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三问”,为语文高效阅读教学奠基

2019-01-11 20:43刘金玉
初中生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三问知识点文本

■刘金玉

(作者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泰兴市洋思中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教师只有在课前切实做好“预”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课前“三问”,才能使语文教学“正”起来,才能真正地为语文高效阅读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问:教师真的弄懂弄透所教文本了吗

1.文本究竟写了什么,即能准确地知晓文本的基本内容。

这种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概括地说出写了什么,二是能够具体地说出写了什么。既能总体准确,又能具体把握,总分一体,这是理解和把握一切文章的前提与基础。如学习小说《最后一课》一文后,就必须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弄清楚写了什么环境、什么人物和什么情节。只有真正知晓了这些内容,后面的主

旨之类的问题才能深入理解。

2.文本究竟表达了什么。

任何文章都是有意旨的,任何文章都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情感、认识和态度的。即便是说明文,除了告知一些知识、常识、道理外,也包含着作者的一些情感。如竺可桢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介绍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剖析了这些奇怪现象的原理,还表达了作者对科技发展的赞美与期待之情。

3.文本究竟怎样表达的。

①究竟用什么文体来表达的。要正确地理解一篇文章的旨意,首先必须弄清楚文章的体裁,如果文体不清,就会文本不明。如《苏州园林》本是说明文,而有教师把它当作游记散文。岂不知,本文就是介绍了苏州园林建筑的特点,让人对苏州园林的建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探究苏州园林。事实上,文本不同,教法、学法、内涵和目标也就不同。

②文本究竟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在理解了文本文体之后,就必须进一步思考在这种文体要求之下的具体的表现手法。一是从整体看所用写法,二是从局部看写法。分析时,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如《变色龙》一文,从整体看,对话描写、对比手法是最为突出的;从局部看,细节描写也很鲜明。这一问的理解与解决,实际上也是认识与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与特色的重要举措。

③究竟有哪些富有特色的语言值得品味与咀嚼。语文说到底是语言的学问,所有的文本内容、文本思想、文本特色都是通过显在的语言来表现的。学语文必须学语言,学语言的具体表达,通过语言的表达来理解文本、认识作者、了解时代、学会应用。

二问:通过该文本的教学究竟想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点

任何课堂教学都是有目的的,都是有目标的,绝对不是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也就是说,在课前必须要有一个充分的预设,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目标的确立,必须做到三个依据:一是依据课标——它是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二是依据文本——特别是课后练习题,需透过问题看本质,切实把握编者的意图;三是依据学情——不能以优等生的学情为依据,而要以中等学生的学情为依据。在这里,课标是大的方向,文本是具体的教学材料,学情靠自我的感觉。所以,文本是最为关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

“通过该文本的教学究竟想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点”这一问题,实际上是课堂往哪个方向走的问题。在这一问题的背后还隐含着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问题——究竟想让哪些学生获得知识点?

为了谁?自然是为了所有学生。第一,目标不能过高,以中等生为确定依据——至少让班级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对于优等生,则让其进行“兵教兵”,在教中等生、后进生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第二,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研究,让课堂慢下来。第三,让有的学生说出不会的问题,先解决不会的问题,这样使教学有的放矢。

三问: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点呢

1.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①依靠学生。即必须做到以生为本。学生是课堂发展的主人,课堂时间必须留给学生。只有依靠学生、理解学生、发动学生、相信学生,课堂才能得以真正推进——没有学生的全身心地参与,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将是形式,结果都必然是子虚乌有。

②依靠文本。即必须做到以本为本。这儿的本包括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也包括了教师与学生共同的语文教材。这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只有认识到“本”是教学的根本,把“本”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能力形成了,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教与学才不会偏离目标与方向,才能真正应对各种语文学习问题。因为题在课外,根在课内。

③依靠阅读。即必须做到以读为本。语文主要就是用来读的。不读书,何以叫学语文。换言之,语文主要不是用来听的,虽然听也是重要的一种能力,但阅读是更为重要的基本能力。读,是讲究方法、讲究策略的各种读。围绕着文本,由学生自己读而思,读而研,读而探究,读而撰写,读而交流,读而表达,读而完善,读而应用,读而修正,读而提升——读应该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应该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

2.要有序地推进教学。

凡事都必须有序,如此才能科学发展;而无序,就会造成混乱,后果将不堪设想。此处的“序”,一是指秩序,二是指次序。

有秩序,即课堂教学必须切实做到上规矩,不任性,有纪律,不散漫,按照人的发展规律来做。纪律是胜利的重要保证。这种秩序不是强制,而是一种对学生自我管理的自我培养、自我追求,是一种自觉遵守的状态。

有次序,即课堂教学必须切实做到符合学习规律,让课堂教学目标一点一点达成,一步一步地得到。一锹挖不出一口井,一口吃不出一个大胖子。只有循序渐进,才能脚踏实地,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

3.要充分发挥同学作用。

古人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主要靠自己,因为学习本质上是自己的事。但仅仅靠自己,没有他人的交流与帮助,就会成为孤家寡人,就不能集思广益、扩大视野、提升认知。所以,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高度重视自己学,还要发挥同学的作用,让同学共同学,让同学真正成为同修者、同学者、同行者,这既能促进学业的提高,也能提升自身的品质。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这个道理。

4.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

①要引领学生科学的学习——包括学习的目标,也包括学习的策略。

②在学生自学时,要引发学生思考——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寻探出问题的答案与规律。

③在学生有了认识与问题时,要引导学生交流与解决,最终通过教师的引导,既能让学生知道问题的答案,更能知晓答案背后的规律。在这里,特别强调教师要谨慎处理学生的问题,不能见问题就进行所谓的“启发”,这是不科学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在教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真正动了脑筋产生内需之后,教师才能进行启发,才能出场引导——这时的启发与引导才能成为学生思维与发展的引擎。

在整个引导的过程中,一定落实“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育思想——“以学定教”,先让学生学,通过学生的学,确定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的过程;“以教导学”,通过导来进行教,促进学生更好地学,这是教师主导性发挥的过程。

“导”什么呢?导学习的目标、导学习的策略、导学习问题的解决、导学习内容的检测、导学生成果的应用、导课堂教学的组织。

而要引导好,就必须准备好——只有精心的预设,才能有精彩的课堂;必须组织好——课堂秩序是有效教与学的重要保障;必须观察好、倾听好——以确保发现学生真正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施教;就必须启发好——高明的教师总是从学生的内需出发,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示范,绝不暗示在先、结论在前。所有这些“导”自然要我们的教师在课前进行预设与假想,以使课堂教学能够有的放矢。

要让课堂真正完美起来,还必须在第三问的基础之上进行追问:如何知晓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了呢?——当堂训练,当堂反馈,当堂检测。如此,才能准确地反馈课堂教学的现状;师生才会高度珍惜教与学的时间,不做、少做无用功;最终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大效益,产生最佳效果,课后减负才能真正实现。

“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前教学“三问”,层层深入,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只有做到了胸有成竹,课堂教学才会真正体现正向功能,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有效推进,课堂教学高效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猜你喜欢
三问知识点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公文办理须“三问”
阅读教学不可绕过的三问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指导阅读“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