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师专业属性多维寻绎

2019-01-11 21:35:35毛伟娜
中小学德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专业化教师队伍

近年来,从品德课程更名、统编三科教材逐渐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到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发布,乃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政策文本的出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提出,使德育教师专业化的问题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尤其在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于新时期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可以说,德育教师迎来了专业发展的春天。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推进,学校德育对于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方式、教育资源开发、家校协同教育、寻求社会支持等能力,都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德育走向专业化,既需要师资队伍职后培训的深入探索与持续创新,更急需职前培养通道的开启。

顺应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时代发展需求,今年秋季,我国多所高校都将开设小学教育专业,首都师范大学更是率先在小学教育专业设置德育师范方向。这一举措对于推进专业化的小学德育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为此,本期我们约请了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老师们,围绕这一新开设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设置,作一阐述和探讨。培养专业化的小学德育教师,自当紧跟时代发展,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发展目标;立足道德与法治这一德育主阵地课程的特性,以及课程更名对于教师法律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准确解读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法律素养;厘清少先队教育与德育的功能关系,探索二者共谋共建所需的能力;回应德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迫切要求,着力培养未来德育教师的家校共育能力。由此,不断完善小学教育专业德育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也为当前一线德育教师的自主研修和校本培训提供借鉴与指引。

如此,中小学德育教师才能逐渐摆脱“杂牌军”和“不专业”的标签,确证自身的专业地位,进而从“德育教师专业化”走向“教师德育专业化”的理想图景。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学校德育走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窘境,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德性观照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成长。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专业化教师队伍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中国德育(2022年18期)2022-10-14 09:23:40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26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08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30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