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教育科技体育局教研室 孙晓娜
我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以“课前编制导学案;课中实施四环节;课后评价多元化”为基本流程的 以“导学案”为依托的小学数学“四环节”教学法,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段:课前编制导学案
1.编制原则
编制优质的导学案是实施“四环节”教学法的前提和保障,编制时应遵循主体性、探究性、导学性、参与性、层次性、实用性的原则。
2.编制要求
(1)深入研读教材与学情,从实际出发编写导学案。(2)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集大家之智慧,编制导学案。(3)导学案内容要清晰明了,由易到难,螺旋上升。(4)导学案容量要适宜学生,便于操作,突出实效。
3.内容结构
(1)学习目标;(2)学习重难点;(3)资料链接;(4)预习检测;(5)主要内容(自学内容、合作学习内容、展示内容);(6)达标测试;(7)拓展延伸。
4.实施流程
(1)分析学情,形成初案;(2)分发学案,样本实验;(3)问题反馈,调整学案;(4)确立学案,推广使用。
第二段:课中实施四环节
1.明确目标,自主预习
自主学习是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而自主学习始于明确的目标。因此,应鼓励学生以“导学案”为载体,目标明确地自主预习,实施策略如下:
(1)学生根据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正确、有效地结合教科书进行自主预习,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问题,同时生成新问题。
(2)问题导入,层层递进。导学案中设计具有全面性、层次性的问题,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悟到解决问题不看书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需要继续深度学习。
2.合作交流、展示成果
(1)学生在交流展示中,不但可以丰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在聆听、讨论、质疑中锻炼了合作交往的能力,培养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此环节是针对学生独立解决不了的内容而设置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2)展示交流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小组内交流,使组内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二是班级集体交流,班级集体探究主要是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集中解决难点。
3.达标检测、适时点拨
(1)达标检测旨在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内化与运用情况。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数学目标和学生探究情况画龙点睛地进行归纳、概括,使学生清楚有关概念、性质、公式、思维方法及学习方法等;然后让学生运用探究获得的知识,举一反三地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这一阶段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展知识的过程,又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检测内容一般分为三类:基本类、变式类、拓展类。
(2)教师适时点拨。教师针对学生检测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点拨学生理清思路,排除故障,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通常的点拨方法有: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处点拨;在学生理解知识的难点处点拨;在学生认识的偏差处点拨;在学生探究活动的反思处点拨;在学生思维的转折处点拨等。
4.联系生活、拓展升华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这是数学教学的首要的整体目标。因此,这一阶段要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出的结论与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体验数学活动的愉悦性和处理问题的优越性。
第三段:课后评价多元化
课后的多元化评价是关注学生个性、注重差异,以鼓励为主的民主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学习能力与探究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指明方向。其作用是鼓励学生积累自主学习的经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其方式是: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及师生互评,教师适时调控评价过程,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自信心,使学生逐渐把自主学习作为学习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在激励评价的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适时点拨,因势利导,致力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顿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学习方法的梳理、归总。
以上“三段四环”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制约,形成统一的动态的流程,将教师“学路”“教路”有机融合在一起。在实施中,“三段四环”既可以在一节课中体现,也可以在一个课题的教学中通过两节课、三节课来体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教学内容等不同情况对教学步骤进行合理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