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类高职专业教材内容质量现状、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

2019-01-11 05:57段琼辉胡新岗
职业技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技能

段琼辉,李 永,胡新岗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0 引言

专业教材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要求健全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加快完善教材开发、遴选、更新和评价机制,要把教材选用纳入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指标体系。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和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参考,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专业教材质量诊断与改进,促进专业教材建设,保证高水平优质教材进课堂,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内部保证工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课题组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省级课题为依托,通过自行设计专业教材内容质量诊断指标,针对畜牧业类专业教材内容质量进行了诊断探索并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材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为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教材质量诊改提供经验借鉴。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经对本校专业教师及部分出版社专业教材编辑的访谈得知,在教材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和印刷质量三个方面,随着出版印刷业务的企业化、市场化,教材的编校质量和印刷质量已经在出版环节得到有效保证,但教材内容质量主要取决于编者。因此,作为农牧高职院校的教材管理者与建设者,课题组将本文研究对象确定为我国畜牧业类现行高职专业教材内容质量。诊断对象涉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2016年版)中畜牧业类的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动物防疫与检疫、动物医学检验技术、宠物养护与训导、实验动物技术、饲料与动物营养等8种三年制专业课程教材。

1.2 研究方法

课题组初步设计了畜牧业类高职专业教材内容质量诊断指标体系(见表1),从科学知识水平、教学使用水平及内容编排水平三个维度对样本教材内容质量进行诊断,每个维度细化为若干诊断指标,每个指标提供了内涵概要(最佳状态),评价采用百分制。从调研得知,在以上三个维度中,教材内容的科学知识水平是教材内容质量的最重要体现,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为此,课题组将体现教材内容质量的6个二级评价指标的分值均设定为10分,而将教学使用水平及内容编排水平两个维度的8个二级评价指标的分值均设定为5分。故此,在对一本教材内容质量的评价中,科学知识水平、教学使用水平及内容编排水平三个一级指标的分值分别为60分、20分、20分。

表1 高职专业教材内容质量诊断标准体系设计

开展高职专业教材内容质量诊断的主体是中西部8所涉农高职院校相关专兼职教师及各年级学生代表。将调查结果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借鉴层析分析法,初步对教材内容质量确定了诊断指标体系并分配了指标权重,但未详细分析每个维度内指标的重要程度,仅供评价者开展教材诊断与评价参考。

2 诊断结果与分析

2.1 诊断结果

本次畜牧业类高职专业教材内容质量诊断结果见表2。

表2 畜牧业类高职专业教材内容质量诊断结果统计表

2.2 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2.2.1 教材内容缺乏行业企业文化,未能充分体现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畜牧业类专业教材内容应该充分融入现代畜牧行业企业特色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及制度文化,将大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将专业文化与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结合起来,通过“价值引领、文化育人”,牢固畜牧业类专业学生“知农、爱农、务农”的专业思想和职业信念,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风尚。比如,可以将执业兽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畜牧行业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引入教材,教育学生树立坚定的职业操守和职业追求,筑牢学生的道德防线和职业底线;可以将畜牧龙头企业的优秀文化引入教材,塑造学生优秀的职业习惯和职业形象。但是,目前95%的教材没能引入行业企业文化,主要原因还是编者缺乏现代职教理念,没有重视文化的育人功能,不了解企业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

2.2.2 教材内容选择与实际岗位脱节,缺乏真实工作情景和典型工作任务

目前,38%的教材未能真正体现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编者没有以畜牧产业链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引入行业企业核心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学生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针对实际职业工作过程选择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是编者对项目化教学的认识还不够,常见的错误如“项目一(或任务一) ××操作技术”“任务一 损伤的概念”,不清楚项目、任务都是具体的活动,每个项目的系列任务相关联且有内在逻辑性,必须依照规范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2.2.3 教材内容系统化不够,理实一体化的技术技能融合不紧密

有53%的教材编者没有考虑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自然形成的过程序列,而能力发展的顺序是从能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过程序列。这种教材内容没有形成体系,在进行教学内容序化的时候没有考虑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之间的关系及其序化逻辑,只是基于学生知识储备的思维按章、节进行简单的铺排,而无技能的体现,即使有技能的体现也是在知识之后列出技能1、技能2,等等;或者是在全部知识之后列出技能实训1、技能实训2,等等,而不是从基于知识应用的角度考虑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素质综合培养,并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编写思路,打造技术技能紧密融合的理实一体化教材。因为,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要从学做结合的角度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基于工作任务完成的职业活动,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2.2.4 教材内容体现形式单一,缺乏丰富性、趣味性和信息化

有60%的教材缺乏应有的插图、表格,有的教材一张图片都没有,更谈不上图文并茂,95%的教材还没有与信息化建立直接的联系,这样的教材缺乏丰富性、趣味性和信息化,无法吸引“互联网+”时代的学生主动学习。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编者缺乏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缺乏对新时代高职学生的特点的认知,缺乏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经验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比如,现在比较普遍的二维码应用技术在畜牧业类教材中还未发现,编者完全可以将微课、视频、图片、自测题等相关信息依托二维码加印在教材中,让学生通过手机扫码学习。

2.2.5 教材内容缺乏特色创新,对专业现行实用技术技能吸纳不够

有40%的教材没有紧扣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无论格式体例上创新与否,均缺乏教学内容创新,没有注重教学内容(技术技能)的实用性、特色化,偏重了学术理论的权威性和基础性,忽略了技术技能的时效性和前瞻性,教学活动的结果是学生掌握了知识,却没有掌握方法,没能形成应用能力,不适应岗位实际工作,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比如,动物药理,介绍“药理、药性”多,介绍“药用、药效”少;又如动物传染病,介绍疾病本身知识多,而介绍每种病的防治、控制措施和方法却少,导致学生了解一些药物和疾病的知识但临病不会用药施治。究其原因,多数是编者自身缺乏生产实践经验,与行业企业沟通联系少,不了解生产应用实际,也未参考权威性的专业实用科普书籍所致。

3 改进对策

3.1 重视专业教材质量诊断与评价,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高职院校应充分把握目前专业教材的建设现状,加快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在校生和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教材内容质量评价与管理机制,探索优化教材质量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每学期都要由学院质量管理部门联合教材管理部门,共同组织师生开展优质专业教材的遴选—引入—使用—评价—反馈等系列活动,形成专业教材内容质量诊断与改进的闭环,使参与的师生及教材编写者、管理者都能够从中受到启发,自觉重视教材质量建设与管理,在实施教材内容质量诊断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教材选择与采购,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充分发挥优质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3.2 关注专业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变化,提高新型教材建设与利用能力

随着高职数字化、立体化教材的出现,专业教材内容呈现形式不断创新,无论是专业课教材还是专业基础课教材都更加情景化、动态化、形象化,高职院校教材管理部门应引导专业教师改变教学活动单一选用纸质教材的传统思维,养成参与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及利用各种数字化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和教学改革的习惯,立足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信息化教学需要,择优选用数字化、立体化教材及信息化教学资源作为教学辅助材料,探索开展数字化、立体化教材及信息化教学资源内容质量评价与利用研究,提高新型教材建设、评价与利用能力,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全体学生实现符合其个性化特征要求的成长和发展。

3.3 遴选组建专业教材编审团队,促进编审人员优势互补与学术交流

好教材是编者和编辑集体智慧的结晶。高质量的教材内容需要高水平的编写人员细细打磨才能呈现。教材编写前,遴选组建由编者和审稿人员组成的编写团队至关重要。高职教材的主编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学术知识、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和企业实践经历,熟悉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熟悉专业建设现况和专业发展趋势,熟悉行业企业需求,文字功底深厚,管理协调能力较强;编审队伍必须引入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不同省份的优秀专业教师,有助于校企融合、产教融合及同行间知识、学识、见识、能力的优势互补与学术交流。每位编者不仅要完成本人承担的编写任务,还要关注书稿其他内容,这样有多少编审人员就有多少个审稿人,有助于提高教材内容质量。出版社的专业编辑作为教材建设的专家应主动走进职业院校,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会、优质教材剖析会等形式向专业教师传经送宝,夯实优质教材编写的人力基础。

3.4 抓住高职办学规律和学生培养特点,突出以生为本的教材编写起点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专业教材的内容选取与编写实践要把适应现代高职生学习思维特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教材编写的根本出发点,既要使教材内容体现高等性、职业性,又要契合国家政策和行业企业需求,即要把高职专业教材内容质量的科学知识水平、教学使用水平和内容编排水平统筹考虑,重视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及基于工作任务的逻辑性构建。教学内容选取上要突出“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点,充分反映行业企业当前技术技能,兼顾前沿发展;教学内容组织编排上要体现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化实际,有利于学做过程与生产过程一致;教学内容呈现上要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促进技术技能的融合提升。

3.5 紧跟国家政策和行业企业需求,围绕课程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专业教师具有教材编写者、使用者和评价者的三重身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要实现紧密对接行业产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需要专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时刻关注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的颁布、修订与废止等信息,掌握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及时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在从事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及开展社会服务时,重视搜集行业主导与主流技术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将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职业素养等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形式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并在课程标准制(修)订时加以吸收。每位专业教师平时都应养成积累上述信息作为教材编写内容的素材及课程标准修订的依据,并储备的好习惯,这样就能够保证教材编写的科学知识水平。

4 结语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从畜牧业类高职专业教材的现状出发,针对当前教材建设存在的缺乏行业企业文化、内容与岗位对接不紧密、呈现形式比较单一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优质教材的建议:如以行业企业岗位要求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突出以生为本,选拔组建高质量的教材编审团队;借助现代化的手段,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大力推进数字化、立体化优质教材的建设。从而不断提高畜牧业类高职专业教材编写和建设的质量,持续推进农业职业教育系列教材的优质化发展,支撑高职畜牧业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提升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造就更多优秀的农业畜牧业专门人才,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合格接班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技能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