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史卫华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人。家长育儿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所以开办家长课程,促进家长共同成长至关重要。
第一层次是公共课程。每学期有四个项目,即保健护理、教养态度、教养知识、教育技能。我们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儿童保健专家、儿童心理专家讲授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策略。开办讲座前要调查家长的学习需求,多途径地做好宣传动员;讲座结束后,多途径地收集反馈意见,反思讲座效果,进行追踪指导。
第二层次是年龄段家长课程。每学期一项,各年龄段家长参加。内容安排如下:大班的幼小衔接;中班的如何渡过叛逆期;小班的如何面对分离焦虑。
第三层次是班级沙龙。主要围绕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或带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分享教育经验。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举办一次。由班级征集并筛选出10 个热点话题,调查统计出需求较多的3个话题重点进行研讨,为家长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充分调动每个家长的参与性,鼓励家长思考和总结经验。
第四层次是入户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走进幼儿家庭,开展一对一家教指导。对家长习惯包办代替、过于娇惯溺爱、祖辈与父辈教育不同步、单亲家庭等问题,教师会约定合适的时间上门走访、约谈,有针对性地帮助家长转变育儿观念,提高育儿水平。
家长课程体系中所有的内容一是来源于调查问卷中家长关心的话题;二是来源于平时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如现在幼儿普遍存在的进餐习惯差、父辈与祖辈态度不一致等问题;三是来源于教育实践中各年龄段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如大班家长焦虑的“孩子需要提前学汉语拼音吗”“孩子做事拖拉,快上小学了怎么办”等问题;小班家庭教育中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培养孩子与同伴交往”等问题,这些课程内容来源于家庭,容易落地生根,保障了授课内容的针对性。
我们采用外聘和内用相结合的办法聘用家长课程的教师。幼儿园在课程开展前,与外聘专家进行多次沟通,让外聘专家的课程能更贴近本园家长的实际。同时,要实现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可持续性,制定系统化的教师培训成长方案,加强理论的学习及模拟演练,不断促进教师成长,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家庭教育的指导专家。这才是推进家长课程的动力,才能切实提高家长课程的质量。
实施家长课程时,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起好“穿针引线”的作用。采用“体验式”的形式组织家长课程,打破传统的家长课程模式,不但能克服“一言堂”的单调乏味,充分调动家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让家长全身心地投入课程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在课程的组织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的理念。
以小班开学初的《家园沟通从心开始》为例,第一个环节中老师们将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制作成了微视频。看到幼儿们一张张笑脸,看到他们在幼儿园愉快的游戏场景,家长们的顾虑渐渐消除。第二个环节是互动游戏,幼儿由于年龄小,集中注意的时间不长,“乌龟和乌鸦”的游戏可以让家长体验到注意力培养的重要性。第三个环节是游戏“画树”,让家长感知每个孩子与每棵大树一样,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存在个体差异,要学会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第四个环节是游戏“看见的不一定是事实”,让家长体会“亲眼所见的某个片段却不是事实”的状况,从而理解无论什么事情只要被演绎,事实就容易被人曲解。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尊重事情的经过而不是片段和结果。通过游戏、视频等直观的形式,让家长体验家庭教育的正确理念与有效策略。
一百个碎片抵不上一个系统的整体。要想充分发挥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就必须进行整体规划,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让培养人的工作,不仅仅成为教师的事业,更要成为家长的事业。让每一个家长明白,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不放弃自己的成长,家长越努力,孩子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