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敏
(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作为对学生开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德育是每一位教师的共同职责,而并非单纯是思政教师所应肩负的责任。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确保思政工作得到稳步推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教师将德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就需要采用渗透的方法。
如何提升德育的渗透效果,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只有从宏观的制度架构创新和微观的教师个人努力两个方面同时着手,才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渗透的效果。从宏观上来说,一方面社会各界应该在学校思政教育的渗透制度的改进和创新中发挥作用,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更需要将其高度重视起来,将制度最大程度完善,另一方面需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为德育渗透提供最好的外围环境。从微观上来说,增进教师的渗透意识,不仅需要教师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还需要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现阶段学校思政教育渗透得不到实质性进展的关键原因就在于缺少制度保障。就学科而言,教师应该从课程的教学性质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层面,向学生渗透思政教育。另外,学科的思政渗透还需要教师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课程内容为中心,创新教学理念,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力求课堂教学模式为更多学生所喜爱。
学校德育渗透效果无法得到切实保证的首要因素就是缺乏健全的制度。各门课程的任课老师在本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新安排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同样需要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然而,如果缺乏外围制度的相关支持,在任课教师的眼中,德育渗透将变成可有可无的事情。因此,学校德育的规章制度架构和评估考核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德育渗透主动性的发挥程度。在目前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的双重背景下,中国的德育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目前各级学校特别是中学的德育制度并没有完全根据时代的境况与时俱进。《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明确要求:实现民族素质的全面提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素质教育要以国家教育方针为导向,从受教育者的长远发展出发,兼顾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提升受教育者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同时促使其在德智体等多个方面获得全面进步和发展。[2]但是就目前来看,素质教育依然处于改革之中,在许多学校仍然是应试教育为中心,注重的是学生的分数,而非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在品德方面生动、活泼和主动地发展。这要求学校构建科学完善的德育渗透制度,确保德育的实效性。在笔者看来,学校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应该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学生的地位,改变目前存在的“德育为智育服务”的不当情形。当下理想的德育制度架构,应该力争借助多样化的举措对老师进行激励,以使其在德育工作中发挥应有之为,助推德育渗透向纵深发展。学校的教务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推进德育的渗透工作。例如,在教师评职称、评优秀教师的时候,改变以前过分关注工作业绩的做法,可将德育的成绩作为重要条件之一;对德育表现不佳的教师、班级和学生给予批评指正。学校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加强对德育的奖惩力度,甚至可以和年终绩效联系起来,以改变个别教师对德育工作毫不在意的情形。
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德育制度架构能够有效地提升广大教师学科德育渗透的积极性,使他们抛弃过时的工作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渗透德育思想。当然,设想完全依靠学校推行德育制度改革是不切实际的,这需要外围制度的建构。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德育现状的指导、评估和监督制度,使德育制度化,才能够真正促使学校加强德育的渗透工作。
人是环境中的人,受到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思想家已经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作用。荀子曾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塑造了一个人的道德观,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具体到青少年来说,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种教育环境至关重要。
家庭和社会环境在极大程度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全新的历史阶段,家庭和社会环境向青少年传播的价值观念难以有效对接学校传播的价值观念,更有甚者会出现冲突和对立。在学校里,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学生中得到了广泛传播,而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所传播价值观念的主流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有研究者指出:学校教育向学生渗透无私博爱,而家庭和社会教育却向学生渗透功利主义思想和实用主义理念;学校引导学生恪守原则、信守承诺,家庭和社会却向其传播明哲保身的思想;学校教育学生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家庭和社会却教其逢场作戏的本领。[3]家庭和社会鼓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极大地冲击着学校宣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的社会环境的核心要素是社会舆论环境。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价值倾向充斥在各种媒体中。例如青少年喜欢观看电视,而在无形中其就会被带入到电视所宣扬的价值观念中。宫廷斗争剧是青少年尤为喜欢的电视类型。但宫廷斗争剧的特点之一是极力宣扬人性恶的一面,宣扬如何通过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在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中生存下去。这种所谓的“斗争哲学”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团队精神格格不入,但是在青少年之中却极有市场。此外,浙江卫视的《非诚勿扰》是一个颇受大众欢迎的电视相亲节目。该节目打着“相亲”的旗号,却从来没有促成过任何一对青年的婚姻。参加相亲节目的女性很多是平面模特,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男朋友,但是抱着成名、提高出名度的目的参加该节目。该节目男女嘉宾的话语中影射着自由主义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对青少年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社会舆论环境有必要进行有效净化,以保证其正向引导作用落到实处。各类媒体和电影等需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各类媒体需要在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上发挥重要作用,敢于正视社会热点,进行道德评判,澄清事情的真相。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加直接、深远。温馨和谐、乐观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家庭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人格。恩格斯很早就关注到了受到资本制度影响下的工人家庭的教育状况,其认为可以用悲惨对这种教育状况进行概括。在研究后其指出:对家庭义务的极大漠视在英国工人中普遍存在,对孩子的漠不关心程度更甚;究其原因,与现代社会制度脱不了干系;与父亲一样,逃不开恶劣的成长环境,孩子想要成为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并不容易[4]。当前很大一部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存在着不正确的价值导向。例如许多父母引导孩子学习请客送礼之道,毫无培养孩子努力奋斗的意识;;许多父母注重孩子的成绩,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让孩子参加各类辅导班,但却缺乏与孩子心灵的沟通;个别父母因为职业晋升问题向家人抱怨、发牢骚,却忽略了个人能力和知识所导致的晋升瓶颈。为了保证孩子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父母就应该为孩子积极创设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以进取精神影响和带动孩子,使孩子能够胸怀抱负,心系天下。应该注意到的是优化家庭环境需要学校参与其中,开展相关活动对家长进行教育,以理论指导学生家长不断地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最终使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这一大环境。可以说,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学校环境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学校已非昔日安静和谐的象牙之塔,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有害的社会风气已经蔓延至学校,有鉴于此,优化学校环境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来优化学校的环境。例如学校图书馆可以建设创客空间,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校可以在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强化学生们的民族认同,坚定学生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学校也可以邀请科学家和英雄模范做讲座,他们的拼命精神和奋斗经历可以深入到学生的脑海中,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也可以组织各类活动,优化学校的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将镌刻有名人名言的牌匾悬挂于学校师生的必经之地,在无形中影响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服务社会、创新创业等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这种做法既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显著提升,还可以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
总之,优化青少年的德育环境,需要有效借助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如果家庭和社会无法正向引导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念,与学校的教育背道而驰,就会导致学校陷入到德育教育的尴尬境地,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负面作用。
教师扮演着思政德育的引领者和组织者的重要角色。在全球化和新媒体的时代语境中,单纯的意识形态灌输的方法已经引起青少年的质疑和反感,因此迫切需要与时俱进、改变德育的方法。在当今的新形势下,可以采取渗透的方法,即通过隐性教育的方法,追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学生们的个性特征和思想观念受到教师极大程度的影响。在《教学的三要素》中,乌申斯基指出:一切教育都应该以尊重教育者的个性为前提;只有在人的个性的保证之下,教育的源泉才能够流露出来;无论是考虑的多么周密的规章制度,都无法将教育中的个性取而代之;在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同时,教育者的教育才能够渗入到性格之中,以自身个性和性格影响受教育者个性和性格的形成和发展。[5]现阶段,专业任课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较为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德育的渗透。增进教师的渗透意识,不仅需要教师创新教育理念,还需要教师率先垂范。
强化教师的渗透意识,首先就需要教师创新教育理念。现阶段,很多教师认为自己仅仅负责专业领域的知识传授,德育渗透并非其职责所在。实际情况是每一位教师不但承担着传授知识和文化的职责,也在承担着培养人才、塑造人格、引导学生前进的重任。如何使教学理念能够得到创新并在实践应用中收到成效?就语文教师而言,应该从学习强化德育渗透的方法入手,多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以此保证德育渗透水到渠成。此外,语文教师需要将文学审美和道德教育联系起来,将文学经典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提高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深度,增进学生对民族的认同。在讲岳飞的《满江红》的时候,教师可以分析岳飞的民族精神,坚定学生们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决心。
其次,确保教师的渗透意识得到强化,成为学生的学习典范。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对生活充满抱怨、工作态度消极的老师不仅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且可能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对生活乐观向上、热爱专业的老师会感染自己的学生,使他们爱上自己的专业,变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教师良好的授课的语言行为也是正面影响学生的重要体现。在授课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学习情境之中,进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是每个老师都必须铭记在心的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对人的特征和各个方面的完善给予关注和关心的同时,教育者在每时每刻都需要重视上述二者间的和谐,而道德在和谐中起到主导作用。[6]各科教师虽然主要传授本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却有不可回避的德育渗透的义务。“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应该尽力提升个人修养,使之达到“学问渊博、道德高尚”的境界,用自己的境界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