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计凤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黑埠中学)
名著重读,是名著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不厌百回读,重读经典往往能在初读的基础上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带来更多的阅读发现。名著重读,能帮助学生反刍经典作品,读出更新、更深的内涵,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带领学生进行名著重读?在重读名著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徐飞老师的“重读《朝花夕拾》”一课,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这节课启示我们,在重读名著时应处理好三组关系。
2011版新课标在“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由此,统编教材在初中学段规定了12 个必读篇目。受时间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课外阅读的主阵地不在课堂,这就给学生阅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吸取经典文化的精华?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巧妙选择解读文本的最佳切入点,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走进文字深处,找到阅读名著的钥匙。
《朝花夕拾》这本名著是作品集,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一组散文,共收录10 篇,有的侧重记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极具生活情趣,是我们了解这一时期鲁迅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的最好注脚。领学生重读《朝花夕拾》时应注意处理好单篇与整本的关系,让学生读出文本之间的联系,同时又不至于凌空蹈虚。
教学《朝花夕拾》,徐飞老师执大驭小,以两个世界的冲突与和解为抓手,另辟蹊径,让学生明白,在散文体裁的学习中,前后勾连和对比阅读,是整合阅读资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中,如何才能在两个世界的对比中,走近鲁迅,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和复杂情感呢?
教学伊始,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初读经典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分别结合文中写到的7 篇散文的主要人物,把鲁迅的情感世界分为两类——爱的世界和恨的世界。学生根据自己对鲁迅笔下人物的情感态度,很自然地把长妈妈、父亲、寿镜吾、藤野先生、范爱农5个人分在所爱一类,衍太太和庸医理所当然就成为所恨一类。这样的归类教学,整合了文中众多人物的共性和个性,不仅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情感态度,还让学生掌握阅读此类文体的路径和方法。在两个世界的冲突中,徐老师引导学生迅速走进文本,直指关键人物,和人物进行深度对话。他引导学生重点关注阿长和衍太太两个人物,再由人物拓展至动物,由人间至阴间,通过“爱”与“恨”,建立文本之间的深度关联。
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读懂鲁迅是个难题,但是我们又必须读点鲁迅。怎样读?在明确了鲁迅的爱憎分明的情感之后,徐老师带领学生继续向文本更深处追问。通过《小引》中的一句话,“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学生从中发现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温暖的童年世界,一个是纷扰的现实世界。前者宁静美好,学生自然懂得;后者冷峻严肃,学生难以接受。徐老师让学生在《小引》中寻找这组散文创作的历史背景,借助“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两个事件,再现当年鲁迅面对的政府通缉和文人攻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回忆往事的真正原因——明知童年已逝,且童年也不尽是快乐,可依然忍不住一次次回望,用温暖的文字消减现实的悲凉。在问题驱动下,教师层层追问,激发了课堂的精彩生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笔调变化,同时读出童年视角与成人视角。从整本书阅读的角度,徐老师把整本书掰开揉碎,又进行重新整合。他要传递给学生的是,读书不仅要从大处着眼,把握这本散文集的整体情感基调;还要关注细部,读出一个词语、一个标点背后的丰富内涵。
名著重读,是整本书阅读的一种形态。关于整本书阅读,不能流于整体观照而忽视局部细读。我们不仅应关注学生略读能力的培养,还应重视其精读能力的训练。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无非就是领着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这句话同样适合于整本书阅读。
徐老师这节课既有略读能力的培养,比如让学生快速阅读、筛选相关信息;更有精读指导,引领学生品读关键语句,有意识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以及审美鉴赏的语文素养。比如,引导学生朗读阿长的“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句,徐老师让一个学生朗读,孩子的语感非常好,一张嘴,就赢得了听课教师的热烈掌声。学生能够走进文字,走近阿长:一个连书名字都记错的保姆,却为鲁迅买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山海经》;阿长对鲁迅的疼爱,也正是三十年过去了,鲁迅一直对她念念不忘的原因。再如,在品读最恨衍太太的事件中,学生在文本中发现了很多和衍太太相关的事情,但是都不能体现“最恨”这个话题。徐老师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交流和沟通,梳理与整合,最终聚焦在“衍太太散布流言”的事件上。这一环节中,徐老师带领学生在文本中来回穿行,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品味,在细细品读的过程中,既洞察了鲁迅在爱恨世界中冲突的情感,也培养了学生辨别美和丑的能力。阿长和衍太太,一个善良淳朴,一个虚伪钻营。在徐老师的引导之下,人物形象如此鲜明地呈现在了学生面前。
《朝花夕拾》中不仅有字面上的爱和恨,也有隐藏于字面之下的,这是需要带领学生精读才能品出来的。比如,对于阴间无常的喜爱,对于没有人情味的阳间的恨。这些情感都是隐含在文字之下的,不细读文本很难理解和体验。徐老师通过展示重要语段,引导学生聚焦关键字词,含英咀华,品出言下之意、笔端之情。
徐老师就这样引导学生“从文章里走几个来回”:有略读也有精读,品词析句,深入领会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与提升思维。如此,学生的阅读能力便可慢慢形成,由一本书到另一本书,完成整本书阅读和原有知识经验的关联,以及我们读过的书和生命的关联。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倡导语文教学要以写作为本位,他说,“不指向写作的阅读是低效的”。只读不写,所读的东西毕竟有限;只写不读,信息的储备必将枯竭。由此,读书要与表达相结合。对于名著阅读而言,如何才能检测学生的阅读水平,知道学生是否读进去,是否从“浅表化阅读”达成“深度阅读”了呢?
教学《朝花夕拾》,徐飞老师共设计了两次读写活动,把学生的读书感悟和生命体验联系在一起,让读写共融共生。比如在总结爱恨两个世界的冲突时,徐老师结合板书这样提示学生:“在鲁迅的文字里,他爱无知愚昧却淳朴善良的长妈妈。大家能不能用老师的句式,在这些对象前加一个修饰语来概括特征?”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迅速地对几个主要人物和动物进行仿写说话。虽然没有落在笔端,但是口头表达比文字书写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从学生的语言表达看,他们对于鲁迅笔下人物形象是熟稔的,概括是精当而恰切的。
仅仅概括文中人物的形象还不能算是深度阅读。徐老师在最后一个学习板块设置了一个“为封面题字”的学习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学生从“浅表化”阅读到“审辨式”阅读的一个思维提升的过程。鲁迅的两张照片,一张金刚怒目、横眉冷对,一张面带微笑、含着温情。选择封面,说出理由,这是第一步。学生大都结合自己阅读的体验,畅所欲言。在《朝花夕拾》所选的十篇文章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个有着温热、柔情、温暖的内心的鲁迅,一个心中藏着深深爱意的鲁迅,所以,大家更加赞同选择第二幅照片作为封面。对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如果没有深入研读和思辨,很难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让学生给封面题字,更是一个文气雅致的读写设计。遗憾的是,被提问的几个学生始终没有真正走近鲁迅,思路没有打开,所写的内容无非是名著词句的引用或是在外围打转。不过,这并不影响课堂生成,毕竟学生对鲁迅的认知是浅层的,即使让我们很多老师来完成,怕也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徐老师因势利导,给出了自己的提示文字:“以温暖反抗绝望。”正如徐老师所说,也许学生现在无法体会其中的深意,但是我们都懂得,鲁迅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去阅读。学生如此,老师亦如此。一个读写的活动设计,勾连的不仅是学生的生命体验,更是从散文主题出发,进而延伸到鲁迅的阅读研究。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汪晖曾如此评价鲁迅:“他的精神结构中充满了悖论;他否定了希望,但也否定了绝望;他相信历史的进步,又相信历史的“循环”;他献身于民族的解放,又诅咒这样的民族的灭亡;他无情地否定了旧生活,又无情地否定了旧生活的批判者——自我。”这就是鲁迅,一个需要我们穷尽一生光阴去读,但也许都无法读懂的鲁迅。
重读名著,除了应处理好上述三组关系外,还有不少需要我们研究的话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读了再说,也许是最好的阅读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合理安排阅读时间,适当开展读书交流分享活动,让读书和学生的生活关联,和生命关联,那样也许整本书阅读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总之,徐飞老师这节课让我们看到名著重读的重要路径与有效策略。名著重读,我们当孜孜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