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理论与“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2019-01-14 12:11吴思思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基训心流中国古典舞

吴思思

一、心流理论的阐释

(一)心流的含义

“心流(Flow)”是20世纪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 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率先提出的心理学概念。米哈里对心流的发现与研究始于艺术和体育运动,他记述了专业舞蹈者和专业跑步者对“心流”的简单描述,并在其著作中,将“心流”隐含的意义解释为人们表现最杰出时那种水到渠成的流畅感,也就是运动员所谓的处于巅峰状态,艺术家所说的“灵思泉涌”[1]。心流状态也叫作最优体验,米哈里非常巧妙地引用了热力学中“熵”的概念来对这种状态做出解释。“熵”是指一个系统中的无序程度,熵值与系统的混乱程度成正比。米哈里提出了“精神熵”的概念,意指心理系统的混乱,而“精神熵”的反面即心流,即最优体验,所以,心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指的就是一种混乱程度最低、秩序最高的心理状态[2]29—31。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能全神贯注地体验到从事一项活动发乎本心的快乐,忘记时间流逝,达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和谐状态,意识中的焦虑、胆怯等不良情绪的干扰会降到最低,从事的活动也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心流状态的特征

心流的产生需要3个条件:活动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即时反馈、技能与挑战相平衡。澳大利亚学者杰克森在20世纪90年代采用米哈里的研究模式,通过对优秀运动员的调查研究,提出运动员在心流状态时的9个特征:挑战与技能平衡、行动与意识融合、清晰的目标、明确的回馈、全神贯注于当前的任务、高度控制感、自我意识的丧失、时间的变换、享受的体验[3]。在这里,自我意识丧失指的是一种忘我的状态,是体验活动本身乐趣而忘却结果的一种淡然态度。此外,心流状态是追忆出来的,在活动过程中往往难以察觉。

(三)心流状态的核心因素—注意力

注意力高度集中是心流的一个核心因素,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米哈里认为注意力是一种精神能量,是无价的资源,同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各行各业就是通过训练不同感官的注意力,学习处理易受忽略的讯号而得以分工和专业化[2]103。

笔者认为,米哈里关于注意力的理解与《庄子》中的观点不谋而合。在《庄子》中,不论是解牛的庖丁,还是承蜩的佝偻老人,都善于抓住技艺的规律,训练身体的有序稳定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佝偻承蜩”的故事中,精通捕蝉之道的老人训练自己的注意力达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境界。看似是与学习任何技艺别无二致的“练”,老人在将手臂稳定性练到“若槁木之枝”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的高度纯粹的程度[4]。老人的练习方法也与激发心流产生的条件不谋而合,都是设定目标、及时反馈效果信息并匹配难度。在故事中,老人以在竿头叠放泥丸的方式来练习捕蝉,目标由垒起2个丸子,到3个,再到5个,随着技艺提高而增加难度。同时,有清晰而及时的信息资讯的回馈,知道自己叠放丸子不掉的数量与捕蝉成功概率之间的关系。老人的技术达到了“道”的境界,获得了控制自己注意力的方法。以技求“道”,以艺达“道”,这是我们学习艺术,尤其是以中国文化为依托的中国古典艺术的根本目的。而这种“道”不仅仅是认识事物的规律,更是个人游刃有余地控制注意力并完善自我心理的过程。

二、心流状态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体现

(一)训练目的是要达到心流状态

从“熵”的角度看“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训练目的,就是将学生的身体从无序、混乱的自然状态一步步训练成符合古典舞审美要求的有秩序的身体,即将“动作熵”降到最低。同时,更要实现动作与思想的融合。“中国古典舞”有句口诀是“起于心,发于腰,行于体,达于梢”,讲究动作从内心生发,通过意识的引领和气息的带动自内而外地传导到身体末梢。而这种完美统一的身心整合状态,正是一种高度有序的心流体验。然而,虽然舞蹈具有造就心流体验的天然优势,但是在舞蹈中关于心流的研究尚处于基本空白的状态。而在体育研究中,这种状态则是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可,并将其称为流畅心理状态。《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书的序言指出,“体育具备造就心流的最佳条件:明确的目标,即时的回馈,易学难精带来的上不封顶的挑战性。体育最大的功能就是帮助人控制自己:既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又要学习控制自己的精神,控制自己的注意力”[2]18。反观“中国古典舞”,其实更是讲究身体和心理的配合与控制,讲究劲力分寸感的拿捏,强调意念的引领和延展,“中国古典舞”的很多口诀都印证了这一点,比如要求“意领形随”“形止而意不止”,再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连用3个“合”字,体现出中国古典舞对于身心整合、内外统一的极致追求。“中国古典舞”基训课是身体素质的基础训练课,在强调让学生支配控制自己肢体的同时也要学会调遣自己的心理,使身心配合得井然有序。只有使得身体的有序训练与意识的有序训练结合进行,齐头并进,才能最终达到完美的训练效果。

(二)“中国古典舞”中的“心劲”与心流状态的一致性

“别使蛮力,要多用些心劲儿”是舞蹈老师常说的一句行话。在词典中对于“心劲”的解释是念头、想法和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在舞蹈中显然已经超越了字面的含义,它是在经验中产生的词语,使人可以意会却不易言传。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的讲师兰天文在《中国古典舞之“心劲”探究》一文中,将心劲释义为“劲与意的内在配合,它强调内在拿捏的分寸感、表现力,并伴有强烈的意志力与想象力”[5]。笔者认为“心劲”是一种精神能量,能够给舞蹈注入更大的表现力。它是注意力、想象力、情感、意志力、控制力等各种心理因素杂糅在一起的一种精神能量,也是高度有秩序的心理状态。注意力的集中是“心劲”产生的基础,情感与想象等其他心理因素只有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流畅的线,而不是一闪即过。所以,“心劲”是中国古典舞中特殊的心流状态,它贯穿在整套动作训练之中,与连绵不断的呼吸配合而形成内韵。

总之,无论是“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最终训练目的,还是训练过程中的具体要求,都需要学生的心理达到一种高专注力的心流状态。所以笔者认为,心流理论对于“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具有借鉴意义和巨大的应用价值。

三、心流理论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价值

(一)在本质上与民族审美意识相通

归根结底,心流强调的就是身心一体、心无杂念、秩序井然的最优心理体验。中国美学中讲究的“澄怀味象”“虚淡空明”的心境与此不谋而合。中国的身体文化,比如武术的练习中,无不强调练心、练意。“中国古典舞”基训应该牢牢把握民族审美意识,不仅是外形上的“拧倾圆曲”,更要达到练神、练情、练意、练韵的艺术境界,对学生的心灵给予关怀和培育。

(二)为教材编写以及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心流理论对于教学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舞蹈教学中,应善于挖掘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最佳心理状态,增强训练效果,这是启发式教学的必然要求。此外,心流的八区间模型①给课程难度的匹配与课时设置提供了依据,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心理,调节教学的灵活性。

(三)提供了研究舞蹈学生心理状态的方法

体育研究发现流畅心理状态与运动员比赛成绩有关,并且运用“流畅状态量表”(The Flow State Scale)对运动员心理状态进行定量研究,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对于“中国古典舞”训练而言,目前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心理训练依然是跟着经验与感觉走,而运用心流的9个维度,即挑战与技能平衡、行动与意识融合、清晰的目标、明确的反馈、全神贯注于当前的任务、高度控制感、自我意识的丧失、时间的变换和享受的体验就可以分析出学生的真实心理状态,给心理训练提供科学方法。

(四)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创造能力

舞蹈学习是模仿的过程,更是创造的过程。吕艺生在《舞蹈教育学》一书中写道:“模仿应当是阶段性的能力,它仅是走向创造的必然之路,是一个阶梯。”[6]142心流理论强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感受到控制身体和艺术情感的可能性,体验到跳舞本身的愉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自觉性,这对于激发个人潜能大有裨益。同时,心流理论对个体心理的关注符合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的要求,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心流理论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运用

在“中国古典舞”基训课中运用心流理论,应创设引发心流体验的基础条件,同时更要兼顾舞蹈课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在舞蹈练习的回馈中,比较依赖于个人内部的动觉反馈系统。此外,舞蹈动作的目标不如体育运动那样清晰单纯,因为在身体训练的同时,还要兼顾风格性、美感、韵律等诸多艺术性因素。在课程难度的匹配上,也有个人悟性的差异。总之,在舞蹈中运用心流理论,切忌生搬硬套和“一刀切”。由于舞蹈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创设的条件只是基础,学生自身更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理,需要教与学两方面的配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心流状态。

(一)课程目标与个人自激励式目标的统一

在目标的设置上,作为艺术的“中国古典舞”似乎不如竞技体育活动那样单纯和明确,王佩英在其主编的《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程》的综述中指出:“基训课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功能而提高功能,而是要在艺术境界的氛围与层面上,对学生施以风格化、情感性的功能训练。”[7]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程担负的重任是既要训练出具有高超技术能力的身体,还要兼顾风格性和艺术性,体现古典舞的民族审美意识。

1.明确课程目标设定,重视基训课的首要目标

心流理论非常强调目标的重要性,目标是帮助注意力集中的首要因素。“中国古典舞”基训虽不可为了提高功能而提高功能,但其仍然属于功能性训练,所以风格性和情感性虽然融于其中,却并非首要目标,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在课堂中,尤其是初学组合时,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往往将注意力放到了舞姿或连接动作上,而忽略了对于腰胯稳定性的控制以及动作规格的要求,经常听到任课教师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提胯、立腰、收紧后背等等。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学生并没有养成目标意识,所以教师在训练时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严格的目标,以严格的目标整合注意力,迫使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在动作规格上。而一旦形成严格的动作规格意识,学生就会循序渐进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从而也锻炼了自己对注意力的控制。

在编写教材时,对于基训课的整体目标、阶段性目标、组合目标,甚至每个动作的目标,都要予以重视,撰写清楚。在教师教学实践和组合的编排中,也要避免过于花哨的连接动作,要抓住训练核心,并明确地告诉学生训练目的,避免盲目练习。

2.引导学生养成任务定向的目标设定习惯

米哈里认为,产生流畅心理状态的核心原因不在于任务的客观要求和个人能够实现任务目标所应当具备的能力基础,而更多依赖于个人对任务挑战与技能的感知;他将那种更易产生心流体验的人格称为“自带目的性人格”,拥有这种人格特质的人喜欢享受生活,他们只是为了自身的内在目的做事,而不是受外在目标的驱使[8]。与客观存在的训练目标相比,这种自激励性质的目标更富有个人色彩,也更符合个性化教学的要求。善于给自己制定目标,才是真正激发潜能、不断超越自我的内在动力。

舞蹈学生应如何给自己制定目标以激发内在动机呢?目标定向理论认为,人们的目标定向分为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任务定向指的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强调任务本身,对自我能力的知觉以个人为参照系,就是俗话所说的“与自己比较”;反之,自我定向对个人能力的知觉以他人为参照系[9]。由于舞蹈教学的群体性和直观性特征,学生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彼此的动作,甚至在基训课中所处把杆的位置都无情地显示着个人能力的大小,竞争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学生对于自我能力的知觉会影响到其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所以任务定向的目标制定在基训课中更为理想,也更容易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与其他人相比的“自我定向”则会增加感觉自己无能的可能性,导致分心和焦虑感。

(二)及时反馈—多面镜

学习控制身体犹如在大海中航行,如果目标是灯塔,那么回馈就是手中的方向盘,不断去纠正,检验有没有偏离航线。目标与回馈是分不开的,回馈具有评估目标进度的作用,它与目标相互依存,既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感,又能帮助精神能量即注意力的聚焦,这是要达到流畅心理状态必不可少的一步。在舞蹈学习中,如果个体缺乏及时回馈,对动作消极适应、被动学习,那么即使反复大量的练习也往往收效甚微。

吕艺生所著的《舞蹈教育学》一书提出了“镜子关照学习法”,即以真实镜子为镜子,以教师为镜子,以同学和其他人为镜子[6]144—145。由于模仿是学习舞蹈的重要方法,所以及时不断多渠道的反馈就成为必然要求,使用物理镜子,以教师和同学为镜子,更多的是用视觉来控制身体、模仿外形,属于外部反馈,这在初学动作阶段很有成效。但当动作熟练之后,就要更多地依赖自己身体内部的动觉控制与回馈,把握动作发力的巧劲与分寸感,使得内部反馈能建立起稳定清晰的动觉,从而提高运动技能。除此之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强化的方法回馈学生,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强化,强化增加了行为出现的频率。在基训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同时,面对学生的不足之处,不能一味批评,要明确指出该怎么做。教师的反馈对学生非常重要,及时客观的正确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感知能力和自信心。

(三)个人技能与挑战相平衡

图1 心流体验八区间模型②

图1是心流理论的八区间模型,其将技能水平和挑战水平组合成8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只有高难度挑战与卓越的能力相互配合,个人的全心投入才可能触发心流,塑造异于平常的体验与感受[10]。所谓艺高人胆大,最优体验只有在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才会产生。从图1可以看出,心流区位于觉醒和控制之间,是最佳的激活状态③。觉醒与控制也是两种重要的学习情境。在舞蹈专业训练中,学生初学新动作、新组合或加大训练难度和强度时,由于挑战难度提升,能力暂时跟不上,就会有种觉醒感,感觉身体被唤起,必须有意识地去控制身体。但当重复练习时间足够长,就会有掌控感,也就是常说的动力定型,但这时技艺水平往往也会停滞不前。

建议每学期的“中国古典舞”基训课可以分为3个阶段:新学期开学的恢复期、学习新组合期和巩固复习期。它们对应着不同的心理体验。一般来说,新学期之初,学生精力比较旺盛,到了学期中期更易产生心理疲劳感,这时候就要不断学习几套新组合,改变练习方法,这不仅是为了打破动力定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定的唤醒水平。心流区容易产生新鲜感与成就感,这是真正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力。而其他区域总会出现不良心理的干扰,即使是靠近心流区的唤醒与控制区域,也有心理焦虑和心理疲劳的危险。所以,教师在基训课中务必把握这个分寸,在课时设置、课程进度以及课堂氛围等方面都要善于营造有利于心流产生的最佳条件。

结 语

《论语》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享受舞蹈带来的愉悦感与成就感,培养他们成为兼具良好的舞蹈感觉和艺术创造力的乐舞者,是舞蹈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应比竞技性活动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心灵。因此,“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在提高身体素质与增强技术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提高心理掌控感和专注度,克服心理疲劳,培养如行云流水般的舞蹈心理状态,这是实现舞蹈教育科学化和艺术化的必然要求。

【注释】

① 八区间模型,有时也被译为八通道模型,是指在心流理论中,根据技能与挑战的不同程度而区分出的8种不同的心理状态。详见图1。

② 图片来源:曹新美,刘翔平,蒋曦宁,王铮芳.积极心理学中流畅感理论评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4):26.

③ 在舞蹈实践中,将放松视为一种身体的最佳状态是一种习惯性认识,然而这与心流理论中“放松”的含义大不相同。从心流八区间模型可以看出:放松的心理出现在高技能和低挑战的组合中,这样产生的放松心理对于学习情境是无益处的。而心流对应着高技能与高挑战,这样的情境需要倾注全部注意力,需要在意识觉醒和控制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即“跳起来摘到桃子”,这样的心理状态相比面临低挑战的放松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使其达到最佳表现。所以心流理论认为:心流区是最佳激活状态。

猜你喜欢
基训心流中国古典舞
钢琴伴奏对舞蹈基训的重要性
基于心流理论的儿童画板设计
综合性大学舞蹈系古典舞基训课教学改革探索
问一个研究真正幸福状态的心理学家
契克森米哈赖的幸福课
古典舞基训教学中伴奏音乐风格的有效把握
心流中的音乐
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