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

2019-01-14 03:24黄敬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19期
关键词:心肺成功率通气

黄敬伟

(福建省永安市立医院,福建 永安 366000)

心脏骤停具体指的是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患者心音、大动脉搏动突然消失,心脑肺等重要组织出现明显的缺氧以及缺血,死亡率非常高。心肺复苏是治疗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方法,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为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争取更多有效时间。但是因为心肺复苏术的开展比较复杂,涉及多项内容,并且因为心脏骤停病情比较危急,且比较复杂,所以成功率并未达到预期水平。为了增加对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的了解,不断提升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60例ICU心脏骤停患者为对象,具体分析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相关因素。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中收治的60例ICU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接受心肺复苏术是否成功分为2组。成功组有40例,包括28 例男以及 12 例女,年龄平均(59.28±8.36)岁;失败组有20例,包括14例男以及6例女,年龄平均(59.59±8.14)岁。全部患者均确诊为心脏骤停,均接受心肺复苏治疗,临床资料均完整;均排除伴有脑部疾病或者晚期肿瘤,排除发病后早期主动放弃抢救。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经患者知情同意。两组年龄、性别结果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经同一组医护人员开展心肺复苏术,需要开展的内容包括心脏按压、呼吸支持、复苏用药、体外循环、电击除颤等。在进行复苏用药、呼吸支持、电击除颤时应该注意保持脑部的低温状态,使脑组织得到保护,防止受到非必要性损伤。另外还要积极治疗患者的原发疾病。

1.3 判断标准

自主循环恢复标准:心电图显示心率处于正常水平;平均动脉压在8.0kPa以上;大动脉能扪及搏动。且上述三项必须同时维持超过10分钟。

复苏成功标准:患者呼吸恢复正常,心跳恢复正常,自主循环恢复。

复苏失败标准:呼吸没有恢复正常,心跳没有恢复正常,或者自主循环没有达到上述标准。

1.4 观察指标

比较复苏成功、复苏失败组原发疾病,包括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衰竭;记录复苏成功组、复苏失败组心脏骤停的原因,包括窒息、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比较复苏成功、复苏失败组机械通气实施率、心脏骤停后接受治疗的间隔时间、肾上腺素使用剂量。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以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础资料比较

复苏成功组原发疾病中各类疾病所占比重与复苏失败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心脏骤停原因中各类原因所占比重与复苏失败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n(%)]

2.2 机械通气、肾上腺素剂量、心脏骤停时间与心肺复苏成功的关系

复苏成功组机械通气实施率明显高于复苏失败组,肾上腺素大剂量使用率明显高于复苏失败组,心脏骤停3分钟内抢救率明显高于复苏失败组,P<0.05,见表 2。

表2 机械通气、肾上腺素剂量、心脏骤停时间与心肺复苏成功的关系 [n(%)]

2.3 心肺复苏成功影响多因素分析

将上述单因素分析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机械通气、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素、心脏骤停3分钟内接受抢救是心肺复苏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 3。

表3 心肺复苏成功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临床分析显示心脏骤停出现的原因具体包括药物影响、低钾血症/高钾血症、气胸、心包填塞、肺栓塞、低血容量、冠状血管栓塞、低血糖/高血糖、低温/体温过高等。心脏骤停分为3个时期,患者处于前驱期时,易疲劳、心悸以及气急、心绞痛是主要症状表现,不过这个时期症状不会持续较长时间。但是如果进展为心脏骤停发病期,易疲劳、心悸以及气急、心绞痛这些症状持续时间会明显延长,并且严重程度会更高,这种情况下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早进行治疗。另外心脏骤停还有一个时期为病期,这个时期患者会丧失意识,如果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急救治疗,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直接威胁。临床针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心肺复苏术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一种方法,不过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复苏成功率一直未能得到明显提升。

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ICU中的60例心脏骤停患者为对象,根据心肺复苏结果将患者分为复苏成功组40例,复苏失败组20例,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显示在年龄、性别组成、心脏骤停原因、基础疾病方面都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年龄、性别、心脏骤停原因、基础疾病都不是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而通过对心脏骤停急救时间、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机械通气开展情况的分析,显示在心脏骤停出现后3分钟接受急救、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素以及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要明显更高,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也得以证实,表明心脏骤停急救时间、肾上腺素剂量、机械通气是影响心肺复苏术成功的因素。

研究认为在心脏骤停出现后越快实施心肺复苏治疗,则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将越高。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在心脏骤停出现后4分钟接受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存活率在50%左右,则在心脏骤停出现后6分钟内接受心肺复苏治疗的存活率不到5%,因此认为,心脏骤停后越长时间接受心肺复苏治疗,则患者存活率越低。证实了在心脏骤停后早期接受心肺复苏治疗的重要性,分析是由于机体大脑对于缺氧的耐受时间最长不超过5分钟,如果大脑持续缺氧在5分钟以上,则成功进行脑复苏的可能性非常低。

肾上腺素可以发挥冠状动脉扩张、骨骼肌血管扩张的效果,提升机体心输血量,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一类濒死患者抢救药物。肾上腺素大剂量使用虽然有诱发心肌顿抑的可能,更大可能出现复苏后并发症,不过大剂量肾上腺素能够更明显提升心肌兴奋度,提升血压水平,实现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整体上看,优势多于劣势,所以可以用于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机械通气是心肺复苏治疗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机械通气治疗能够使患者肺容量得到改善,提升肺泡的通气量,减少缺氧的发生,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实现肺血管扩张,提升机体血流量,改善机体呼吸功能。除此之外,机械通气还会对患者心输血量产生影响,促使脑血流量降低,避免出现脑水肿,防止脑组织受损。

在以往实施的心肺复苏术中,一些学者应用呼吸兴奋剂比如可拉明、洛贝林等以对患者呼吸中枢产生刺激,目的是帮助患者肺部循环功能得以提升,不过也发现这类药物使用后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包括脑水肿、脑缺血以及抽搐。机械通气虽然也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包括感染以及气压损伤,不过临床是可以有效控制这些不良反应出现的,所以可以将机械通气视作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进行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也显示,患者在心脏骤停出现后3分钟之内接受抢救,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素、接受机械通气治疗都会影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心脏骤停时间、机械通气以及肾上腺素剂量都会对心肺复苏成功率产生影响,临床针对心脏骤停患者应该尽早开展心肺复苏治疗,合理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素,并积极进行机械通气,以保证更高的心肺复苏成功率。

猜你喜欢
心肺成功率通气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心肺血管病杂志》
不通气的鼻孔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