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师专第一附属小学盐河校区 张建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计算能力,如出门购物、理财等等。在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也是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能力。通俗一点来说,没有计算的数学是没有灵魂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说,小学生要想学习好数学,就必须要巩固自身的计算基础,促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为此,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这一问题,笔者在以下内容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小学生必须要在充分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初步的计算练习,因为任何学习活动的展开都必须要以课本为基础。首先,学生需要针对课本上的计算题展开训练。不论是学习哪一门课程,都必须要先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内容,因为只有掌握好课本,并理解消化其中的基础知识,才能够顺利展开进一步的拓展训练。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这一知识时,小学生就必须要对分配律进行充分的理解,并学会如何应用方法。比如在对“58×49+60”进行计算时,应用乘法分配律很容易将其中的60 转化成为58+2,同时,此题还可以转化成为(49+1)×58+2。由此可见,只有学生充分学习好课本上的内容,才能够灵活应用所掌握的计算知识,促使自身计算能力的提升。
在进行一道题目的计算时,计算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首先要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计算是为了获得最终正确的答案,如果计算结果显示错误,那么之前所有的步骤就没有一丝意义,而且这还会造成对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因此,为了让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得到保障,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和监督学生,引导他们多多进行计算练习,并提高对教学的要求。让学生展开基础的计算练习,可以促使他们注意力集中,使他们在计算过程中保持全神贯注的状态。另外,在计算时,学生必须要随时检查每一个计算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学生在计算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那么就很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计算结果,最终造成一步错步步错的局面。其次,保证计算正确率。对于一些计算过程,学生应该要学会做出灵活的处理,以此来有效增强计算的正确率。比如说,学生可以使用一些计算技巧或者是计算工具。如在学习初级的加减法时,因为学生思维能力有限,无法满足计算的要求,所以就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工具,如小算盘、棍棒等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数学计算。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和技巧性的计算方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而且关乎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比如应用题:在一次春游活动中,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去果园摘桃子,小明一共摘了132 个桃子,小红摘了160 个桃子,而小强摘了168 个桃子,那么这三位学生总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呢?面对这一问题,学生很快便可以列出计算的式子:132+160+168。通常情况下,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式,他们肯定都是从左往右依次展开计算,最终算出答案。但是观察数字的特点发现,简便方法的计算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得出问题的答案,这只需要学生调换数字的位置,式子变为100+32+160+100+68=(32+68)+100+160=460。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老师必须要让学生形成简便计算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尽量避免计算失误问题的出现,同时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学生先看清题意,仔细审题,在弄清题目意思的前提下展开之后的计算;其次,学生要仔细展开计算,一步一步地展开计算步骤。计算这一过程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如果学生毛毛躁躁,那就很有可能出现计算失误;最后要求学生必须要进行检验。在结束整个题目的计算之后,学生应该进行验算,这一步骤尤为关键。在检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前面步骤中出现的小错误并及时纠正,以此来避免错误问题的出现。即便学生的计算步骤和结果都是正确的,那么最后的验算也能够为他们获得正确答案提供双重保障。
小学数学老师在展开对学生的计算训练时,往往都没有意识到口算的重要性。为了重视和强化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数学老师应该在上课之前设置一些游戏化的口算训练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就口算来说,它要求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数字的计算过程,这不同于书面计算,因为需要大脑的想象,所以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可以让他们在快速反应的过程中,根据前一步计算展开之后的计算步骤。对于学生而言,这不仅有利于对数字的深刻记忆,还能够促使他们记忆能力和处理能力的有效发展。同时,在对学生口算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他们的数字计算能力也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做好长时间作战的准备,为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保障。而在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也需要踊跃参与,激发出自身学习数学计算的动力。另外,小学数学老师强调自身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计算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充分认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保障计算准确率,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促使他们口算能力的提升。