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碧荣 苏艳萍
摘 要:小学教学也开始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语文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好教学的分析与研究工作,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同時还要不断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小学教学;语文阅读;阅读技巧
一 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小学生拓宽增加知识的渠道,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普遍活泼好动,对生硬的说教知识不感兴趣,因此阅读教学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课堂效率低下,无法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尽最大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带领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 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教学情境
从实际上来说,教学艺术并不是要教会学生本领,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唤醒学生相关的意识,以此来激发与鼓励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与发展。兴趣是学生做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学习兴趣的影响下,才能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也就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阅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先深入到学生中去,掌握好学生的年龄特点,明确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在此基础上来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与发展。首先,借助真实的情境来进行教学。对于这种教学方法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好身边的实际事物,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探究,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掌握。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在中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比较适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常识性的文章时,就要运用好这种教学方法。
三 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学习语文以及其他学科的基本技巧,将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学会默读、朗读、诵读以及精读、速读、略读等阅读基本功,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增强语言理解能力,不断体会阅读的乐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所以课堂中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自由地阅读,同时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自学和思考,再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领悟文章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学习之后,教师要进行点拨和指导,使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和明确的思路。最后教师要结合课堂内容,为学生讲解不同内容的不同阅读方法,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不仅能解决课文中的问题,而且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四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所谓想象,就是人们根据已知的东西在头脑中展开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通过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力,根据已有的知识动脑去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从而让学生体验阅读过程中的快乐,让学生在阅读中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充分的引导作用,运用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章内容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去感受文章的意境,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开动脑筋,去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引导学生想象还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声形并茂的视听感受中去展开想象,与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刻交流。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方法有很多,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午挖掘和发现,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同样如此。只有通过长期、广泛的阅读训练,才能不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