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杰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0232)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整个高教活动之中,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1]。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与和谐受到多方的重点关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甚至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班级作为学校的细胞,其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成败。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一直相对薄弱,无法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造成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同学之间关系不融洽,价值取向出现问题,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普通本科学生更需要引导、凝聚、约束和熏陶[2]。班级文化的建设能够促进优良学风和班风的形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本文以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上海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从班级课堂文化、班级课外活动、班级宿舍文化三个方面对上海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当前上海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环节,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大学生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课堂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课题组随机抽取了200位高职在校生进行调查,其中收回的有效问卷为180份。
表1 学生课堂不良现象统计
从表1中,可以发现上海高职院校大学生基本没有人在上课时没玩过手机。上课睡觉、聊天也成了课堂常见现象,同时70%左右的学生有过迟到或者旷课。由此可以看出现高职课堂问题表现多样、频率增多。这与当代高职在校生缺乏学习动力,自我约束能力弱,课堂教学管理松懈有关。
本项调查采取多选。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认为出现课堂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授课枯燥无味,其比率高达81%,还有74%的同学是因为对课程不感兴趣,34%的同学觉得所学科目不重要,26%的同学把上述出现的课堂问题视为正常情况。只有51%的学生反思是自己课堂纪律意识不强。
部分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讲课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自始至终都采取“满堂灌”,这让学生觉得老师讲课枯燥无味,进而丧失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部分学生对所授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仅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反省是自身的纪律观念不强。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时应该从学风及班级纪律抓起,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任课教师亟须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和授课水平。
调查发现,经常在课堂上和老师互动的学生只占10%、从不和老师互动的学生占17%。近三分之二的同学只是偶尔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由此可见,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仍然沿袭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输教学模式。教师平时上课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唱独角戏,大学课堂普遍存在一种“课堂冷漠”现象。
大学的受教主体是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已经形成较稳定的个性,再按照传统的方式教学,就会出现消极被动的现象。新的教育理念已不再是老师传授知识,而是转化为学生自发性探索新知识,老师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指导,互动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新模式[3]。互动式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风,提升班级文化建设水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统计发现,半数的学生希望通过小组讨论或者小组竞赛的方式来实现课堂互动。同时,学生还是很乐意与老师互动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希望以师生问答的形式来互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互动的机会,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当然,课堂也可以选择在一个轻松自由的场所,如一片洒满阳光的草地,便于师生敞开心扉进行互动,这样师生关系变得更密切,有利于个性的班级学风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班级的课堂文化建设显得丰富。
班级课外文化是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课外文化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载体。班级课外活动除了其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能吸引学生外,主要在于开展班级活动时学生的个性、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学生之间交流得到满足。而当前上海高职院校相比上海本地本科综合型大学在班级课外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通过调查分析如下:
大学生活学习压力不再像高中时那么大,高职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就随之增多,86%的学生觉得课余时间合适或太多。课余时间为高职学生丰富的大学生活提供了时间保障,很多班级活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班级建设过程中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可以使学生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统计发现,高职学生平时的课余时间多用来上网、兼职、逛街、睡觉,主要用于学习的只有22%。另外,只有5%的学生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7%的学生会参与体育健身,可见学生的课余生活显得很枯燥。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冲击,学生宅在宿舍,沉溺于网络世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班级成员之间也缺乏沟通和交流,导致当开展一些活动时,班级同学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图1 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分析
班级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当代高职学生的自我意识、探索意识较强,喜欢的课外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竞赛、班会讲座,等等,而是更倾向于户外出游,聚会聚餐(详见图1)。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去户外春游踏青、夏日露营,这些活动让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在广阔的天地中加深彼此的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干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定期组织班级同学的生日Party,元旦聚会、中秋赏月、端午粽子节等聚餐聚会,通过聚餐,达到休闲娱乐、增进同学友谊,活跃班级气氛,增强班级文化特色。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成长背景的年轻人朝夕相处在一起。健康向上、和谐融洽的宿舍生活,有利于青年学生良好学风、阳光心态的养成。
调查统计显示,学生在与室友相处时关系非常融洽的比例只有25%,60%的同学与室友的关系还算融洽或者一般,感觉不太融洽甚至糟糕的同学占到15%。高职学生室友关系整体不算乐观,宿舍和谐文化建设大有文章可做。因此在班级文化时建设时要着重注意平时和室友相处不太融洽的同学,以免少数人的消极情绪影响整个宿舍的氛围。
宿舍是学生的论坛天地,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宿舍谈论的主要内容有体育4%、学习14%、网络游戏12%、影视16%、感情生活36%,其中感情生活所占的比重最大。室友之间通过谈论这些话题,可以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促进友谊。大学生的情感生活比较丰富,尤其是爱情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大学生的情感却不是太成熟,每当遇到事情时很容易产生极端的想法,作为室友理应互相关心,心细观察室友们的日常行为,一旦发现反常现象应及时开导,或者向学校老师寻求帮助。
根据调查统计分析,高职学生在宿舍除了睡觉,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上网,比例高达55%,而在宿舍经常看书学习的只占12%。当今大学生的生活与网络密不可分,不少学生和电脑、手机相依为命。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与应用,虽然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人际交往的领域,但有时反而成为现实中人与人交往的阻碍。此次调查发现,上海高职学生上网时间明显多于与寝室同学交流的时间,有的学生为了逃避现实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过分沉溺于电脑手机上网,忽视与周围同学的交流,产生自闭心理,宿舍人际关系由此淡化。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在宿舍因为作息习惯不同产生分歧的高达33%,宿舍卫生产生的分歧占15%,意见不合占20%。宿舍是学生休息的场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休息习惯,宿舍又是一个公共的休息环境,有的学生喜欢晚上熄灯早睡,而有的学生则是“夜猫”型,玩电脑游戏或手机聊天,这样就对寝室其他同学造成了干扰,进而恶化同学间关系;当今大学生主要是独生子女,许多学生在家都不太做家务,宿舍卫生打扫一直是个难题,特别是卫生轮流值日过程中经常发生矛盾;同时很多学生现在比较自我,有些学生总爱与别人抬杠,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都是自己正确,并且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这种行为容易诱发同学间的抗拒心理,激化矛盾。
一个班级的班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风,学风建设也成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甚至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4.1.1 学校方面
(1)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加大课堂考勤力度。对课堂的管理不仅仅停留在点名,更要采取一定的管制措施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严格按照校纪校规给予一定的处罚。
(2)完善考试制度,探索新的考试方法,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高职学生考评的灵活性,鼓励学生平时积极表现,加大平时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权重,从而有效改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3)提升老师业务水平,确保学校的师资力量,鼓励老师进修,从而加快老师知识的更新速度,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4)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课堂教学既是教书的过程,更是育人的过程。因此老师应具有高度的育人责任感,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4.1.2 学生自身方面
(1)明确学习目标,加强自我控制能力。高职学生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清晰的人生规划,为专升本、考公务员、直接创业就业等选择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是个大环境,各种思想都在这个大熔炉里酝酿,同时也有各种诱惑出现,作为大学生应该加强自我控制能力,不随波逐流。
(2)健全班级管理制度。班委通过民意制定属于自己班级的班规,班委以身作则,保证班规班纪有效实施,对于课堂违纪的同学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罚。
(3)互教互学,成立课余学习小组。开展“互帮、互助、互教、互学”的四互活动,针对班里一些学习有困难和重修的同学,积极组织成绩较好的同学对其进行辅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在班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开展班级活动,对个人而言可以给学生创造真切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和成长;对集体而言可以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级氛围对个别特殊学生的转化有促进作用[4]。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当前在班级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建议:
(1)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学生社团,在政策经费等方面大力支持,为学生搭建更多的活动平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适当增加以班级为单位参赛的活动,引领班级发展。
(2)班级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参与的广度。班委要积极组织,让学生共同参与、共同研究、自主活动、自主发展,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良好的氛围。
(3)班级活动要与时俱进、形式多样化,单调的班级活动会显得枯燥无味,大大降低同学参加的积极性。大学生喜欢新鲜事物,在组织班级活动时要因时因地改变活动形式。如:可以选择户外拓展、生日Party、中秋诗会、专业技能比武等形式开展班级活动。
(4)师生共同参与。当前教育部门对于大学生集体外出游玩采取了限制措施,校方的原因是怕学生发生安全事故,很多班级活动没办法有效开展。倘若老师和学生一起外出游玩,一方面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能大大融洽师生关系。
大学生寝室是学生最为集中,滞留时间最长的社区,是学生生活休息、思想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传递的主要场所,寝室文化建设也成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5]。良好的寝室文化环境、融洽的宿舍生活关系,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心理素质,从而为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夯实基础。针对以上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以下建议:
4.3.1 学校方面
(1)强化宿舍管理,做好宿舍人际关系教育工作。高职学生应该遵守学校宿舍管理的相关制度,同时让学生掌握宿舍生活中人际关系的要领,让学生懂得在不同环境中,如何应对不同方面的问题,友好相处建设良好的宿舍环境。
(2)班主任或辅导员应经常下学生宿舍了解情况,与学生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对于人际关系紧张的宿舍成员重点关注,及时与其进行交谈,为发生矛盾的寝室成员相互沟通架起沟通的桥梁,必要时调整宿舍。
(3)将寝室文化建设与个人奖学金综合测评、优秀班级综合测评挂钩,可以将寝室人际关系情况作为评价学生德育以及能力的参考依据。在评定优秀班集体时,注重寝室文化建设的评比,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引起同学们对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视。
(4)开展寝室文化节,晒晒学生寝室的幸福生活、寝室趣事、寝室手足之情、寝室环境等,号召全校学生参与,对于优胜者给予奖励,从正面激发学生参与度。
4.3.2 学生方面
(1)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到能尊重人,理解人;室友之间要加强沟通,通过沟通促进了解,增进友谊。
(2)室友间多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周末室友们可以一起外出游玩、逛街、打球等,这对于增强寝室的凝聚力,建立融洽的寝室关系。
(3)摆正心态,换位思考,从自身找原因,宽宏豁达,掌握一些人际关系沟通技巧;把宿舍当作自己的家,及时打扫宿舍卫生,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把室友当作自己的亲人,室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消除猜忌,不搞小团体,室友之间和睦相处。
通过以上针对上海部分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在班级课堂文化、班级课外活动、班级宿舍文化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亟须大力改进。相信通过学校和学生共同的努力,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力促优良学风和班风的形成,一定能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创造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