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之思考

2019-01-14 02:54张斌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成果转化评价机制社会科学

张斌

摘 要:服务社会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之一,社会科学成果只有经过转化,才能体现其社会价值。现行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及科研管理体制等因素制约了研究成果的转化。当前,应通过制定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法、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完善成果评价机制等措施,进一步促进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

关键词:社会科学;成果转化;评价机制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4.017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9)04-0090-05

近年来,《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出台,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承担各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4万多项,出版著作约11万部,发表论文131万篇,提交各类咨政报告4.3万篇[1],这些成果展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的增强与研究水平的提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大多数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率低,社会科学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的不协调现象已影响其自身的繁荣发展。因此,加快社会科学成果的及时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类型

社会科学成果是指对社会科学领域某些未知的或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通常是一些较为笼统抽象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一般通过论文、著作、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译著、译文、工具书、学术普及读物、软件、教材、影像资料等形式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或社会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社会科学成果作为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精神产品,经过转化,对社会现实产生影响,以发挥其社会功能。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有以下几种类型:(1)以建议方案、决策参考和咨询服务等形式解决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问题,研究成果被直接应用和推广;(2)研究成果在整个科学体系内转化,如基础理论成果向应用研究转化等;(3)研究成果通过媒介向大众传播,提升国民社会科学素质及道德境界等;(4)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创新人才[2]。社会科学成果只有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其社会价值。

二、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现状

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表(人文、社科类)》(2009—2017年)数据显示,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中,人均研究与咨询报告的提交数和采纳数分别为2.43项/百人和 1.18项/百人[3],这表明高校社会科学成果虽然丰硕,但转化效率低下、转化成效不明显。以辽宁省为例,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率低,大量的社会科学成果只是作为“论文成果”“著作成果”“鉴定成果”等被束之高阁[4],未体现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远未充分发挥。

(二)影响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

1. 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社会科学界五路大军——高校、社会科学院、党校(行政学院)、科研院所、党政研究机构,作为社会科学成果供给的主体,如何让研究成果进入政府部门的决策领域与实际领域,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作为社会科学成果的应用主体,如何获得真正需求的研究成果,他们之间缺乏沟通机制,这种社会科学成果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沟通渠道的缺失[5],阻礙了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

现阶段,对于大量优秀社会科学成果,缺乏一套搜集整理、研究处理、结果反馈的渠道和转化机制[6];而对于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实现其顺利转化,一般需要经过呈报、决策、形成政策、政策贯彻等多个环节[5]。调查CNKI“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数据显示,大连金普新区设施农业发展对策研究、甘井子区跨境电商营商环境评估研究、中山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等几十篇成果,是当前市委市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并结合实际调研而成,是关注大连经济、社会、文化与民生等方面的社会科学成果,由于现行转化机制不健全,其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远未发挥出来。

近年来刊发于内参的《关于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的研究》《培育我市县域经济新动能的思路与对策》《创新发展是动能转换的基本路径》《加快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的建议》《推进我市低收入乡村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以信息化推进我市乡村振兴的建议》等成果得到领导批示后转相关部门。但是,对于这些批示成果,相关工作部门是否认真讨论与落实,是否借鉴、采纳专家学者的意见,在政策制定后是否反馈有关部门等缺乏监督,可能会使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无法实现其社会价值。如果建议被采纳后反馈给专家学者,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是积极的促进与推动应用研究的动力。

2. 现行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问题。全面、合理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办法,对于促进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是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者的统一,对于基础理论成果的评价,重点考核其学术价值,以学术上的创新性作为其评价的主要标准;应用性成果应以社会效益作为其评价的主要标准,即以对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的针对性、对策的可操作性及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等为指标[7]。

作为创造性的精神劳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后才会逐渐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要求,在评价社会科学成果时,坚持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协调、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衔接、当前评价和长远评价相补充[8]。而现行的以量化评价为主导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体现的是成果的时效性,这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律不相符合,其评价信度也就大打折扣,导致了大多数社会科学成果仅以期刊发表、职称评定、成果获奖、领导批示等形式体现。

目前,从总体上看,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评价办法严重滞后。我国高校人文学科学术评价制度普遍采用的是成果级别和成果数量的评价模式,这种科研量化指标体系不科学[9],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称评定方面,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没有纳入职称评审指标体系中,应用型研究成果在职称评定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科研考核主要以论文数量、刊物级别,著作数量、出版社级别,课题数量、课题级别等为评价指标[2],关注的是研究成果被转摘和引用的频度与获奖情况等;而成果的应用价值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所占权重不大,缺乏可操作性的质量指标以及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评价体系。二是在社会科学成果评奖方面, 评奖标准比较注重论文和著作,而应用研究成果所占比重少。

3.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自身问题。长期以来实行的科研管理与考核制度中,缺乏针对应用类社会科学成果的考核指标,导致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成果应用转化意识淡薄。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普遍存在重立项轻质量的现象,科研成果数量可观,但精品少、原创性成果少、值得推广转化的社会科学成果少[4]。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囿于专业角度和兴趣,更多地关注基础理论研究,对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关注度不够,其研究成果缺乏针对性与可行性,往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三、促进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建议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参与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大[10]。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中,运用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向决策咨询、教育教学等方面转化,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当务之急。

(一)出台国家层面的保障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多项政策措施[11],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自然科学领域相比,社会科学领域应加紧立法步伐。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已明确强调,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立法工作。学者刘白驹在1989年第2期《当代法学》上发表了“社会科学立法问题初探”一文,呼吁制定“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法”和“社会科学奖励法”等。有学者建议,尽快制定“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5],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政府和社会各界在社会科学转化应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把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截至目前,尽管已有多个省份发布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如《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2019年)规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应当为公众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和服务,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12],但我国尚没有一部关于社会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等的法律规定。

(二)创新科研管理工作机制

哲学社会科学界要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智囊团”,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党委和政府要经常向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一些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目前,地方社会科学院、各级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技厅(局)、科协、省(市)委政研室、统战部等每年定期发布课题,在这项工作中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选题立项指南上,课题发布单位要加强政策引导,重点扶持有利于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应用学科研究,把是否有利于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作为其核心要素;二是要实行政策倾斜,鼓勵科研人员积极争取横向课题和项目,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6],与地方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等加强联系,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此外,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社会科学成果的后续管理模式,尝试用市场化的手段[13],以促进研究成果运用于党和政府决策与经济社会发展中,扩大成果的社会效应。

(三)畅通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

1. 建立智库成果报告制度,拓宽成果应用转化渠道,提高转化效率[14]。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有关职能部门建立固定联系制度,建立、完善定期向领导和领导机关呈报成果制度[7],实行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等,拓宽政府与研究机构间的信息交流渠道。

2. 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优秀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一是建立健全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发布制度,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座谈会、论坛等,使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社会科学成果。二是加大对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推广普及,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作用,推动优秀成果更多更及时地应用于实际,使研究成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大连日报》自2013年起开设了大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科学院)推荐栏目,定期发布大连市各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科学专家成果,这也是对公众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有益形式。

3. 加强社会科学成果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信息共享网络平台[2],开展应用性社会科学成果的信息统计,建立社会科学成果库,实现成果共享,为成果及时转化搭建网络平台。《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信息化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信息化平台[1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建立的“一网两平台”搭建了全国社会科学系统和广大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社会科学信息、展示科研成果的渠道[15]。

4. 鼓励和支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开展咨询活动,与党政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加强信息沟通,及时了解社会各阶层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现实需求和信息反馈。《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2014年)规定,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应当结合学科优势,组织、指导、支持本机构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和研究成果应用,面向公众举办讲座、提供咨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的建设为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借鉴,建立健全社会科学成果走向市场的中介服务机制,发展信息咨询与中介服务机构[5],推进社会科学成果的有偿转让。

(四)完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

为推进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应健全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加快建立社会科学成果分类评价模式。“以学术质量、社会影响、实际效果为衡量标准,完善以质量创新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办法,构建用户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和激励机制”[14]。对应用对策研究成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国内多所高校已做了有益尝试,先后制定出台了决策咨询成果的评价办法。2014年中山大学制定了《中山大学关于加强决策研究的实施办法(试行)》,从制度上针对成果分类评价进行了探索,将决策研究成果纳入科研评价体系中,建立了与论文类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相对应的决策研究成果评价体系[16]。

有学者提出,以法规方式确立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应涵盖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包括战略研究)成果的评价和研究工作的评价[17]。一是要健全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建立开放的成果同行评议大数据平台和开展评价数据资源建设;二是大力推进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三是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介评价机构的资格认证和监督管理制度[18]。2017年,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先后发布规定,将师生在网络媒体中发表的优秀成果纳入学术成果考核体系之中[19],强调学术成果的社会评价,这是对推进研究成果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有益尝试。

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过程中,应以成果转化和应用后的效益水平、社会影响为标准,进一步强化与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工作的关联度,有学者提出学术评价和应用评价相结合、普通评价和特殊评价相结合的建议[9]。《江西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2017年)、《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2016年)、《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办法》(2011年)等都对有关部门、单位在组织社会科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定时,应当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成果作为综合评价与考核的依据之一作了规定。《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规定,对推动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产生重大作用或者取得显著社会效益的社会科学普及作品的主要作者,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推荐申报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此外,还要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应用对策研究成果被决策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采纳,并用于实践而产生积极效果,及时给予奖励。在社会科学成果评奖方面,对于这一类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应优先考虑,设立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奖”等。

(五)社会科学工作者抓准研究视角

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14]。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在研究中树立对策意识和问题意识,把理论研究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推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国际,应用研究要凸显自身价值和功能,把党和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相关部门进行配合,为党和政府出谋划策,服务地方,促进成果的转化应用。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立足现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六)提升全民社会科学素养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1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履行其所承担的强大的社会职能,更好地服务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全民社会科学意识的提高,需要党委政府、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及其他部门工作者的相互配合、通力协作。社会科学普及是实现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转化的重要手段,社会科学普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胡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校要走在前列——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解读《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7-06-22(01).

[2]郑文涛.关于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对策的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2).

[3]徐巍.“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困境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天津科技,2019(6).

[4]刘春霞.当前辽宁省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

[5]郑文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

[6]朱妙宽,朱海平. 应该重视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和应用[J].东方论坛,2015(4).

[7]谢瑾岚.加快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4).

[8]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EB/OL].(2011-11-07)[2019-06-13].http://old.moe.gov.cn//puld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13-zcej/201111/xxgk_126301.html.

[9]解 雯.构建和完善以代表作为核心的人文学科学术评价体系[J].高教论坛,2015(5).

[10]刘云山在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会议上讲话. [EB/OL].(2006-04-24)[2019-06-13].http://www.gov.cn/jrzg/2006-04/24/content_263068.htm.

[11]汝绪伟,李海波,陈 娜.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

[12]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EB/OL].(2019-03-26)[2019-07-11].http://sx.people.com.cn/n2/2019/03/26/c189130-32775541.html.

[13]任宗哲,卜晓军.对地方高校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服务功能的思考[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6).

[14]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EB/OL].(2017-06-16)[2019-06-13].http:/www.gov.cn/xinwen/2017-05/16/content_5194467.htm.

[15]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挥社会科学联作用 促进成果转化[C]//全国社会科联工作会议主题发言文集,2010:158.

[16]姜帆,黄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思考及建议[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4).

[17]牟 岱.巩固繁荣成果重在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立法[J].党政干部学刊,2011(8).

[18]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评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 (2016-08-25)[2019-06-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151/201609/t20160920_281586.html.

[19]沈 丹,張福颖. 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社会评价——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与服务创新[J].中国编辑,2010(12).

责任编辑:刘   昂

猜你喜欢
成果转化评价机制社会科学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适应新常态,推动军队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我国电力专利成果转化因素分析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辽宁省技术市场发展现状浅析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