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下体育学科研究生思想教育的着力点

2019-01-14 09:10姚治兰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体育学科健康第一教育理念

姚治兰

摘 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理念,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身体健康的民族”的具体要求。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专业体育教师的需求大量增加,为体育学科研究生带来很大机遇。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思想教育需要在“育”上着力,具体为树立职业自信,增强“育”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把握“育”的方向;引导角色定位,做好“育”的准备;提升核心素养,成就“育”的本领。

关键词:“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体育学科;思想教育

“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健康观的更新和完善,整体健康观逐渐成为共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健康,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对环境问题、全民健身、食品安全、公共安全事件、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契合了“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新主旨,“大卫生”“大健康”并重的观念愈发得到重视。“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里的“健康”,也是一个“大健康”的概念,不仅是身体的康健,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人格完整、社会适应力强、人际关系良好等。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既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又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意志品质、社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提出,是落实“做身体健康的民族”的具体要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包括对健康的向往,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文化的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人的健康;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离不开人的健康。因此,在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给体育学科研究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数量与专业需求

“开齐、开足体育课”包含两方面的要求—“开齐”意味着学校体育课的运动项目不能太单一,不能简单化;“开足”意味着要保证体育课的时间、节数、课后锻炼的时间。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2015年,全国政协委员姚明在全国政协会议的体育界别小组讨论会上谈到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时,提到“学校对体育课重视有限,专业的高素质的体育教师严重不足”。另有报道,上海市2017年中小学共有体育教师8,000多人,在校生约120万人,根据国家每100名学生需配备一名体育教师的标准,体育教师标准配置应为1.2万人左右,缺口达到1/3。[1] 2017年,广东高校体育师资与学生的配比是1∶499,体育老师缺口在1万人左右。[2] 2015年,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需求量为3,200多名,缺口为1,200多名。连云港县级以下小学、初中体育教师的缺口就达到900名到1,000名左右。而且,不仅数量缺,而且专业、专职的体育教师还非常少,只有不到5%,大多数都是其他科目的老师兼任。[3]让体育课保质、保量,就需要大量既懂体育又懂教育的专业教师,专项体育课不是简单分项目教学,而是尽可能让学生掌握某项运动基本技能,了解专业术语、裁判知识和文化内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运动之美、运动之乐。[4]体育课也不能再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2.挑战—育己育人

“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里不仅强调了“体”的作用,更加强调了“育”的功能。以体育人,通过“体”的训练和强健,培养全面发展、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完成好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既是对体育学科研究生自身综合素养的挑战,也是对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挑战,还是对研究生职业认知和职业能力的挑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体育教学不仅是上课跑跑跳跳、练习动作,也不仅是身体的活动、体魄的修炼,而且还是意志品质、团结协作、规则意识、道德人格、社会责任的培养。如果只重视育体,不重视育德、育心,只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不重视意志品质的锤炼和人格的塑造,这样的体育课无疑背离了学校人才培养和体育课程目标。[5]白岩松曾以伦敦奥运会的“激励一代人”为例谈了他对“体育”的认识。“激励一代人”首先是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去赢,接下来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6]学会在规则下赢,接受对手的胜利并送去祝福,体面并有尊严地输是一个人成长必须上的一课。这一课,非体育莫属。体育学科研究生要想成为以体育人的教师,要从各方面修炼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意志坚强、讲奉献、讲规则,享受体育快乐、弘扬体育精神、传承体育文化的人。

体育学科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四个着力点

1.树立职业自信,增强“育”的意识

体育教师的职业自信和职业尊荣是以体育人、“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发挥学校体育在学生成长成才中重要作用的核心和关键。曾幾何时,体育课是所有课程中可以随意被“挤压、霸占”的副课,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障,运动技能的掌握也不过关,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和学生升学、就业、评奖评优及学校办学质量评估等毫无关系。[7]

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也有体育教师自身对体育教育价值认识不到位、对体育教师身份不自信的原因。坚定职业自信,增强“育”的意识,一方面,让体育学科研究生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正确地认识体育的功能和作用,深刻认识只有“五育并举”,才能培养一个全面的人;另一方面,让他们坚信自己将从事的体育教育工作是“五育”的基础,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性,体育教师既是学生身体健康的参与者,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2.坚定理想信念,把握“育”的方向

讲政治、有信念,是衡量一个教师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信念坚定,才能把自己的人生梦想和国家、民族的宏图大业联系在一起,努力成为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圆梦人;只有信念坚定,才能以“传道”为第一责任和使命,使体育教学工作融入时代发展,融入教育发展大势,成为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引路人;只有信念坚定,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因此,对体育学科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必须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第一,要站在体育强国、身体健康的民族、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高度,站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高度,牢记使命和担当。第二,正人先正己,学生期间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为师之后以德树人、以德施教,把思想、灵魂、道德精神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使自己的学生通过体育课既获得身体的康健,又完成自身人格塑造。第三,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积极传播者,为自己的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好人生的“总开关”,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指导者。

3.明晰角色定位,做好“育”的准备

身份和角色定位决定着人的行为,自我身份定位不同,对人或事的处理方式、情绪感受都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体育教师的角色身份有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体育教师是一个热爱体育、享受体育、尊重体育规则、积极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的体育人。要在体育领域不断探索、乐此不疲;要深刻认识体育本质并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正确面对输与赢、先与后、付出与得到;要充分挖掘并传播体育中所蕴含的勇敢、顽强、不断拼搏、不断激励、不断超越、团结协作等精神和体育的审美价值,并以此影响周围的人,让他们也感受到体育的快乐、和谐,领悟到体育精神,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应该是一个爱教育、善于施教,爱学生、乐于奉献的教育者。既要对体育教学工作倾心付出和刻苦钻研,又要把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体育学科研究生从体育人和教育者两方面定位自己的角色,帮助他们不断认同、内化自己的角色,通过各类竞赛活动、各种社团组织等,不断强化体育教育者应该具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使他们逐渐修炼成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意志坚强、品质高尚的,让学生心服、口服的体育教师。

4.提升核心素养,成就“育”的本领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7]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即使在最高学历的研究生阶段,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后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引导和帮助体育学科研究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还是尤为重要。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又具体包含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从目前的状况看,体育学科研究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的自主发展意识还需要加强,但處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尊重规则、遵守行为规范方面已有一定的习惯养成;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等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储备,但体育品德的培养、师德师风的修炼、教学技能的提高、各方面的知识储备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可提升、发展的空间很大。因此,要成就体育学科研究生“育”的本领,还需要从提升核心素养出发,引导他们增加人文底蕴,弘扬科学精神、学会有效学习、坚持健康生活、勇挑责任重担、不断实践创新;引导他们锤炼意志品质、常怀仁爱之心、苦练体育基本功和教学基本功,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上海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可体育老师缺口却高达三成[EB/OL].(2017-12-20)[2019-05-02].http://sh.eastday.c

om/m/20171220/u1ai11083341.html.

[2]缺口一万!粤高校体育老师告急[EB/OL].(2017-11-07)[2019-05-09].http://mini.eastday.com/a/171107132900759.html.

[3]江苏体育老师缺口至少2万人 苏北农村尤为紧缺[EB/OL].(2015-01-22)[2019-06-11].http://jiangsu.sina.com.cn/news/edu/2015-01-22/detail-ichmifpx5195477.shtml.

[4]政协委员姚明:专项体育课,让体育回归教育[EB/OL].(2015-03-05)[2019-06-12].http://ex.cssn.cn/jyx/jyx_kspx/201503/t20150305_1534958.shtml.

[5]习近平:要开齐开足体育课[EB/OL].(2018-09-28)[2019-10-12].https://www.sohu.com/a/256669494_501333.

[6]央视新闻评论员白岩松:德智体美劳在这个时代的意义[EB/OL].(2018-12-03)[2019-10-05].http://www.sohu.com/a/279308615_112831.

[7]曹卫东.新时代中国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2):4-8.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体育学科健康第一教育理念
让体育课堂唤醒学生的生命本色
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七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大陆赴台体育家群体及其历史贡献研究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我的“健康第一”体育教学观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师角色的思考
论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