时期至今己有两千多年历史,近年来,文学隐喻研究作为后起之秀,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杨亚萍[9]在其文献中亦有载,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及翻译家纽马克对此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因为隐喻翻译给译者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要么传递其意义,要么重塑其形象,要么对其进行修改,要么对其意义和形象进行完美的结合,林林总总,而这一切又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如此密不可分,与隐喻在文内重要性的联系就更不用说了。”而汪莹[7]认为,在翻译的理解阶段,译者要充分考虑隐喻在源语中的意义,并将各种层次的隐喻理解透彻。对此,本文在此提出三种较为常用的认知隐喻翻译策略,分别为直译法、意译法与省译法。

(一)认知隐喻的直译法

直译法顾名思义,即为按字面进行翻译,不对原文的句法结构进行过多的更改即可达到与目的语相对应的效果。对于一般的文本,我们大都可以找到与之一一对应的词,但是对于隐喻的翻译,则要另当别论。隐喻的翻译最常见的是显性隐喻和隐性隐喻,显性隐喻由于较为显见和简单,故而本文在此不做赘述,主要关注于隐性隐喻的直译翻译策略,以下为笔者搜集的例句及其分析,标有“试译”的句子为笔者所译,本文选用的汉语例句均来自张培基所译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

汉语例句分析:

1.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胡适《差不多先生》,15)

译文:His name is always on the lips of everybody because he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whole Chinese nation.

分析:译者采用直译法,将句中的隐喻部分“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直接译为与原文对应的“representative of the whole Chinese nation”,简洁明了。

2.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胡适《不要抛弃学问,21》)

译文:Learning is the casting mould.Forsake learning,and you will ruin yourself.

分析:原句将“学问”比作“铸器的工具”,在句子结构方面能够直接用直译法译成与原句相对应的“Learning is the casting mould”,简洁明了。

3.这盏灯就是友情。(巴金《朋友》,71)

译文:That beacon is friendship.

分析:原句将“灯”比喻为“友情”,句式结构可实现一一对应,故采用直译法译为A is B句式。

4.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茅盾《白杨赞礼》,150)

译文:When you travel by car through Northwest China’s boundless plateau,all you see before you is something like a huge yellow-and-green felt blanket.

分析:在翻译该句子的时候,既要考虑译文的可读性,又要考虑其文学性,译者在二者之间选择了后者,采用直译法并将其改为明喻的修辞手法,让读者一阅便知此处是将“plateau”喻为“ a huge yellow-and-green felt blanke”,

5.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茅盾《白杨赞礼》,150)

译文:They become a sea of rolling green waves whenever there is a soft breeze.

分析:在翻译“绿波”这一隐喻时作者将之直译为“a sea of rolling green waves”,因其相似表达在英语中也存在,故不再另起炉灶。

6.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量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动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茅盾《白杨赞礼》,150)

译文:Yellow is the soil-the uncultivated virgin soil.

Green are the wheat fields signifying man’s triumph over nature.

分析:句中的隐喻较为明显,故而译者直接采取了直译法将之译成与原句对应的句式。

7.没有在浮沉的人海中,翻过筋斗的和尚,不能算善知识。(庐隐,《恋爱不是游戏》,192)

译文:A Buddlist monk without having experienced ups and downs in the sea of mortals will have no true wisdom.

分析:由于“浮沉”一次的隐喻义在英文中有与之对应的表述,故译者采用直译法保留其隐喻义,译为“ups and downs”。

英语例句分析:

1.In November a cold,unseen stranger,whom the doctors called Pneumonia,stalked about the colony,touching one here and there with his icy fingers.(Selected Stories by O.Henry-The Last Leaf,102)

试译:十一月,就连医生们也素未谋面、冷酷无情的叫“肺炎”的家伙悄然降临这片扎地,用它冰冷的手指抚上人们的胸膛。

分析:纵览全句,作者将Pneumonia(肺炎)喻为一个素未谋面、冷酷无情的“家伙”,笔者在翻译的时候直接引用与中文相对应的直译法,将作者的隐含义表达出来,使语义通顺明了。

2.Behrman was a failure in art.(Selected Stories by O.Henry-The Last Leaf,106)

试译:在艺术造诣方面,贝尔曼无疑是个输家。

分析:句子中将比喻为一个在艺术方面表现的差强人意的失败者,英译汉中采用直译的方法,虽然没有将英文中的隐喻直接翻译出来,但却使得全局读起来自然通顺。

3.Bhhrman,his name is-some kind of an artist,I believe.(Selected Stories by O.Henry-The Last Leaf,108)

试译:我觉得,贝尔曼这个名字听起来倒是有点艺术家的味道。

分析:句中将贝尔曼比喻为带有艺术气息的事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个名字,而是将这个街区里住着的追逐艺术梦想的人都冠以“贝尔曼”这个带有艺术气息的头衔,采用直译法达到与原文对应。

4.So Della did it,which instigates the morl reflection that life is made up of sobs,sniffles,and smiles,with sniffles predominating.

试译:黛拉也确实这么干了,此举显得生活就是由哭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而抽噎总是生活的常态。

分析:句中将生活比喻为哭泣、抽噎和微笑的组合,采用直译法与原句对应。

5.Oh,and the next two hours tripped by on rosy wings.

试译: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就像插了翅般溜走。

分析:采用直译法将时间比喻成带翅膀的物体飞逝而过,与原句对应。

(二)认知隐喻的意译法

杨晶[8]认为,所谓意译法,指的是将出发语的隐喻概念映射消解,而把出发语的意思翻译出来。译者在遇到如古诗词、文言文、菜单、歇后语以及成语等的材料时,应首先考虑使用意译法,这是由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决定的,如此既能使读者充分了解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又能达到文化传播的效果。

汉语例句分析:

1.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胡适《差不多先生》,15)

译文:His surname is Cha and his given name,Buduo,which altogehther mean “About the Same”.

分析:原句的隐喻是将差不多先生比喻为随处可见的、哪里都有的一类人。译者采取意译的翻译策略,将“各省各县各村人氏”意译为通俗易懂的“About the Same”,如此一来,就能够让外国读者更清晰明了地读懂文章传达的含义,又不失文章原有的文学性。

2.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茅盾《白杨赞礼》,150)

译文:It must have been either the brainwave of a clever scholar,or a linguistic gem sanctioned by long usage.

分析:在翻译成语“妙手偶得”时,考虑到读者为无中国文化背景的外国人士,译者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将其译为“the brainwave of a clever scholar”,采用释义的方法将其清晰明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英语例句分析:

1.Pneumonia,too.He is an old,weak man,and the attack is acute.(Selected Stories by O.Henry-The Last Leaf,108-109)

试译:肺炎先生亦然。他是个年迈而虚弱的男人,他的攻击从来没有失手过。

分析:源句将肺炎比喻为年迈虚弱的男人,在英译汉时,笔者认为应该增加原句的强调意义,故而采用意译的方法将“肺炎”译为“肺炎先生”,增添作者的讽刺意味。

2.It did not exactly beggar discription,but it certainly had that word on the out-look for the mendicancy squard.

试译:确切来说,她家不是贫民窟,但看那外貌确实当得上这一个词。

分析:在此句的翻译中,笔者认为采用意译法将黛拉那破败空荡的家比喻为贫民窟、乞丐帮更为贴切,符合全文。

此外,认知隐喻较为常用的方法还有省译法,省译法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由于省译法在使用中较易判断,在此不再赘述。

例句: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1)

译文:The Chinese nation is now confronted with a rugged and dangerous section of its historical course.

分析:分析该句可发现其隐喻作用效果不大,因此译者对句中的隐喻部分直接采取了省译的策略,将“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直接译为“is now confronted with a rugged…”。

三、结语

至此,本文通过具体的实例阐释了在不同的句子中应对隐喻翻译的常用翻译方法。当然了,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所用到的翻译策略远不仅于此。在进行古诗等其他体裁的翻译时,我们会用到直译加注法、意译加注法等方法。在对文学性文本进行翻译时,还需根据作者的意图进行翻译,既不可言过其实亦不可言不符实。如何把握隐喻翻译的度,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文本练习来实现。对于非汉语文本中的关于俚语的认知隐喻识别,需要我们阅读大量的文献和书籍、影视剧本来积累,这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但正是这一过程的不断积累,我们才能更好地填充自身背景知识的空白,使翻译日趋完善。

本文所提供的作用是阐明认知隐喻中常用的翻译策略,意在为此研究的人提供一二信息与思路。译者在进行文学作品中隐喻部分的翻译时还应根据自身经验与实际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多学多练、鉴赏著名学者的译文加以改进自身。在提高外语水平的同时也应该就此思考如何提高母语水平的修养,更好地帮助中国文化走出去,切实地提高自身的认知隐喻翻译技能。

猜你喜欢
原句意译例句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好词好句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托福阅读句子简化题解题策略
强调结构面面观
单元知识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