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美之探讨

2019-01-12 21:03张浩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朗诵者体裁文学作品

张浩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在邹俊的《朗诵艺术通论》中写道:“朗诵艺术总是以文学作品为二度创作基础,以饱满的情感色彩赋予有声语言声音形式的律动变化,从而准确、生动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并抒发情感。因此说:朗诵艺术是有声语言表达文学作品和抒发情感的再创作。”[1]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关键词:文学作品、二度创作、有声语言、抒发情感,从这些关键词中,我们可以窥见朗诵艺术之美。

一、大量可供选择的文学作品

从古至今,人类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是神话故事、古文诗词,还是小说、散文、台词、歌词,都能够成为朗诵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些文学作品通过朗诵艺术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在众人面前,体味其中的精神内涵。通过朗诵艺术家们对文学作品的选择和创作,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例如《将进酒》、《海燕》、《老人与海》、《相信未来》等。

二、文学作品的二度创作

文学作品是朗诵创作的基础,而朗诵艺术依附于文学作品而存在,因此很多人说朗诵艺术是文学的附属品。其实并不然,很多文学作品并非是为了朗诵而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为读者提供阅读体验和精神享受。当文学作品转换成有声语言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字声对等转化,其必须要在充分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若说文学作品是一度创作,那么朗诵就是对文学作品的二度创作。它是基于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而生成的另外一种艺术形式。若非如此,朗诵作品一定会缺乏鲜活的生命力。

三、声音形式的丰富变化

朗诵作为有声语言艺术,声音形式的变化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基于对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运用声音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形式的变化来表现作品的精神实质和情感色彩。它的声音形式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声音随文学作品情感起伏而变化

一个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色彩不会一成不变,总是会有不同程度的波澜起伏,而声音形式就要根据文学作品中相应具体的情感变化来调节,使用与其相匹配的声音形式来表现情感。例如“爱的感情一般是“气徐声柔”的,憎的感情一般是“气足声硬”的。悲的感情一般是“气沉声缓”的,喜的感情一般是“气满声高”的。惧的感情一般是“气提声凝”的,欲的感情一般是“气多声放”的……”[2]

(二)不同的文学体裁表达会有不同特点的声音形式

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具体样式,所有的文学作品有会有自己所属的文学体裁,如记叙文、诗歌、小说、寓言、文言文等。受到这些文学体裁的影响和制约,朗诵的声音形式也会呈现与不同文学体裁相对应的特点。例如,记叙文是以描写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为主的文章,所以在表达时,声音应该朴实无华,自然大方,细致的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小说是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心理、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再以设有悬念、冲突的故事情节来展现社会现象的体裁,因此,不同形象的人物特点是表现的重点,需要使用多种表达技巧,一般来说,为了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往往会使用不同音色和语调的转化来实现。

(三)不同时代会有适应不同时代特征的声音

每个时代都会有属于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不同时期的朗诵作品都会深深地印上相应时代的特色。例如抗日战争时期,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抵御侵略,因此,那个时期的朗诵作品具有鲜明的号召感、鼓动性,以感染、号召民众奋起抵抗,抒发爱国情怀。文革时期,朗诵的风格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在广播中充斥着高、平、空的大喊大叫。

(四)相同文学作品表达时,声音形式的选择也会因人而异

不同的朗诵者对于同一篇文学作品的处理,受到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个人经历、声音条件、心理因素、文化背景、表达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表达的声音形式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如对郭路生《相信未来》的表达,朱军表现的更规整、平稳、庄重;徐涛则更激昂、大气。

因此,这种朗诵声音形式变化的不确定性,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可能的美的享受。

四、情感的表现与传达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朗诵者对稿件的表达过程就是属于艺术的创作过程,受众的接受过程就是对艺术的审美接受过程。

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朗诵者,并在朗诵者的心灵深处澎湃荡漾,挑起了朗诵者希望表达文学作品的强烈欲望,朗诵者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一系列表达的内部技巧,将文学作品中传递出来的感情转化为自身的情感,再使用表达的外部技巧将文学作品完整的表达出来。在这期间,朗诵者经历了一种奇妙的精神情感体验,短暂的脱离了现实世界,上升到一种高级的人生体验,完成了对文学作品情感的接受和表达过程。

对于受众来说,朗诵作品是听觉直观的艺术,首先是对朗诵作品进行感性的直观接受,从而获得一定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是精神上的并非生理上的。其次,当这种愉悦感在受众的内心中不断激荡时,受众便开始对朗诵作品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情感获得。最后,受众可能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同样上升到一种高级的人生体验。

猜你喜欢
朗诵者体裁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体裁融合音乐探析
开启文化类节目的霸屏时代 成就文学与电视的完美遇见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关于朗诵者朗诵与诗文作者朗诵的比较分析
浅谈朗诵者应该如何选择朗诵稿件
我是小小朗诵者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