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课程实施的执行力的园本指导策略

2019-01-12 09:16钱琴
好家长 2019年6期
关键词:园本课程目标民间艺术

文 钱琴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将企业战略、规划转化为效益、成果的关键。同样的道理,如果将课程实施作为执行目标的话,课程实施过程就是执行的过程。毫无疑问,教师课程实施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结果,影响着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一直致力于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研究,力求以民间艺术园本课程实施为载体,积极探索在民间艺术园本课程的实施中,如何提高教师课程实施的执行力,最终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在学习中进步,提高教师课程目标的构建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目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类教育形式中的渗透。随着课程的不断实施,我们通过课题研究,帮助教师明晰园本课程目标,完善主题实施目标,构建特色教学目标,使教师逐步提升课程目标构建的能力。

(一)明晰园本课程目标

园本课程目标对课程的实施起着统领作用,明晰园本课程目标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实施园本课程。首先,通过多次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的课程目标理论知识,增强教师对课程目标的理解,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统一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认识。在研讨与反思中使教师明确园本课程目标的内涵、目标在课程中的作用及目标与幼儿的发展关系。其次,我们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园本课程审议,逐步修正和完善民间艺术园本课程目标,我们以“爱家乡、乐生活、会审美”为课程的核心价值,完善了园本课程总目标和各年龄段目标,体现了目标的统领性和序列性。

(二)完善主题实施目标

随着教育对象的不断变化,我们不断思考主题实施目标的适切性,努力完善主题目标。基于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不断完善富有民间艺术特色的主题活动,如:小班的“生肖的故事”“元宵与团圆”;中班的“金甘露”“年货节”;大班的“中国红”“中国蓝”等主题,并依据《指南》和幼儿的特点确立了主题目标,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儿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并感受到了参加民间传统活动的快乐。

二、在挖掘中创新,提高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构的重要内容,选择什么样的民间资源进入课程?如何在主题活动中合理运用适宜的民间资源?如何丰富课程资源以提升主题的价值?这些是我们在实施民间艺术园本课程实践中首先需要研究的内容。

(一)以幼为本,合理选择社区资源

我们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一方面将成人化的民间传统艺术儿童化,如:将操作烦琐的蜡染改为简便的宣纸印染,将幼儿熟悉的本地锡剧名曲欣赏替代高难度的京剧表演欣赏,将精细的丝线刺绣变为比较安全且容易掌握的毛线刺绣,将高要求的编织技巧简化为幼儿穿线、编织小玩意的游戏性活动等。另一方面,改编传统的童谣和游戏玩法,以贴近幼儿生活的经验,使幼儿感兴趣。如晨间活动时,踢毽子、抬轿子、跳竹竿、斗鸡等民间体育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玩得开心投入;课间时段,跳房子、跳圈、炒黄豆、挑花线等游戏在每一条走廊里进行着;区域游戏中的织布、编网、撕纸、剪纸、印染、陶泥等民间工艺操作活动更是吸引着幼儿。

(二)家园合作,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有不同的知识和专业背景,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最直接的教育资源。我们采用“嘉宾有约”的形式把家长请进幼儿园,协助幼儿做活动调查、收集民间游戏资料、指导舞狮等,不仅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课程的了解,也扩展了我们的课程资源,使课程活动更贴近幼儿。

(三)挖掘创新,努力开发教师资源

教师是园本课程实施的关键,也是实施园本课程的资源。我们注重多形式、多途径培养教师实施民间艺术园本课程所需要的技能技巧、教学素养和民间艺术素养。自主成立书画、戏曲、剪纸等社团,不断提升民间艺术技能,为实施民间艺术园本课程提供了保障。同时,积极利用教师的特长,鼓励教师自己设计班级特色,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使编织、剪纸、印染等民间艺术在幼儿身上得到传承。

三、在研训中完善,提高教师课程活动的组织能力

(一)关注反思,优化活动设计

俗话说:“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在园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将教育反思作为教师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培训,使教师的反思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我们开展了课程的前审议、中审议和后审议,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活动的组织能力。

(二)关注兴趣,拓展活动形式

我们依据幼儿的兴趣特点,以课程游戏化精神为指导,灵活采用多种活动形式促进幼儿发展。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各班教师根据主题的需要及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投放相关的民间材料,开展区域游戏活动。如中班创设了月饼坊区角游戏,幼儿可以在这里制作月饼,观看与中秋有关的图文,用剪纸、陶泥来设计月饼的花纹,用收集的各种月饼盒进行装饰等活动。另外,我们还利用走廊等公共区域,创设活动空间,让幼儿在课间自由选择和操作。例如,走廊柱子上悬挂的网线编织既有欣赏教育的意义,下面垂挂的线和带子又可以供幼儿去练习编结、织网。教师只要对材料和玩法进行适当调整,就可以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能进行民间艺术探索。

(三)关注评价,提升活动价值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课程中的问题,找出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的课程评价以《指南》精神为指导,全面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用心观察,多元记录,用行为定义幼儿的发展。我们注重用文字、照片、视频等多元的方式去记录幼儿的语言、动作、表情、作品、表征等,通过系统的、量表式的观察去分析幼儿的行为,分析幼儿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背后的意义,用行为定义每个幼儿的发展,进而采取相应的策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如对幼儿的活动方式、方法或进程的叙事性记录、对幼儿行为的实录分析、解决问题策略的实录分析、教师的策略分析、对幼儿表征过程的记录分析、对幼儿作品的记录分析等进行规范要求,从而力求完整地呈现幼儿学习、发展和经验的建构过程,不断提升活动的价值。

在“发现儿童、追随儿童、助推儿童”的课程理念指引下,我园努力探索提升教师实施民间艺术园本课程能力的途径、方法和机制,不断践行“民间艺术园本课程实施儿童化”的理念,在课程实施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使民间艺术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幼儿个性表达和文化创造的过程,在提升教师课程实施的执行力的同时,促进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江苏省无锡市甘露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园本课程目标民间艺术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民间艺术篇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