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龚慧叶
“学习故事”这套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最大的价值在于将幼儿视为“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其特有的思维与行为模式能让儿童游戏与学习状态变成现实,因为它带来的是视角的改变、方法的改变和幸福的改变。
“学习故事”这套叙事性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幼儿的视角去观察、解读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培养幼儿乐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并支持幼儿建构和发展关于自己、他人的认知理论。“学习故事”以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为新的学习出发点,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并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学习,从而真正做到让幼儿快乐发展。好的“学习故事”需要我们带着赞赏的眼光去发现幼儿,相信幼儿。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以儿童为中心”这一核心精神,希望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而这也正是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核心所在。“学习故事”关注的是“幼儿正在学习什么”“幼儿能够学习什么”“幼儿对什么感兴趣”,而这些正切合了《指南》的精神,使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儿童中心”逐渐在教师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故事”的观察与撰写中生根发芽,并最终将这种转变落实到教育行为中。
与幼儿的分享。我们设置了“学习故事时间”,在每天午餐过后或者是午睡前,我们与幼儿进行阅读分享。幼儿从原来听童话故事转变成听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幼儿从故事中感受到自己时刻被关注着,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力量、有能力的人,“学习故事时间”让幼儿意识到“我在做事,我在成长”。
与家长的分享。“学习故事”是解决家园沟通的一项秘密武器。但目前幼儿园的班容量不允许教师大量产出“学习故事”,因此需要教师巧妙转化“学习故事”的运用。有的故事需要图文结合地写出来;有的故事短小精悍,可以用便签形式出现,放入班级内观察墙中;还有的可通过口头表达来传递给家长。这三种“学习故事”模式有助于家长全方位地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
与同事的分享。围绕“学习故事是什么”“学习故事怎样写”“我的学习故事”“对于学习故事的困惑”等问题进行园本教研活动、学习故事专题分享活动和学习故事案例分析活动。在一次次的讨论、分享与反思中,教师习得了撰写“学习故事”的技巧,明白了深入了解与分析才能深入幼儿的内心,明确了学习故事的主体,审视了学习故事的真实性。这对教师们来说也是一次专业能力的提升。
我们在学习“学习故事”背景、内涵、撰写方法、使用要点的基础上,将“学习故事”运用到区域游戏的观察与分析中,利用“学习故事”推进区域游戏发展的具体策略、方法和注意点,从而促进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发展。
我们尝试用“观察→记录→分析→反馈”四阶段模式将“学习故事”运用到区域游戏的各个阶段,梳理每个阶段使用的要点与具体策略,以此来诊断区域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对区域游戏的不断推进。与此同时,通过“学习故事”发现幼儿身上的独特价值与良好的学习品质,用正面强化的方式来促进幼儿向更高一层发展。每一个“学习故事”中的回应阶段,既是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解读,也是教师对游戏内容设置的全盘分析。从幼儿的行为中去发现幼儿的需要,从幼儿的故事中去调整游戏材料与游戏目标,让每个游戏都充分发挥价值,真正地为幼儿服务。
将“学习故事”放入班级主题过程中,在主题课程形成的每个节点都用一个“学习故事”作为记录或呈现点,最终形成探究式学习,形成微课程。例如,在探究“鞋子的秘密”这一主题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用“学习故事”进行记录,《鞋底的花纹》《我用鞋子来丈量》《鞋子制作坊》等一系列的“学习故事”清晰地记录了幼儿整个探究及成长的过程。这样的探究因为“学习故事”变得丰满起来。
“学习故事”正带领着幼儿教师在成为幼儿的观察者、欣赏者和支持者的同时,也成为自信、积极、富有成功感的幸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