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中析意图 厘清中明目标
——《日月潭》在人教版教材和统编教材中的编辑异同分析

2019-01-11 18:45吕绿杨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注音日月潭朗读课文

□ 吕绿杨

《日月潭》一文描述了日月潭优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是各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首选文章之一。统编教材和人教版教材在编排课文时,都不约而同地选了《日月潭》。那么,同一篇文章选入不同版本教材之后,它的地位、作用是否一样?编者的意图是否相同?教学目标是否一致?为此,本文将从八个方面比较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一、编入册数

统编教材和人教版教材都将《日月潭》放在二年级教学,说明编者都认为该文是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的,插入二年级的编排体系中是比较恰当的。

二、主题要素

统编教材中,《日月潭》所在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认识家乡、赞美家乡”。语文要素为:(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在人教版教材中,其单元主题为“爱祖国、爱家乡”,语文要素则不明确。

对单元主题来说,两个版本相差无几,都意在表现祖国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关键是语文要素相差比较大。统编教材提到了两个方面。其一,不仅提出“了解词句的意思”这个教学目标,而且还指出了完成教学目标的方法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其二,基于语文要素,学生应积累哪些语言,语言表达的形式是怎样的,课后题都非常清楚地加以说明(详见下文)。这样,教师教有方向,学生学有方法。教材解决了教师“教什么、怎样教”的烦恼。而人教版教材对语文要素的阐述就显得有点模糊了。

三、课文组合

统编教材为了“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祖国的辽阔和美丽”,在单元选文上颇具匠心。从地域看,东有台湾日月潭(《日月潭》),西有新疆葡萄沟(《葡萄沟》),南有江西庐山(《望庐山瀑布》),中有安徽黄山(《黄山奇石》),北有山西鹳雀楼(《登鹳雀楼》)。风景名胜横跨东西南北中,地域辽阔,富有代表性,而且都与山水有关。从时间看,古有作为黄河文化标志和象征的鹳雀楼,今有隐含统一祖国意义的日月潭。

反观人教版教材的课文组合,虽然《日月潭》《葡萄沟》这两篇课文是相同的,但单元内剩余的两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不是很融合。《难忘的泼水节》不以写景为主。《北京亮起来了》虽写景,但表现的内容太现代、太热闹了,没有《日月潭》《葡萄沟》的山水清净、自然。选文的差异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虽然选文是编者的事,但一线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选文的重要性,特别是扩展阅读的时候,更要注意文章的规范性、经典性。

四、课文内容

通观整篇课文,经过对比,两个版本的课文只有下面画横线的一句有所改动。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统编教材)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人教版教材)

1.祛痘越快,违禁成分越多。很多祛痘产品会违法添加糖皮质激素或甲硝唑、氯霉素、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虽然这些成分确实能在短期内消除痤疮、毛囊炎等问题,但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皮肤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灼热、长脓包,甚至出现抗生素耐药性,影响身体健康。

以笔者之见,两句的表达都不够理想。统编教材比人教版教材表达得要明确一些。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不知道“台中”到底是“台湾省中部”的缩写,还是指“台中市”,文章说“台湾省中部”就非常明确了。但是,前句已有一个“台湾省”,后句再来一个“台湾省”,显得重复,读起来有点拗口。笔者认为还是改为“它在台中市附近的山区”。这样,行政区层级清楚了,日月潭的方位也明确了。

五、课文形式

由于教材编排的原因,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全文都注音,而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则全文不注音(即便是生字,在文中也不注音,放在文章后面时才注音)。编者是根据整个学段进行考虑的。但一线教师须充分认识全文注音与全文不注音的不同特点,充分认识朗读、默读时学生遇到的不同困难,充分认识理解内容、领悟情感时所遇到的阅读障碍,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六、识字写字

对比两个版本,统编教材的《日月潭》要求认识生字15个,会写生字9个。人教版教材的《日月潭》要求认识生字9个,会写生字12个(其中6个生字以词语的形式呈现)。

单从数量上讲,统编教材的识字量多,两者相差6个字;人教版教材写字量大,相差3个字。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一,生字是遵循“多认少写”的原则编排的。在统编教材中,第一学段的学生要认识汉字1600个,会写800个。册数越低,认与写的数量相差越大,随着册数的升高,两者慢慢地趋于接近。到了第二学段的三年级上册,认字数量与写字数量基本对等。随着册数的升高,写字的数量超过认字的数量。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相比于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提前了一个学期,生字自然就认得多、写得少了。其二,人教版教材要求一年级认识950个字,而统编教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接受能力差,只要求认识700个字。相比之下,统编教材整整少认了250个字。一年级识字量少了,到了二年级自然要补上去,于是就出现了上述情况。那么,联系课堂教学,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呢?面对统编教材的《日月潭》一文时,教师要更加重视识字的教学,无论在时间分配上,还是在方法引导上,抑或在能力培养上,都要予以优先考虑。

七、课后习题

(一)比较第一题

统编教材课后第一题为: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人教版教材课后第一题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先看前半句。前者是“朗读课文”,后者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者在朗读要求上是不同的,后者明显高于前者。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中就“读”而言,出现了“分角色朗读、默读、朗读”三种形式,自始至终没有出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可能是编者考虑到二年级上学期学生的朗读水平,只能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有感情”的要求太高了,故没有安排。那么,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可在“正确、流利”的水平上考虑,不要好高骛远地写上“有感情”等字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在“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上下功夫,做到下要保底。当然,上不封顶,学有余力的班级可以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再看后半句。两个版本的要求,应该说各有利弊。统编教材的规定非常明确,利于师生把握要求,但不利于师生自主选择,人教版教材则相反。笔者认为,教师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决定。如果学生学习自觉、学习能力有余,教师完全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决定,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如果学生学习不够自觉、学习能力不是很好,那么按规定背诵段落是完全必要的。

(二)比较第二题

统编教材的课后第二题为:你觉得日月潭美在哪儿?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人教版教材中则没有对应的题目。

增加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思想感情的题目是非常好的,能帮助师生明确文章的重点及突破重点的方法。如本题的前一个问句点明了文章描写的重点——日月潭的优美风光,后一句指出了感受日月潭之美的方法——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从第一段有关词句中读出日月潭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美;从第二段有关词句中读出日潭与月潭的形状之美;从第三段有关词句中读出清晨时分风光之美;从第四段有关词句中读出晴天和雨天的不同之美。人教版教材就没有这样的导读功能。

(三)比较第三题

统编教材课后第三题为:读一读,记一记。

群山环绕 名胜古迹 点点灯光

树木茂盛 山清水秀 蒙蒙细雨

人教版教材课后第三题同样要求读读记记,并出示以下词语。

太阳高照 群山环绕 风光秀丽

树木茂盛 湖水碧绿 名胜古迹

隐隐约约 点点灯光 蒙蒙细雨

两个版本的这一题都要求积累词语。除数量不同及词语有差异外,统编教材在注意积累的同时,还结合了方法的引导,使学生易理解、易记忆。如第一组为主谓短语,即谁怎么样。第二组采用了并列式的构词方式。第三组为偏正结构,以叠词来形容一种事物。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结合第一组的构词方式,扩展“风光秀丽、湖水碧绿”等词语。相对而言,人教版教材就缺了这种引导功能。

八、课后小泡泡

统编教材中,《日月潭》课后没有泡泡提示语。人教版教材中则有这样两句话:“我知道台湾还有美丽的阿里山。”“我知道台湾还有……”

人教版教材的泡泡提示语引导师生去了解日月潭以外的台湾名胜古迹,对内容的扩展及思想感情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与理解课文内容及提高习作能力没有必然的联系。教师可选择性地利用。

综上所述,本文进行两个版本八个方面的异同分析,以期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应用、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对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注音日月潭朗读课文
日月潭日月盼
天目湖日月潭演绎的佳话
用语文方法为数字分组
《青铜葵花》选段
《日月潭》中的“像”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用语文方法为数字分组
前后左右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