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强
平度市田庄镇官庄中学,山东平度 266700
物理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都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因此其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将生活化的情境引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需充分意识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等予以重点关注,借此将其作为教学素材,恰当地应用到课堂教学环境中。灵活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理论内容的学习与实践探究中。
尽管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其依然包含着大量的定理、定律及法则等,抽象化的知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其难以形成对物理学科的学习热情。这就要借助于生动教学情境的构建,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理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活动,或是合作实践等学习活动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进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构建问题情境时,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其学会对理论性内容予以灵活运用,最大程度上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
例如,教学《内能》一节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在寒冷的冬天,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手暖起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学生可以很快答出两只手搓手、摸着热水袋取暖,或是用嘴哈气等,那么按照所学的内能知识将这些方法予以归类,学生便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改变内容的两种方式,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以生活化问题为切入点的物理教学更能够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在初步接触到物理课程时,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畏难感,如若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其学习方式的科学引导,就会对后续课程教学的高效开展造成负面影响。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生活元素于教学中,是培育学习兴趣的关键。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是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基础与关键所在。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教学重点内容,恰当地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元素,重视对生活实例的巧妙运用,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对理论知识的分析与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认知经验中理解并领悟物理知识、物理思维与物理规律。
生活经验的积累源于对自然现象的仔细观察,这对培养并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总结能力大有助益,也能够为后续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在实例分析与讲解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围绕对自然现象的分析与讲解,启发学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创设真实化的教学情境,逐步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
实验是初中物理的重点教学环节,在培养并强化学生个人学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实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自主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实现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的紧密结合。将现实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应用到实验教学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例如,在学习变阻器相关的知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灯泡、导线、插头与灯座等材料,了解并制作生活中的变阻器,将电位器、灯泡与灯座等连接起来,现场一个串联电路,然后通过插头接入家庭电路,这是对电位器予以手动调节,便可以观察到灯泡的亮度会发生变化,或是由亮变暗,或是由暗变亮。对教材中的变阻器相比,实验活动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变阻器使用原理的了解,使其拥有更加真实的学习体验。
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初中阶段的学科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有限的教材课本,应对教学内容与素材的拓展予以重点关注,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适当引入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从中引出对理论性内容的解析,这也是改进并优化现有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紧随社会热点,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再一次体现出物理与生活间的紧密相关,为生活化情境在物理课堂中的创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从单一化的学习模式中脱离出来,从不同的角度上理解、观察并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助力个人学习能力与思维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密度”这一物理概念的相关知识时,便可以引入真假黄金的辨认话题,在社会生活中,对真假黄金的分析与辨认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那么,从密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的话,涉及到哪些物理原理呢?以社会热点话题为导入点,可以有效带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进一步深入到对理论内容的学习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