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如洋
摘 要: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自信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桂西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也面临抵抗市场经济冲击能力弱、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式微明显甚至面临消亡的困境。在新时代,要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做到保护和挖掘先行,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使之既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西河池市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5.009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339(2019)05-0045-06
位于桂西北的河池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全市11个县(区)中有5个民族自治县、11个民族乡,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水等多个世居民族,其中仫佬族自治县、毛南族自治县为全国仅有,有着非常丰富且独特的民族文化。瑶族中的一支——白裤瑶,总人口约3万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认为是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加上市场经济和技术等外部因素的冲击,以及自身传承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自身发展需求等原因,一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出现了无人欣赏、后继无人的窘境,面临着消亡的情况。当前,深入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池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河池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千年的铜鼓文化、刘三姐歌谣文化、毛南族傩文化、仫佬族依饭文化、白裤瑶风情文化、壮族蚂拐文化等交相辉映,构成河池千姿百态的民族文化景观。近年来,河池市结合民族地区实际,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加快构建“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新格局,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一)完善工作机制,非遗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2012年以来,河池市有7个县(区)国有文艺院团整体改制为县级非遗保护中心,市歌舞团也改制为市非遗保护中心,全市专门从事非遗人员从20多人增加到200多人,先后制定出台了多项指导性文件。如《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全市民族文化保护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 强化重点保护,逐步完善非遗名录体系
在开展非遗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体系。目前,河池市非遗条目总量为8 740个,涵盖8个门类100多个种类。截至2019年4月,已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9个、自治区级项目名录68个、市级项目名錄113个、县级项目名录592个,有国家级传承人8人、自治区级传承人50人、市级传承人123人。2017年8月,有12个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列入自治区级传承手工技艺振兴目录。
(三)民族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相融合
1. 实施整体性保护,保护区建设有序推进。2012年12月,文化部批复同意设立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意味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富、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在保证核心区能够得到重点保护的同时,将全市纳入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范围。采取“遗产专家指导,地方政府推动,遗产地居民参与”的共建模式,积极探索保护区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活态性传承和生产性保护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建立了一批传承展示场馆。目前,河池市已建立铜鼓文化生态保护村8个、传习基地及传习所26个、传习示范户10个。环江县铜鼓技艺传承人韦启初、韦启参两兄弟建起了铜鼓铸造厂,申请注册了铜鼓铸造模具等3项专利,年生产销售仿古铜鼓、铜鼓工艺品上万件,产品销往法国及东南亚等地[1]。
2. 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增强文化凝聚力。加大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为例,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论证,该县重点实施“十大民族文化”工程,即非遗文化、依饭文化、走坡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人文文化、乡土文化、精品文化、公共文化,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
3.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效益初显。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日趋完善。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研发成果突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推动全市旅游经济指标不断增长。“十二五”期间,河池市年旅游总收入由“十一五”期末的44.1亿元增长至182.16亿元,增长了3.13倍。2018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 422.37万人次,同比增长29.30%,旅游总消费410.97亿元,同比增长36.71%。据初步统计,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对全市旅游经济指标增长贡献率达40%以上。
以少数民族文化带动乡村旅游,围绕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和百里龙江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带建设,河池市强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旅游品牌创建、旅游客源市场拓展等重点工作,推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效益初显。
(四)创新传承方式,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有声有色
建立中小学非遗传承学校和实践教育基地,将优秀民族文化编成乡土教材纳入课堂教学,大力提升非遗传承的深度和广度。金城江区第五小学成立传统音乐、传统手艺、传统体育等10多个兴趣小组,编写特色校本教材《最美河池》,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优秀文化传承学校。南丹县在白裤瑶聚居地中小学开设白裤瑶文化传承班,里湖乡中心小学将民族传统舞蹈《勤泽格拉》编汇成课间操试行推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非遗”项目抢粽粑、仫佬竹球、仫佬族刺绣、剪纸、竹梆谣等,已进入罗城高中、罗城中学、二小等学校,以兴趣课堂的形式开展[2],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得到传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小学秉承“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办学理念,深挖毛南族文化内涵,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之中,形成以保护传承毛南族文化为核心、优秀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办学特色,真正做到传承民族文化从娃娃抓起。
(五)开展民俗文化活动,非遗传承与传播不断提升
1. 积极支持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形成文化展演项目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围绕“壮族三月三”、文化遗产日和民族传统节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俗文化活动,展示各民族文化,形成“一县一节”民族文化格局,壮族蚂拐节、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分龙节、瑶族祝著节、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白裤瑶年街节等民族节庆,带动当地恢复相关民俗活动,促进非遗在社区文化生活中延续和发展,营造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
2. 创编民族文化精品,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2年以来,组织编排大型民族音乐舞诗《铜鼓》,参加第八届广西戏剧展荣获5个大奖。出版《河池铜鼓》《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壮族铜鼓习俗》等图书。河池电视台开设《纪录河池》栏目,拍摄制作民族风情和非遗系列纪录片共20集,集中宣传展示河池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编创《刘三姐》《顶卡花》《土地与三娘》民族特色歌舞节目,组织编创和表演人员到国内各地、港澳地区以及捷克、德国、美国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提升了河池民族文化知名度。
3. 逐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形成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例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先后建成民族文化广场、仫佬族剧院、仫佬族博物馆、仫佬族文化风情街、于成龙廉政文化广场、走坡广场及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屯级文化活动室等一批公共文化场馆(所),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高于全区平均水平。通过建立文化志愿者机构、举办培训班、组织开展活动、培养传承人等方式,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二、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施中存在问题和困难检视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发生变化
1. 机制不完善,人员经费设施不足。目前,河池市还有都安、大化、罗城、巴马四个民族县尚未设立非遗文化保护专门机构和专项经费,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2. 内生动力弱化,民族文化传承对政府力量的依赖加强。民族文化往往来自最基层,根植于民众当中,但相当一部分人保护意识淡漠,责任感、使命感不强,或者对非遗知识不甚了解。非遗项目往往涉及面广,文化部门因受职权所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非遗项目传承问题,往往只是作一般程序性的保护。民族文化传承,仅靠政府力量进行保护和举办各种活动推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
3. 缺乏整体规划,产业化集聚和市场化开发较低。一是缺乏保护传承的整体规划和布局。二是非遗文化产业化集聚和市场化开发较低,以生产实现保护目的较难实现。如仫佬族刺绣、民间剪纸技艺、煤砂罐制作技艺为家庭式手工作坊,仅利用家中的有限场地进行生产,发展空间狭小,产量受到极大限制。三是非遗资源与旅游资源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如还未能做好相关旅游产品的宣传、开发及旅游发展工作,紧密对接乡村振兴建设还不够等。
(二)民族文化传承面临文化冲击与文化重构的挑战
1. 外来文化的影响。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少数民族与外界接触交流的大门打开,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传统习俗、技艺和文化不可避免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例如,一些富有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的少数民族旧建筑及村落遭到破坏和摒弃,不少传统的节庆活动也开始大量地掺杂现代形式的娱乐及商品交易内容[3],观众甚至参与者的关注度更多集中在明星或者品牌产品而非原汁原味的文化习俗上,再加上各种现代传媒的普及,传统民族文艺如对歌、民间戏曲等逐渐被现代音乐、影视节目所取代。
2. 传统民族文化与文化拥有者的生活相脱节趋势明显。例如,罗城煤砂罐因为价格低廉且实用耐用一直以来成为仫佬族群众的传统生活用具,当地人广泛用来烧水、煮饭、炒菜、装酒、盛物等,堪称仫佬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杰作。但随着用电的普及和各种物美价廉的电器、厨具的出现,人们逐渐开始改用电饭锅、电磁炉、微波炉等,加上煤砂罐本身颜色、造型单一,做工相对简陋,而且随着现代人健康环保观念的提升,使用煤砂罐的人家越来越少,煤砂罐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煤砂罐制作技艺及其文化也因为失去了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而出现荒废,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更无从谈起。
(三)现代化进程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
1. 传承乏力,前景堪忧。一是家族传承人才断层,传承难度不断加大。例如,目前罗城仫佬族自治县83个非遗保护项目中,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只有12人,他们享有传承补助经费。传承人屈指可数,随着年龄增长,项目保护处于“有人教无人学,有心学无人教”的两难境地[4]。二是受众群体断层,生存空间萎缩。传统民族文化在中老年人中还有一定影响,而年轻一代普遍不感兴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生存,随着掌握这些技艺的老人们的过世,如不加以保护和传承,“也终将会随着他们的逝去,而永远消失”[5]。
2. 文化和技艺拥有者为生计所迫放弃传承、拒绝传承。民间手工艺品的生产销售,多为家庭作坊式运作经营,从业者学艺难度大、工作条件差、收入低,项目或行业后继乏人,甚至整个业界都面临消亡。例如罗城仫佬族的传统项目“舞草龙”,只在固定的节庆日那几天才需要,每个活动点也只要一条草龙,市场小,而传承者为了保留这一有限的利润空间,对自己的技艺拒绝对外传承。
三、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思考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在现代化进程中,部分已经丧失使用价值的少数民族器物逐渐淘汰、消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一些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也逐渐湮没,逐渐形成新的风俗和习惯。对于特有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必须要做到保护和挖掘先行,让优秀民族文化在活态传承中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在民族交融中生發存在的价值。
(一)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相结合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一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文化部门牵头、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文化保护机制。政府应对特色民族文化项目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倾斜。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专门机构,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吸纳有实力的社会组织、企业、个人进行资助保护,发挥公众在保护中的作用,设立非遗保护基金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社会资本通过个人投资、入股分红等形式参与政策允许的文化运作投资。二是让民众自觉参与其中,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是民族文化活在民间的前提。没有拥有者的合作,政府可能只是在欣赏其他人的文化遗产 [6]。所以,必须充分尊重当地群众作为该民族文化的主体的意愿和文化发展规律,“遵循‘文化保护在原地的理念,通过‘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居民参与的方式,让当地群众成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主角”[7]。让民众自觉参与其中,从而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保护。
2. 增强传承技术手段,加大保护力度。坚持“传承文明、记录历史,留住乡愁”,为经济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利用录音、录像、数字化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非遗档案数据库,完好保存非遗项目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传承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传承人才培养,探索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承机制
1. 拓宽传承对象,壮大传承队伍。由传统家族式向现代社会化转换,对濒危项目,政府应投入专项资金和人力进行传承培训,培养建立非遗传承人队伍。
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非遗传承人待遇。第一,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实干精神的专业队伍。第二,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提高从业者的理论素质和审美素养,培养专业人才,深层次发掘民族文化内涵。第三,提高人才待遇,引进专兼职专业人才,不断提高民间艺人和传承人的待遇。第四,加强非遗传承人的甄别、评定工作,建立健全名录体系,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又要采取措施明确传承人的责任,做好传承发展工作。
3. 深化落实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一是大力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工作,把非遗文化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纳入教学计划安排,编写特色教材,开展文化建设,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二是做好非遗知识普及教育,开办非遗兴趣班,开设非遗知识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携手非遗传承人设立非遗工作室,吸引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引导学生走上传习之路。
4. 建立非遗传习基地(点)和传习展馆,培养传习人群。在民族文化集中地域,科学规划建立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基地,扶持民间艺人开展传习活动,培养传习人群,建立集参观、展览、传习、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非遗展示传习馆。
(三)以市场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现代化为少数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带来很多变化,但社会的进步也会使他们在抛弃一些传统文化时,反而更加珍视自己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特别是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所带来的切实的经济利益,使他们更加有意识保护和传承其民族传统文化”[3]。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产业效应打造民族文化品牌,让群众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中获得效益,促进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
1. 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让非遗文化走进景区。一是注重与旅游业发展的对接。积极开拓非遗项目方面旅游, 建设非遗特色乡镇和村屯,把民间传统手艺技艺、民俗活动、美食、民间音乐舞蹈、传统体育竞技等进行整体包装和集聚,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以特有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和文化底蕴拓宽旅游文化内涵,打响知名度。例如,南丹王尚屯整体布局以村落为中心,保持原有状态,展示居民日常的生活为主,以一些有规模的日常表演为辅,同时添加适量的旅游服务设施,引导游客围绕白裤瑶的生活逐步理解白裤瑶民俗风情,已成为里湖瑶族乡第一个集旅游观光、民俗风情表演、农家乐、休闲养生为一体,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2010年,该村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大约在1 500元左右,到了2014年,年人均纯收入已翻了三番,达4 500元左右[8]。当地百姓在本色参加商业演出的同时,尝到了在日常生活中创效益、在家门口挣钱的甜头,逐步认识到自身独特民族文化的价值,从而唤醒民众自觉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热情。二是做好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对接。重视特有少数民族项目的独特性,鼓励非遗项目注册商标、民族技艺申请专利,既是对传承人、制作者知识产权的尊重和有效保护,也有利于非遗项目在产业化、市场化中得到传承发展。三是注重与乡村振兴的对接。利用旅游文化资源,制定符合实际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整合好资源,开发非遗文化精品景点和旅游产品精品,让更多的非遗文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依托旅游市场,以旅游带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使民族文化优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 以现代技术手段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鼓励、支持传承人转变思想,由自给自足向市场需求型转变,在传统工艺、技术上大胆创新,使产业化生产成为传承非遗的重要渠道。例如举办各类非遗培训班,提高传承人的传承技能,拓展其思路以及研发水平,将现代技术融入传统工艺,研制出符合消费者和市场需要的产品。联合大专院校建立非遗工作站及基地,以此为平台培养非遗传承人,通过团队协作研发传统艺术品种类和生产工艺,提高艺术品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增加产品销量及文化附加值,使传统文化在活态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二是加大民族文创产品的研发力度,积极开发以旅游者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民间工艺品、纪念品,逐步壮大民族间工艺品加工业。开发具有品牌和富有民族特征的文化创意产品,不仅能够促使消费者探究产品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更能激起本民族族人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能促进商业业态与文化创意元素的融合,使民族文创产品作为旅游商品进入到更多人的生活之中。三是借助现代发达的网络视听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增加民族文化传播渠道,吸取现代流行元素对民间故事传说、音乐、舞蹈等进行改编改造,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特点。例如山歌微信对唱,在山歌内容上融入契合主流意识形态、感恩党和政府、歌颂美好生活的内容;在广场舞中融入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体育元素,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民族音乐、舞蹈中融进现代音乐、舞蹈元素,使之更加契合年轻人的需求,增强吸引力。
3. 整合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设少数民族先进文化。要深挖民族文化的内涵,拓展其外延。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过程。例如毛南族在“分龙节”以歌舞、祭仪来娱神、娱人活动中,人们会戴上面具,装扮成各路神灵祈福、还愿,感谢神灵对自家的护佑,其实就是一种感恩文化。南丹白裤瑶民子孙后代继承先祖团结互助、和谐同生的优良传统,不仅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还体现在对待大自然方面。例如王尚屯,村边古树环绕,但从来没有一个村民砍过一根树枝,就算一些树的枝干自然干枯了,也不会有人捡回家当柴烧。在他们眼里,这些树也有生命,而且是他们的保护神[8]。不管是感恩,还是邻里之间友善互助、保护生态环境,其内涵与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相契合的。随着少数民族文化由封闭走向开放,在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综合性创造、实践性转化,使之在文化趋同中既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参考文献]
[1]铜鼓文化擦亮河池旅游品牌[EB/OL].(2019-02-12)[2019-07-03].http://news.ctnews.com.cn/zglyb/html/2019-02/12/content_337121.htm?div=-1.
[2]罗城“五加强”传承保护“非遗文化”[EB/OL].(2018-03-01)[2019-07-11].http://www.gxmzb.net/content/2018-06/01/content_25030.htm.
[3]崔玉范.试论“人口較少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发展方向——以赫哲族传统文化为例[J].满语研究,2009(2).
[4]非遗传承陷困境 “德州跑驴”高难动作面临失传[EB/OL].(2014-12-04)[2019-07-11].http://dezhou.qlwb.com.cn/2014/1204/266225.shtml.
[5]郎玉屏.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0).
[6]GraemeAplin.Heritage-Identification.ConservationandManagement.p.201, OXFORDUNIVERSITYPRESS,USA(March28,2002).
[7]黄启学.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浅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1).
[8]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玉尚屯新村见闻[EB/OL] (2015-12-18)[2019-08-01].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51218/newgx5673af83-14117012.shtml.
责任编辑:韦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