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兰英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文化馆
河套爬山调是河套地区地方风格浓郁的汉族原生态民歌,也被称为“爬山歌”“山曲儿”,它是草原(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结合的产物。
自古就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这“一套”指的就是河套。黄河赐予河套儿女们肥沃的土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河套地区成为“塞外米粮川”[1]。新中国成立前由于逃避战争和饥荒,山西西北部的河曲、保德、偏关和陕西的府谷、神木一带的老百姓“走西口”,大量涌入河套地区打短工、揽长工挣钱、养家糊口。春去秋归,这些老百姓与家人相别,时日漫长,思念之情积压于内心深处,他们需要通过一种方式来抒发、宣泄内心的情感,于是他们选择了歌唱的形式。他们将本土的“信天游”“情歌”与河套民歌文化、草原民歌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河套民歌——爬山调。
河套爬山调是河套人民抒情言志的特殊艺术,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的限制,触景生情,情随歌扬,意随歌至,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河套爬山调彰显河套人民的智慧,反映了河套人民的亲身经历,是河套人民的历史见证。它由河套人民口头创作并流传,有着鲜明的河套地方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是发自河套人民内心的艺术珍品。人们把生活中的感受凝结于歌声,用独特的爬山调形式表达出来,内容丰富多彩。每逢婚姻喜事、亲友团聚,爬山调总是伴着酒香,尽兴尽欢。
爬山调是河套人民的歌,人们创造它、演唱它,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通过自己的才华完善它、发展它,使其成为河套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最早的河套地区是指贺兰山以东,狼山、大青山以南,黄河沿岸地区,北纬37度线以北,包括宁夏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今宁夏、内蒙古、陕西三省区),以乌拉山为界,东为前套,西为后套。1949年后,“河套”一词的外延逐渐缩小,演变为仅指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河套地区,确立了这个词的地区独立性。
河套爬山调中的“河套”特指巴彦尔市境内的河套平原区域,东与包头市相连,南与鄂尔多斯市隔黄河相望,西与阿拉善相接,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河套地区是黄河的冲积扇,北靠狼山,东临乌深素海,乌加河与黄河的水网将其围绕。河套地区土壤肥沃,被称为“塞外米粮川”,居住着汉、蒙古、回、满、藏等10多个民族。
河套爬山调题材和风格、内容丰富多彩,堪称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河套爬山调的演唱内容和题材从谈情说爱、婚丧嫁娶,到山水风光、日月星辰,也可以是演唱者的夙愿理想、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其内容可尽情、自由抒发,不受任何拘泥。河套爬山调不仅乡土气息、生活气息浓郁,时代特色强烈,而且旋律婉转自如、合辙押韵[2]。
(1)爬山调的唱词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和谐整齐的韵律美。河套爬山调按其歌词表现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时政类,如“回水湾湾千层浪,翻身不忘共产党。日子一天比一天强,打心里感谢共产党。猪肉烩菜放粉条,全凭共产党的好领导。”二是爱情类,如“长长的辫子背后心,留下马鬃鬃专爱人。茅庵房房对打对,天配我和小妹妹。”
(2)爬山调音乐是一种地域宽广、乡土气息浓厚、兼容性强的传统民间音乐。音乐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爬山调是汉族黄河文化和当地蒙古族文化交融的产物,它产生于蒙汉人民民间音乐文化的交汇地区,很多作品在音乐中吸收了蒙古族民歌、漫瀚调、地方二人台音乐,以简明的手法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
爬山调中有不少经典唱段是当地的作曲家、歌手的原创作品,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地吸收了现代民歌元素,为爬山调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注入了新鲜血液。
1.产生、发展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河套爬山调的产生、传承和发展始终伴随着河套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斗争。爬山调的表现内容从揭露黑暗的旧社会、反对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到表达理想和愿望、纯真爱情,再到歌颂共产党、毛主席与社会主义、赞美家乡、歌唱劳动生活。每一首爬山调都浸透了河套人民的心血,是发自人民群众肺腑的声音。
2.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传承
河套爬山调的创作过程是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相融合的。其中有的作品是在集体场合中由许多人即兴创作,也有的是个人创作后,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由演唱者修改、丰富和完善。河套爬山调是河套人民集体智慧和才能的体现。
河套爬山调靠听觉、视觉从具体的音乐音响中得到感受,并且口耳相传,而不是靠文字记载。口头的传承方式更便于即兴创作,也便于表达思想感情,这使河套爬山调音乐具有更为生动活泼的效果和广泛的群众性。
3.题材和内容丰富多彩
河套爬山调记载了河套人民在这片肥沃富饶的土地上战风斗浪的苦难史、翻身史、致富史。这里既有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也有贫苦大众备受压迫的血泪;既有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和美满生活的热切追求,也有对不幸婚姻的怨恨;既有土改翻身的喜悦,也有致富四化的热烈。
4.音乐形象准确生动、结构短小、手法精练
河套爬山调的结构往往比较短小,大部分以两句为一首,也有以四句为一首的“联四曲儿”。河套爬山调的艺术形象单纯、集中,表现内容的方法也较为朴实、直接。但正是这样简洁精练的手法却塑造出一个个感人至深、令人信服的音乐形象,如“乌拉山电厂到处明,后大套好比一座城”“黄河远去十八道湾,湾湾都成了米粮川”“八百里河套流洪水,哪那儿流过哪那儿肥。”“银川顶在西山嘴,谁不说咱们河套美”。以上皆为四段唱词,两句一段,恰当地表现了河套地区的优势产业特点及对家乡的热爱。
在河套爬山调词里如“圪、日、咋、来、啦、哇”等虚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如“圪梁、硬圪崩崩、日眼、日能、咋来来、来哇”等。这些虚词有些情况下充当语气词,有时候由于组词的不同,词性也会有所变化,如“圪迷、圪针、日眼、日粗”等。迷,指迷路,圪迷意为蒙哄过去;针是缝衣服的工具,而圪针则是一种带刺的野生草;眼即眼睛,日眼是不受欢迎;粗表示粗糙,或与细对,而日粗则表示夸张。
河套爬山调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歌种类,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民歌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演唱的技法和唱腔是其他民歌形式所不具备的,其题材广泛、内容朴实、曲调丰富,是我国地区音乐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